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品课情境式教学方法探讨

2019-09-10王建美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课程情境式教学

王建美

【摘要】小学思品课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及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要积极探究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思品课中能帮助学生快速提升个人品德。为此,本文介绍了情境式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中的具体实践方法,希望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情境式教学;小学课程

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将课堂实例与情境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同时,教师在引用情境案例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行为准则,以使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得到积极的引导,本文就该方法在思品课程中的应用作出了具体分析。

一、民主讨论,引发兴趣法

小学思品课需要学生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辨别,从而认识到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要使学生能进行判断,并将正确的行为贯彻到生活中。所以,教师要引发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以便更好地探讨课本案例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去思考和学习一些知识。教师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也要进行思考,使其更易于被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举例说出你知道的职业,并对你知道的职业进行讨论。使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工作,并让学生说出原因,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对于其以后的发展也具有更好的作用。由学习内容可知,思品课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易于学生增加生活常识,了解更多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提升学生对于生活中各类事件的看法,帮助学生坚持正确的行为规范。

二、紧扣生活,设计情境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在讲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进行简化,同时举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降低学习难度。

例如,在讲解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的内容时,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中不同的人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可以拿自己来举例,如教师在学校里是教师的角色,在家庭中对于孩子来说是家长(爸爸、妈妈)的角色、对于父母来说则是孩子(儿子、女儿)的角色。所以,在不同的情境设定中,每个人的角色都不同,也各自承担着应有的社会责任。如在学校里作为一名教师,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家庭中对于孩子来说,其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职责;在家庭中对于老人来说,其承担着赡养老人的职责。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下有着不同的责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职责,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白教材内容。

三、联系社会热点,创设实践情境

教师在思品课中可以多引用社会案例让学生展开讨论,同时使学生明辨是非美丑,这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思品课是一门与生活知识以及社会事件有关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教材内容与时事热点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多看时事新闻,关注国家大事,这对于学生品德能力的培养也有指导作用。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全的生活》的讲解中,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使学生时刻具有安全意识。教师可以结合近期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分析,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如地震、火灾发生时学生该怎样做,有哪些行为是安全的,有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除了这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安全行为,如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等,以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发挥情境化教学的作用,如地震发生了怎么办,引发学生的讨论。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知识点。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地震防范视频,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四、情境教学的其他方法

1.表演法

这是一种好的引导方法,如让学生扮演教材案例中的角色,进行课堂角色扮演,然后与其他学生一起对人物角色进行分析,并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以更好地看待发生的事情,這对于学生看待问题、分析事物有着积极的作用,更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家人的爱》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家庭中的角色,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并让学生针对不同的角色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感受家人的爱。教师也可以通过情境设计,在课堂上编一个小品、对话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2.活动法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同时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学习课本知识,这更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为此,教师可以提高活动成效,让学生学习到该知识点,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立体积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积木,通过发现其差异,提升学生的思想感悟,教会学生看问题要从事物的各个角度出发,不应该只看事物的一面,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各种方法教学。情境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情境来学习和思考。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兼顾学生的思想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及课堂案例让学生进行情境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从思品课中学习到更多的生活常识与良好的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王夫泉.“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混合学习方式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0):44-46.

沈玉娟.美丽情境,魅力英语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施[J].华夏教师,2017(05):52.

高红燕.智慧翻转,自主探究 ——浅谈翻转课堂在小学思品课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76.

猜你喜欢

小学课程情境式教学
浅谈小学生生命教育
初论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实践
初探小学课程中德育教育的研究结果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
创设情境,提高小学思品课堂教学效率
存量时代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试论小学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茶艺课程中情境式教学方法探究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