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常怀中国”

2019-09-10沈潜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顾维钧常怀嘉定

沈潜

“如果我的生命遭到任何不测或者为国牺牲,

我认为那是极大的光荣……作为中国代表,

那是我的应尽之责。我早就决定献身于中国的事业”

“我毕生致力于中国的对外关系。”顾维钧晚年时曾恳切地说。

家国梦,雁飞鸿,意气慷慨出俊杰。从多灾多难的旧中国一路走来的顾维钧,纵观其饱经沧桑的百年人生,久久不能忘怀的民族、家国情结,无疑铸就了他坚实的生命基石,成为贯穿他一生的生命主旋律,并如接力棒一樣代代相传。

1918年底,一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将参与巴黎和会。顾维钧匆匆料理了妻子的后事,便赶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希望顾维钧去南京担任外交部长。此前,蒋介石也曾多次邀请顾维钧任职,他一直没有回应。但这次明显不同,顾维钧知道,这次涉及的不再是党派利益,而是切实的民族利益。于是,他终于决定“出山”。

在陪同国联调查团赴东北调查日本侵华罪证时,顾维钧屡遭日方威胁、暗杀,但他始终不改初衷,不畏生死。他在给时任外交部长罗文干的一封电报中说:“如果我的生命遭到任何不测或者为国牺牲,我认为那是极大的光荣……作为中国代表,那是我的应尽之责。我早就决定献身于中国的事业;在执行职务时,我自己就像任何一名被召唤去为国战斗的战士一样,义无反顾。”

顾维钧做到了。在他的心目中,家庭苦难、党派斗争、日本人的威胁、个人生死,都比不上为民族危亡、国家利益而奋斗,哪怕明知山有虎,也要偏向虎山行。他坚持把中国看作一个整体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1977年,在与来访的美国作家康恩交谈中,顾维钧就不无感慨地说:

我心常怀中国。我知道,中国终将会统一的。要等多久,由何人统一,我目前无法加以预测,但这并不紧要。中国是地图上最古老的政治实体之一,中国迟早还会成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

顾维钧的精神品质,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家人。他的家人无论是在联合国任职,还是从商、从教,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根在中国、脉系华夏。杨雪兰说:“父亲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爱国心。虽然在外交场合他常常西装革履,可是在家他一向偏好中式服装。”

1983年,当女儿顾菊珍回大陆观光探亲,顾维钧委托她,将自己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古代名家墨迹捐赠给国家,并且再三嘱咐女儿,一定要去故乡嘉定走一走,看看家乡的变化。此后,顾维钧家族一直关注、支持着嘉定的建设发展。

爱国是他一生的亮点。杨雪兰说:

我的继父活了98岁,几乎大半生都生活在国外,但在我看来他始终是个传统的爱国者。说他传统,他英文是顶顶好的,但晚年有人问他喜欢读中文书还是英文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大概是1967年,他刚从海牙国际法庭退休。我们一家人决定去菲律宾度假,那就需要办签证,但他在海牙的时候是不持有特定国家护照的,当时最便捷的办法是找联合国开个证明,证明他因为服务于国际社会才会如此(没有国籍),如此便无需护照也可以出国旅行。这只是个度假对不对?我们都劝他办个证明,但他偏不,结果到最后宁可自己呆在家里。其实他的潜台词只有一句:“我是个有国家的人,中国是我的祖国。”他说起家乡的塌棵菜和罗汉菜时,那种向往的神情还是会很自然流露出来,那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思乡病。

在97岁高龄时,顾维钧托人带回“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条幅,落款是“一个嘉定老人”。他长期寓居美国,一直到1985年11月14日在纽约寓所逝世,始终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猜你喜欢

顾维钧常怀嘉定
四德为首,万民常怀
孙致弥早期诗作的情感意蕴分析
月光枕落橘子海
闲 赋
被春天遮蔽的部分
嘉定:未检“七色花”微官网正式上线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情史
重要引擎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情史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