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一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9-09-10于慧

天津教育·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篇思维英语

于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目标是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专家认为,“在整个高中英语课程体系中,单元教学承载了完整的课程六要素,承载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而有所侧重的目标任务。认真规划和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表述强调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明确了课堂阵地的不动摇。只有学生切实掌握英语知识,并积极开始思考。如:开始观察校园双语标牌,主动阅读场馆英文介绍,比照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只有学生因学习而改变思维,课程目标才能真正落地,才能最终落实“核心素养”的总要求。笔者面对2018级高一新生,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实践。

一、高一英语教学发现的问题

学习思想问题。很多学生往往对困难认识不足,急于表现,急于求成,易灰心丧气。客观地说,共计1036个词的学习量在高一这个阶段需要消化理解,篇篇的长难句需要攻克。面对英语学习的困难,有的学生容易出现缓一缓、等一等的心理,导致高一起始阶段学生英语水平就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学习思维问题。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在继续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这需要一个过程。这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常有希望与欲求的冲突,无论这种冲突的程度如何隐而不显,它总是存在的。”

学习能力差异。高中学生既要保证英语课上的学习,又要有学习探究的自主碎片时间。高一英语的切实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能力。

其他因素问题。学生初中英语学习惯性、学习基础、复杂心理因素等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理解英语总體教学目标,有效落实具体单元教学目标,抓好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多方面借力。

二、具体实践

第一,精炼内容,画龙点睛。

挑出学生易错词语,比较对照,唱歌唱韵,思维导图,加以综合利用,进而打通记忆通道。通过词汇拆解法、对比法、联系记忆法、实验操作法、破解混淆法,化难为易。income(收入)拆成in+come,“收入进来的”,就叫“收入”。similarity(相似)要对比difference(差异)讲解。human(人类)一词找伙伴,拿出person、people、human being、mankind,一同说说他们的故事。容易记混的词很多,尤克里里来伴奏,编个rap一块记。如:“victim(受害者)会记混,混成vitamine(维生素),可不行。”“lead、leading和leader,动形名,要分开。”“Formal、normal不搞混,f正式,n正常。”对于每个模块的单词则用思维导图,强化巩固。对于教师,则秉着严谨的课堂英语语言要求,即使用高中阶段3000个左右常用词,循序渐进,有效进行语言指令和语言解释,将有限的课堂效率和涵盖量最大化,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思维。

第二,捕捉亮点,处处生辉。

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知道“实际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的关系。语音、词汇、语法都是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理解和建构语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使我们面对不错的学生,在发音上他们仍然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发音,教师统一讲解。如:元音的双元音、单元音都要注意发音的舌位。个别学生发音问题,只需给出标准示范,学生即可领会。此外,适当点播自然拼读规则,突出元音固有发音规则和元音组合的难点,让英语课堂高效、有趣,实现教和学的双赢。

第三,音乐搭桥,语言添趣。

“选择性必修课程要求,在学习活动中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表达形式(如韵律等)的美”。韵律歌容易被高中学生小觑,其实内容并不简单。教师提供韵律歌曲,学生挑选有兴趣的曲目,碎片时间学起来。Row The Boat,Yankee Doodle,I’m A Little Teapot.Hickory Dictory Dock,Humpty Dumpty,The Bear等原版的韵律歌,语言节奏尽在其中。这好比我们儿时朗读的《笠翁对韵》,读熟几遍,其意自现。此外,英文的韵律歌既节奏明快,又富有诸多语音特点,如弱读、连读、不爆破等。师生轻松地唱出语音的美感,打消英语枯燥无趣的定势。

第四,借助色彩,妙用笔记。

大脑喜欢颜色,大脑喜欢框架。康奈尔笔记,幼圆字体,涂过色的重难点,都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根据学生的要求,笔者调整板书的书写习惯,用彩色粉笔标明词根,圈出词缀,一目了然。学生说,老师手写漂亮板书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他们很喜欢。师生在良好的沟通氛围下,教学相长。

第五,地道汉语,玩转英文。

当代,汉语言的魅力无可否认,英文的通用不可置疑,两者融通,思域开阔。笔者常用问题引路,如:问“笑点低”怎么用英语说。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其实,就是学生所学的“amused”就可以拿来帮忙。可以说Someone is easily amused.“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翻译成英文也能用10个字,两个句,加个逗号,逐一译出吗?英文对应的语句却是“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或者“We can’t tell anything from looking at someone.”又或者“You can’t judge the people based on their action.”句子由指导教师给出,再组织学生弄懂结构,互促学习,激活思维。

第六,迁移习练,践行真知。

英语语法往往学起来单调枯燥,其中,时态又是难点。如:“一般过去式”,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但远不知它的大量实际用途。教师以任务为驱动,提问:以下哪种对话会用到过去时态,是上学时的“母子对话”还是放学后的“母子对话”?请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答案分成两个阵营。其实,放学后母亲向孩子了解校园生活的问题最能用到这个时态。如,母亲说:“Did you have fun today?”(你今天开心吗?),“How was your day”(今天过得怎么样),“Did you make any new friends?”(今天交新朋友了吗),“What did you learn today?”(今天学了什么)。很多有趣的微视频,在很火的“快手”“抖音”中都可以看到,生活中的英语小视频但凡有助于学生理解的都可以拿来用,有趣又有料。

第七,悦读领先,联通思域。

“语篇是课程内容的要素之一,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性资源。语篇教学是相对于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语言学习者主要是在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也就是以语篇为单位,而不是以孤立的单词或者句子为单位开展学习。”对任何一个语篇,教师都会自问三个基本问题:“语篇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问题”“语篇深层含义是什么?即why 问题”“语篇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

抓住这三个核心问题,设计各个篇章。课本中有记叙文“高中第一天”和“美国高中学生的一封信”,跨文化的两篇文章对比了中美学生学习生活特点。问题导学,如“中国高中学生有什么课程?课余活动呢?社团情况呢?你觉得中国高中公立校和私立校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往往兴趣盎然。阅读中的长难句做成卡片,学生分头写在黑板上,研究一下,猜测一番,答案自现。让思考活起来,让英语有生命力,让汉语更加绽放光芒,让课堂学习如呼吸一样有生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第八,多方评价,检测效果。

对课堂教学来说,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评价的过程应该和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融合在一起,这个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主义情怀。英语课堂的一次提问,学生的一次课堂回答,一个问题的思路,一次作业的质量,一道习题的质量……都需要教师和同伴发现,并及时地给予肯定。此外,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气质、性格、潜能分析数据,进行客观判断,既不滥表扬又不惜赞扬。

日复一日的英语教学虽繁杂,但有趣又充满挑战。执教高一,预示着新的一轮教学任务又开启了。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地设计教学,依据学情,研究策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  徐德明)

猜你喜欢

语篇思维英语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