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式问题让深度学习有效发生
2019-09-10劳建妹
劳建妹
【摘要】驱动式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感悟、理解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探究和反思。只有锤炼出好的驱动式问题,适时进行问题引领,紧扣核心问题启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并把准学生思考方向,拓展思维广度,提升思考层次,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
【关键词】驱动式问题;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驱动式问题是指教学中要以有层次、结构化、可拓展、能持续的问题或问题系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感悟、理解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探索和反思的好问题。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批判地学习新知识和分析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驱动式问题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次,激发他们的学习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地进入深度思考与探究中。下面笔者就举几个实例谈谈驱动式问题的有效性。
一、生活问题,驱动深度思考
数学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对问题的好奇与对答案的渴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探究知识的最大动力。在教学中,一些紧密联系生活的问题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深度思考,进而步入基于理解、善思巧用的深度学习状态。
【案例1】
问题:爷爷每天要吃一片VE,一盒30片,够吃一个月吗?
生:有可能够,有可能不够。
师:这是怎么回事?请你说说什么时候是够的?什么时候是不够的?
生1:有的月有31天,有的月有30天。
生2:还有时会多出来,因为二月只有28天或29天。
师:谁来具体说说,哪些月是不够的?哪些月是够的?
生:2月、4月、6月、9月、11月够;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不够。
师:我们把一个月有31天的称为大月,把一个月有30天的称为小月。
师: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有什么规律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一记吗?还有个二月呢?
生1:我知道上半年单月都是大月,下半年双月都是大月。
生2:我知道7月和8月最特殊,两个大月是连在一起的。
生3:二月有28天或29天,所以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师:知道了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但是爷爷为了方便索性买了一箱(12盒×30片/盒),你觉得这样一箱够爷爷吃一年吗?
生1:不够,一箱只有360片,一年有365天。
生2:一箱12盒,每盒都是30片,一年7个大月是不够的。
……
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学习支点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特别是选择或设计一些具有生活化、开放性、探索性的思维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探究和深度思考,从而有效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教师利用爷爷吃VE片的生活问题来引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串”,从而自然地展开“年、月、日”的教学,通过一个个有思考性的问题,驱使学生慢慢梳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变得丰盈而有张力。案例1通过因势利导的“问题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质疑问题,驱动深度探究
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来讲,感知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驱动式问题如果能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往往会带领学生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否为180度这一命题,其实学生对这一结论已深信不疑,验证过程极易演变为走过场。但是,以下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绝妙,颇具深意的驱动式提问,激发了学生自主测量、自主证明的欲望,从而经历了相信—质疑—验证的过程。
【案例2】
问题: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还是180度吗?
师:任何三角形,不管形状大小,它们的内角和真的都是180度吗?
生:(毫不犹豫)真的。
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分成①号和②号两个三角形图)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把它分开,①号三角形、②号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
生:①号和②号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师:我不信,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分开后每个三角形内角和均还是180度,你们信不信呢?
大部分学生紧锁眉头思考,心中也产生了疑问。小部分学生坚持:信。
师:你们怎么说服我?
生:测量①号和②号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算出内角和。
教师提供素材(每个内角为整十度数统一的两个三角形)请学生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度。
在学生已知结论的情况下,普通的问题不具备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巧妙地抛出问题“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分成两个三角形还是180度吗”,让学生开始质疑思考:如果每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那两个三角形内角的度数总和就超过原来一个三角形内角和度数180度了。在学生产生疑问之际,教师问“怎么说服我”,这时学生就会想到用最简单的方法—测量来解决问题。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驱动着学生逐步思考,产生怀疑,激发了学生想马上动手操作的冲动,用实践探究的结果来说服教师,这样的驱动式问题既能让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又能促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内驱力,实在是妙不可言。
三、回顾问题,驱动深度反思
问题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回顾反思和拓展延伸的有效助推器。课堂回顾小结是师生对一节课高度梳理和概括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纵横联系的必要阶段;恰当的问题能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的层次结构,将零散知识进行数学建构,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生动且深刻”的,其中“深刻”体现在驱动式问题本身,由此驱动的探究学习则是“生动”的,而课后对全课所学知识的回顾和反思的价值则是“深远”的。
吴正宪老师执教《比的认识》時在最后课堂小结环节,请学生用提炼关键词的方法记录对“比”的感受。
问题:学习“比”之后,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你对“比”的感受吗?
学生纷纷走到黑板前,写下自己对“比”的理解,并展开了交流。
观点一:比是研究“倍数关系”的;观点二: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表达是有顺序的;观点三:比和除法有关系,8除以1可以写成8∶1;观点四:比在生活中是很有用的;观点五:电视广告中的比,也是我们研究的比;观点六:比是一把无形的尺子,它可以测量出两杯糖水中哪杯更甜;观点七:比不仅能测量出哪杯糖水更甜,还能测量出谁跑得快,谁跑得慢;观点八:比就像一个天平,虽然看不见,但能称出很多东西呢。
如何帮助学生在课末回顾“比”的知识?吴老师的问题促使学生自觉地回顾和反思。教师让学生写下关键词来提炼对“比”的感受,能不断深化学生对“比”的认识,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慢慢走近比、理解比、应用比。有价值的课堂回顾的问题,能引领学生从具体的数学认知中提炼和概括出知识的本质,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真正的内化和延伸,更对整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驱动式问题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和归纳,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知识本质的过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开阔地带”。
【参考文献】
刘霞,吴登文.深度学习过程中的有效追问[J].小学数学教育,2017(21):7-9.
桂华.从质疑走向深刻——“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片段与赏析[J].小学数学教师,2016(1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