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研究

2019-09-10覃育群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和谐关系班主任小学语文

覃育群

【摘要】小学生的成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文班主任的职责在于传授知识的同时管理好学生,并关注学生各方面情况。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按照管理制度开展工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以构建和谐关系为切入点,浅谈当前的师生关系,以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促进师生关系融洽。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学生;和谐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加具有震慑力、威严力,很多小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在沟通上存在很大的困难。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倡导师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课上师生情,课下朋友情,和谐的关系有助于优化校园,提升学校知名度。小学阶段属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语文班主任相对于别的任课教师而言更为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促进和谐关系的建设。教师可以从沟通方面入手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从而开展教学活动。

一、当前和谐关系的阻碍因素

1.沟通缺乏因素

小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沟通方面,由于班主任相对更为严厉,对犯错的学生处理的方式不合理,造成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厌烦心理,这种情形若不及时处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大,班主任分配的各项工作学生就会不配合,造成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另外,在教学中还存在教师因为学习成绩方面,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对于一些事情,教师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而是自己决定,造成学生在心理上抵触教师,认为教学存在偏向行为。例如,班级座位的安排,学习成绩优异,或相对优异的学生被安排在前排,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被安排在后排,这样对小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一定影响,使其不能定心学习。

2.班主任职责未履行因素

语文班主任肩负两项教学任务,第一,语文教师的角色。作为教师应根据大纲的规定完成教学任务,引领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及写作能力。第二,班主任的角色。管理班集体,了解学生的各项情况,如学生各学科的成绩、心理活动、根据学校的规定安排班级活动等。班主任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全面地履行其职责,大多数语文班主任谈及成绩方面,只谈及语文,不分析学生其他成绩情况。例如,小学学习很多学生数学成绩较差,作为班主任而言,应与数学教师沟通,分析班级学生的情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不足之处,班主任有教学任务时就会随意安排一些活动,如六一儿童节晚会需要主持人,教师会直接安排学生,这可能存在让想展现自己的学生错失机会。

3.班主任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的因素

学生在学校与班主任相处的时间较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是学生的榜样,小学生对一切未知的事情好奇心强、求知欲高,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对班主任而言,应重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有的班主任综合素质欠缺,在处理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之间打架的情况,班主任应了解其情况,为学生分析打架的后果,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但是很多班主任可能因为工作繁重、事情较多,处理方式就是罚站,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

二、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分析

1.沟通方面分析

良好沟通是和谐关系的基础。作为小学班主任,第一,沟通宜委婉表达,忌快人快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应委婉表达,因为小学生的承受心理有限,其只有经过长期的沟通才能有准确的认知。小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阶段,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教师在沟通时要注意语速,不要情绪化,与学生沟通用词应合理,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二,宜说明情况,忌借题发挥。小学生犯错很正常,在错误中才能快速成长。作为班主任应说明事情的情况,不要放大所犯错误的这件事情,后期对犯错误的学生应更加关注,而不是放任不管。例如,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专心听课,看课外书籍,课下数学教师反映此情况。班主任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应注意问清楚学生不专心学习的原因,分析此行为的后果,使学生在意识上认识到错误。第三,宜换位思考,忌在公共场合说明情况。班主任处理事情应换位思考,多从学生角度想问题,当学生犯错时应将学生单独叫出,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合理的解决建议。例如,期中考试结束,汇总各科成绩的排名情况,对于成绩较差的排名,班主任应私下找学生谈话,并及时与各科教师交流,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谈话的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分析成绩较差科目的原因、后期学习的方法,以促进学生进步。沟通是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拉近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应与学生多沟通,记录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教学方面分析

语文班主任应扮演好两个角色,认真履行其职责,处理学生的问题应有耐心、爱心。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公平性。班主任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处理结果应一致化,不按照成绩将学生等级化对待,对于学校安排的活动,每位学生都有参与资格,教师不应因为成绩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和蔼性。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应和蔼可亲,可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如“六一儿童节”活动,班主任可与学生一起排练节目。通过参与活动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第三,严厉性。严厉性不是指班主任一直要保持威嚴震慑学生,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待所出现的问题,调整言辞,在教学中需要具有幽默性、乐趣性。

3.班主任形象方面分析

班主任应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形象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外在形象。作为班主任应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是否符合一个教师的要求。另外,注意言行举止文明,处事合理,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第二,内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指教师的知识情况,对小学语文教材了如指掌,可以教授学生很多课外知识,对于学生存在疑惑之处可以及时给予帮助。语文班主任除了了解语文知识外,还应对其他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与学生谈论英语方面的话题、自然科学方面的话题等。便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教师当作朋友,倾心交流学习。

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应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沟通、教学活动、自身提升等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交心。对待学生要严厉而不失温柔、关爱而不失教导,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张亚洲.小学语文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研究[J].课外语文:下, 2017:170.

范景花.关于小学语文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03):56-57.

潘丽芳.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方法的研究探讨[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10):79.

猜你喜欢

和谐关系班主任小学语文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构
浅议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关系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研究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