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以评促答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2019-09-10颜永明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颜永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评促答的课堂教学策略,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提出“重复式评价,架构听说桥梁;对比式评价,启迪童心智慧;过程式评价,彰显思维魅力;逻辑式评价,还原课堂本真;中肯式评价,点燃学习兴趣;博爱式评价,激励团队共进”六条策略,以期可以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评促答;教学策略

评价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然而在课堂上,教师更多关注的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操作过程,对学生回答后的评价一直是一个盲区,评价语言自然也就贫乏、单一。鉴于此,笔者尝试对学生的回答、发表的见解、展示的解题思路、表达的感情展开分析,以期促进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重复式评价,架构听说桥梁

重复式评价实际上就是倾听能力的一种延伸。现在我们要求学生學会倾听,而这种能力也是教师所亟须掌握的。只有学会了倾听,敷衍式评价,甚至与学生认知相脱节的评价就会减少;而重复式评价,更是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也可让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有再听一次的机会。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并不是要单纯地重复学生的话,而是要重述成“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进一步使学生清晰自己的想法。这种重述可以看作一种“再组织”,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重拾链接数学知识的契机。

【聚焦镜头】《乘加与乘减》的教学片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先来叙述自己打算如何数小花。

生1:一双一双地数。

师:也就是几朵几朵地数,(两朵两朵地数)你真能干!

生2:一种小花一种小花地数,一模一样的小花和小花……

师:老师明白了,就是——分类数。

生3:三朵三朵圈起来数。

师:他是什么意思啊?三朵三朵地数?

生3:对,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写出乘加算式了。

师:谁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生4:他的意思是三朵三朵圈起来,就可以列出算式了。

师:我们可以两朵两朵数,也可以三朵三朵数……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采取了简单概括的方式,而非仅仅重复;对学生回答模糊不清的情况,则用明确的语言加以归纳,再指导其他学生复述,以此检查课堂倾听情况,无形中提升了课堂教学质效。

二、对比式评价,启迪童心智慧

对比式评价不是评价学生发言内容的优劣,而是同时评价两位学生,在对比评价中让学生体悟、发现方法,达到取长补短之效,同时也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发言哪些地方好,哪些方面还需要完善,从而逐步形成一种发言形态。这种评价需要教师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才有收效。

【聚焦镜头】《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片段

生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所以1/2>1/4>1/8。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师:谁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说明?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4就等于4/8。

师:能画图说明问题吗?

师:哦,这样就可以把分母化成相同的数,大家来看……

师:你们认为这两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重新组织和概括,使全体学生明白对这类问题可以从“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两个方向展开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对概念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用对比性的评价引导学生比较、归纳,使其理解了不同的解题思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过程式评价,彰显思维魅力

结果固然重要,但学生取得结果的过程更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过程式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思考内容和外显行为展开评价,关注学生是否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关注学生是否敢于与同学交流。

【聚焦镜头】

一次,笔者让学生完成问题“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3米,求圆锥的体积”。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校对,形成了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时,不爱发言的丽丽举起了小手并作了解答:3.14×2×2=12.56(立方米)。这种解法引起了学生的一阵嘲笑,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看到她那沮丧的表情,如果笔者再将她的想法否决掉,将会打击她的学习信心。于是,笔者平静地对其他学生说:“我们听听丽丽的解题思路吧!”她说:“圆锥的高是3米,而计算体积时又要除以3,乘3与除以3相互抵消了,实际上就是底面积。”笔者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如果这样列式,求出的是底面积,不符合题意,正确的列式应为3.14×2×2×3÷3,但在计算时可以采用丽丽同学的方法,比较简便。“是谁帮助我们找到了简便算法呢?”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丽丽也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中。

【分析】笔者没有否定丽丽的解法,而是让她说过程讲思路,用激励式的语言来评价她。“是谁帮助我们找到了简便算法呢”,这看似平常,实际上充满智慧的评价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种过程式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将学生们推向成功的途径。

四、逻辑式评价,还原课堂本真

数学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逻辑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发言中所包含的数学切合点加以评价,梳理学生数学课中零乱的逻辑思维。数学教师不仅要对一些定义、算理进行准确叙述,而且更应该注意自己平时脱口而出的课堂评价性语言,避免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

【聚焦镜头】《素数和合数》的教学片段

教师先出示要求:先写出自然数1~20每个数的全部因数,再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完成后,教师在黑板上圈出2、3、5后并提问:你们猜猜老师下一个圈哪个数?

生:7、11、13……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呢,谁来说说理由?

生:他们都只有两个因数。

师:说得真好!这样的数在数学上我们称作素数。

生:哈哈!吃素的数。

突然有一个学生冒出这样一句话,整个课堂顿时就像炸开了的锅。

师(评价):这位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一下子就让我们记住了素数,但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认识素数。谁来说一说素数有什么特征?

生:都只有两个因数,一个是1,另一个就是它自己。

师:是呀!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其他的因数,像这样的数我们叫它素数。

師:那其他的数呢?又叫什么数?

生:荤数?(有人低声说道)

师:这个名字挺有创意的,不过数学上,我们将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作合数。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把素数和合数分别想象成了“吃素的数”和“吃荤的数”。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所构造出来的知识,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明白数学语言的逻辑性是非常重要的。就如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就很好地运用了逻辑式评价,从数学本身揭示出了真正的数学含义,使学生及时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

五、中肯式评价,点燃学习兴趣

教师的评价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但是也不能不加甄别地一味肯定、表扬,导致评价语言空洞、乏味。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要有内涵、要中肯,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因为教师的一时疏忽而造成一些教育教学的缺憾。

【聚焦镜头】

听过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数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出示一道看图写数的题:5只小鸭子下面是(  )。学生很快报出了正确答案“5”,可是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可以填1,同学们投来嘲笑的眼光,而教师请他站起来说说为什么填1,那位学生自信地说,5只小鸭子在河里游,也可以说一群鸭子在河里游。这时教师大声表扬了他:你不仅答对了,并且想法与众不同,老师特别佩服你。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此时我们能体会到这位学生是多么渴望得到教师的赞许啊!

【分析】我们在平时的课堂评价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用赞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位学生,用中肯、中听的语言来激励每位孩子,给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博爱式评价,激励团队共进

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每位学生,我们平时更多研究的是关于个体的评价,也就是学生个别发言后,教师所作出的评价,但这种方式忽略了那部分同样付出努力却没有勇气回答的学生。博爱式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认为自己始终在教师关注的范围之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洒满“人间”。

【聚焦镜头】

在一次课间,笔者听到我们班一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小组合作一点意思也没有,你们组优生多,我们组差生多,最后赢的总是你们组,你就是不动脑筋,老师也会表扬你们整组的,而我不管有多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这个声音,笔者不禁呆住了,笔者平时的表扬,竟然让个别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于是,在以后的评价中,笔者对那些虽然整体失败但个别表现突出的学生也进行表扬。

【分析】在表扬优胜小组时,笔者可能会说:你们合作得太棒了,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也可能说:你们合作得简直天衣无缝等。在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时,笔者会说:虽然你们小组输了,但是我还要为你的表现点赞。在表扬整班时,笔者则说:这次小组合作大家都很认真,合作的效果也不错,给全班同学都加3分。这样的评价不但重视了整体,而且关注了个体,从而激发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

评价具有激发行为动机、调节教育行为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通过重复式、对比式、过程式、逻辑式、中肯式和博爱式六条评价策略,促进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并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钟启泉,孔企平.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刘兼等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金新.让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1(08):39.

张继红.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潜动力[J].学周刊,2012(08):89.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