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2019-09-10邱世青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科学素养初中物理

邱世青

【摘要】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关键一環,教师要重视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教学及细致教学例证的选择,避免只求记忆、单纯解题的倾向,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科学素养

本学期在两所学校听了两位新教师的公开课:沪科版的《5.1质量》和《6.1力》。两节课都是新的一章的第一节,都是新概念教学,笔者认为两节课中对物理概念的教学都较为仓促,新教师把较多的时间用在后面的练习中,概念教学不到位。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知识的核心,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培养物理思维的基础,所以它是物理教学中关键的一环。初中学生由于知识与理解能力有限,往往对概念不求甚解,如果概念教学不到位,必将给学生在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带来不良影响。下面笔者结合这两节课和日常教学中的情况,谈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物理概念教学应重视物理现象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具体的、个别的现象开始,再扩展比较,最后归纳概括。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初中物理更加侧重对自然现象、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限于初中生的认知结构简单、知识具体而贫乏,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应侧重于概念的形成,即获得概念的形式主要是从大量的、具体的同类事例中,比较、发现它们的关键特征,归纳、概括出它们的本质属性,初步形成一个稳定、清楚可分辨的新概念。

为此,物理概念从引入到得出都应该重视物理现象的教学。课堂上再现物理现象,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不仅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是要让仍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初中学生通过对具体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从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归纳、推理、概括出物理本质,进而抽象形成概念。这样的物理概念教学才是符合“课堂教学必须紧密结合人的天性和自然发展规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语)”的。这样形成的概念,才能较自然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例如,“质量”概念的教学,对于“物体”和“物质”就要列举出一定量的事例,木制的桌子、凳子、地板,铁制的铁块、铁球、铁门,玻璃制的杯子、玻璃珠、手机屏幕等,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物体与物质两个概念的区别,否则在后面“密度知识的应用”学习中,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判断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问题时学生就会不容易理解。“力”概念的教学,不能是“请看课本上的四幅图,归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么简单,而应该是有序地举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上,应用归纳法而获得:从体会自己用力到观察想象“马拉车”动物会用力,再到“拖拉机”拉物体也会用力,对比这些实例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有两个物体;有“推、拉……”的“作用”,从而得出概括性的认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物理概念教学应重视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的确立,无不具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即都离不开观察和实验。即便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学也仍必须以实验为基础,重视和认真做好实验教学,即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为学生展现物理现象和过程,为学生明确研究对象提供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创设基本的物理学习环境。即使学校实验条件不足,或已有多媒体,物理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准备实验。

例如,在《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教学中,要认真做好冰融化的实验,只要在课前准备时认真地试一试,就能对由于玻璃容器温度的变化而在器壁上出现水珠作出合理解释,并解决问题;教学时就能尊重事实让学生信服,不至于在课堂上因发现电子秤示数不同而不知所措。

三、物理概念教学应重视细致例证的选择

概念教学中所列举的物理事实是学生了解、掌握概念的源泉,应具备科学性、典型性、易识性。限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宜形象、直观、明确,现象明显,易于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笔者认为,沪科版教本中以“航天员离开地球到了太空”为例,佐证“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质量没有改变”有失妥当,与课标“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相违背。对于“力”概念的教学,如果只是“教师手拿着磁铁去靠近铁,看到铁被吸引”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学生是不能理解的,因为此时学生既没有亲自感受到吸引力,也看不出教师的手受力。如果把磁铁和铁分别放在两辆小车上,或者都用线悬挂起来,学生就能明显看到两辆小车相向运动,两条悬线都偏离竖直位置,则会对产生力的两者都受到对方的力的作用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形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

四、物理概念教学也要讲为什么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物理概念普遍不重视,对概念的含义普遍不明确。例如,学生知道“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但当问及“功率表示什么物理含义”时就普遍不知道。因此,学生对“做功多少”“时间多少”“做功快慢”判别不清,对“功”“功率”“效率”也判别不清,这类试题常考常错。因此,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除了讲清是什么、干什么外,也要讲为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概念,引入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在《质量》教学中可以提出:“铁杵可以磨成针,针却做不了铁棍。”就是因为它们所含铁的多少不同,由此了解研究物质的多少是有意义的事,这将对后面理解“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不能装下1kg密度小的酒精”有所帮助。

五、物理概念教学应避免只求记忆、单纯解题的倾向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概念教学见效慢,习题教学明确、见效明显,因此学生不重视概念而注重习题的现象普遍存在,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而忽略概念教学,老教师由于观念功利而淡化概念教学也较为普遍。在概念教学中,不注重概念的引入只重视概念的应用,对定义的表述一掠而过,匆忙转入练习;不注重概念的形成,而是匆匆给出定义,要求学生熟读、熟记,定义之后再列举事例。这样一来,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这个新概念是单调的、贫乏的,不能较好地纳入知识结构,记忆也难以长期保持。学生对概念缺乏理性理解,只注意掌握一些题型与具体技能、技巧,难以形成有效地学习物理、探究物理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实践证明,长期坚持在接触概念时,提供大量相关事例给学生分析、归纳,且这个过程可以慢一些,让学生有思考、探究的余地,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赵风雨.初中物理的物理现象教学[J].中学物理,1994(03):56-57.

李强.概念教学中例证选择之我见[J].中学物理,1995(05):89.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科学素养初中物理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