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思考

2019-09-10罗强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师生互动道德与法治

罗强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初中教育已逐渐变成目前我国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现如今,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改革政策,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出了全新标准,要求教师除了进行知识讲解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理应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此为基础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本文将阐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方法,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师生互动;道德与法治;初中教育;思考

从现阶段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开始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毕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应处在对立和独立的状态,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真正地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1.基本概念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每个学生都保持平等的心态,避免出现任何差异化对待的情况,教师尤其要注意避免出现以成绩论“英雄”的问题,要围绕“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此便会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十分轻松,学生能有效融入环境中,认真学习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

2.具体案例分析

教师在实际授课时,不应给学生更多的束缚,要改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增加更多情感层面的沟通,促使学生减轻内心的压力。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觉得教师更像自己的知心朋友,彼此之间能随时交流想法,促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在实际课堂上便会敢说、敢问、敢辩及敢写,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

二、通过多种互动合作进行教学

1.基本概念分析

所谓多向互动合作,其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完成互动合作任务。一般分为两类,分别是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一般来说,教师应用最多的方式便是课堂提问,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发问,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提前做好备课工作,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得到解决?哪些问题值得大家进一步探究?然后,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探究和思考,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具体案例分析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展开,让学生自主提问,并由其他学生回答,此时可以安排一些学生上台提问:“我来考考大家……”第二个部分则是在课堂临近尾声时进行,让学生自主提出一些没有完全理解的问题:“我向大家请教一下……”在面对学生们的问题时,教师无须直接回答,而应将机会留给学生自己,让其自主探讨解决。不同小组由于包含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很多时候得出的答案也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教师最后要对全班学生的探讨结果进行汇总,并完成综合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积极向上为主,坚决避免出现“冷嘲热讽”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要采用温和的方式指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依靠培养创新的方式完成教学互动

1.基本概念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应从细节层面入手,把握课堂教学。只有让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促使学生们乐于融入其中,才能真正调动其學习激情,促使其思维变得越发活跃,并展开积极探索。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教师同样需要将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点目标,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

2.具体案例分析

教师在实际授课时,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其得出的意见和想法自然也会完全不一样。只有将多个想法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变得更为全面。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把握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和案例,彼此分享看法和理解。对于其中的内容,学生同样拥有质疑的权利。每当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时,要及时在课堂上提出,并引导大家共同思考。如此一来,学生便会逐渐养成求异思维,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进而充分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

四、引导学生上台演讲

1.基本概念分析

在早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人物,向学生们灌输知识理论,促使学生们时刻紧跟自己的思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记忆,但是对其综合能力发展没有任何益处。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自己扮演教师角色,向其他学生讲解知识。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走上讲台,让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同时,教师要对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培养其自信心,使其能够获得成就感。此外,教师还要通过巧妙的方式指出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更多的学生乐于参与。

2.具体案例分析

在教学《友谊的天空》时,教师便可以安排学生自主上台轮流授课,并向其他学生分享自己有关友谊方面的故事。尽管初中学生平时很少接受这方面的锻炼,在登上讲台之后难免会感到非常紧张,但是教师在旁边予以辅导,并给予更多鼓励后,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学生们掌握了在课前搜索相关材料的方法,并懂得其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实际效果,能切实掌握其中的各种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乐趣本源,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早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很难融入课程中,因此教学质量不佳。为此,教师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学习,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胡蓉.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0):126-127.

宋晓颖.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以“做更好的自己”的教学为例[J].卷宗,2017(32):34-35.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师生互动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