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技术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周伏亮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微课技术中学美术应用研究

周伏亮

【摘要】“微课”技术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对中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美术是一门艺术型学科,中学阶段除了教授学生美术理论知识与美术技能外,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微课”资源,使中学美术教育在信息化浪潮下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去面对与解决。随着“微课”技术应用的逐渐成熟,带给中学美术教育更多的活力与创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感与审美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微课技术;中学美术;应用研究

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审美观与艺术感已初步形成与显现,美术教育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认可。“微课”技术为加强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现如今,“微课”技术已较为成熟,中学美术教育也因此出现了新的态势。利用“微课”技术,教师可以进行远程教学与指导,利用闲暇时间合理安排作业;利用“微课”技术,学生可以提前进行全面的预习,课后能自主复习重难点。借助“微课”技术,教师可以有效地构建高质量课堂,有机整合已有的网络“微课”资源,挖掘不同内容的美术知识,因此,要将“微课”技术与中学美术教育有效融合起来,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教学。

一、“微课”于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作为一门形象化的学科,虽然教材上都是些看似简单或复杂的人物、景物、建筑物和物品的静态图片,但是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只靠简单浏览是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美感的。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微课”资源,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走马观花式翻阅教材的枯燥感,也能通过短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每幅图画所蕴含的故事,感受作品的不同时代背景和地域特点。此外,对于每幅图画的色彩和构图方面的理论知识,也能通过“微课”资源进行详细、生动的讲解,相对于照本宣科地传授理论知识,利用“微课”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欲望,提升其学习兴趣。

2.深刻感悟教材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日渐深入,对中学生的美术教学要求已不局限于课本基础理论知识。在美术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方面,除了作为专业美术生的必备素养之外,对普通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在中学美术课堂中融入“微课”技术,将欣赏美术课本素材中的文字、图片,以声音、影像、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既形象、有趣,同时,也弥补了部分美术教师理论知识掌握有余,而美术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不足的现状,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美术作品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并深入作品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深刻理解、感悟图片背后所蘊含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美术历史知识。

3.开拓美术鉴赏视野

在目前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把美术教材作为唯一教学素材来进行美术教学指导,然而教材中的作品涉及不同年代与不同地域的内容,仅依靠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美术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微课”拥有庞大的信息库,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借助“微课”收集多方面的课外素材,用于课上相似作品之间的比较。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学习网站获取有关美术的丰富网络资源,这样既充分拓宽了学生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微课”技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挑选“微课”需从学生视角出发

教师运用“微课”技术需对“微课”素材的选择严格把关,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最近的时事热点,与中学美术课件相结合,制作出适合学生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微课”素材,促使学生更为主动、深入地学习。

“微课”素材最好以视频与图片为主体部分,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选取基础“微课”素材后,还需对“微课”素材进行进一步加工与修剪,视频的压缩与剪辑、视频与图片的文字配备都是教师需要学习的新内容。“微课”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教师也需不断加强美术教学知识的积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2.构建“微课”网络学习平台

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制作图片、声音、动画等不同形式的教学课件,与教材文字衔接起来,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由于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基础性学科,基于每周课程次数较少的现状,教师可以利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学习平台,比如,在班级微信群里上传课上的“微课”资源,供学生课下自行下载,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欣赏美术作品,及时补充课上没有记下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推荐与美术相关的鉴赏学习网站,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浏览“微课”学习资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内容进行学习,将网络上学习到的新内容在课上与同学分享交流。通过这种“微课”网络学习平台,不仅为学生学习美术提供了更多渠道,也有效拓展了课堂教材内容,不断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3.通过“微课”布置与讲解作业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在课后之余布置作业。通过“微课”的便利性与空间性特点,帮助学生在家就能总结、归纳重难点问题,提升自我分析能力。例如,在学习完《画家乡的风景》这一章节后,教师利用“微课”技术发布课后的绘画作业,并通过“微课”讲解具体的作业要求。教师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然后要求每个学生上传各自的作业到班级群里给教师检查,当学生都完成了作业后,教师发布作业的“微课”讲解视频让学生先行观看,等到下次上课再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与解析,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中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微课”技术充分发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欣赏《19世纪著名绘画》这一课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后欣赏19世纪梵高的作品。教师通过“微课”技术发表对梵高作品的认识与理解,讲解梵高的平生事迹与绘画风格,对比学生自己的看法,寻找学生在思考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微课”技术集中讲解。

“微课”技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重视中学生美术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美术教学中融入“微课”资源,一方面,短暂的“微课”导入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单纯讲授课本文字的枯燥、无聊感,又将图片的内涵形象化;另一方面,“微课”仅几分钟的短视频就可以讲述美术大师从童年到老年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微课”融入中学美术教学为高效、创新的美术课堂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精彩的手段,是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张健伟. 微课在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制作与应用[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8.

刘继红.微课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53+68.

猜你喜欢

微课技术中学美术应用研究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个性化历史课堂教学方式与微视频技术运用
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