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音乐的土壤中播撒创造的种子

2019-09-10李娟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造力小学音乐

李娟

【摘要】没有创造就没有美好的事物,没有创造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拥有创造力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课程,具有重要的创造性发展价值。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在关注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音乐的创造教育价值,在音乐的土壤中播撒创造的种子,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造力;表率引领;提问激思;广辟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造力是一种发明和创新的能力,代表着个人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课程,具有重要的创造性发展价值,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在关注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音乐的创造教育价值,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音乐的土壤中播撒创造的种子,让创造之花在学生的心田盛开。现笔者结合个人音乐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一、做表率多引领

俗话说:“有其师必有其徒。”小学生对教师既敬重又崇拜,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良好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是无形的教育力量,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拥有自觉的创造意识,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树立创造的榜样,用自身创造意识唤醒和激励学生创造,为学生率先示范,感染和带动学生创造。

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创造教学,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创造习惯,做好学生的表率,同时设法引导学生信任自己、亲近自己、模仿自己,用自己的思维暗示学生,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学生的思维,无形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促使学生自然地养成创造的习惯。《滚核桃》是一首打击乐,旨在让学生了解打击乐的风格特点,掌握几种击鼓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用简单的鼓点节奏创造性地表现出其他不同的情景。在该课教学中,在学生学会了几种基本的击鼓方法后,笔者请学生为一段无声视频配上一段打击乐节奏。开始时学生有些胆怯,不知从何入手,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笔者为学生示范,引导学生模仿“滚核桃”,将其稍微变化,创作出一曲“舞龙舟”情景,笔者自由挥舞鼓槌,痛快地敲击鼓面,热情洋溢的表演,激发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也情不自禁地挥槌打击。虽然学生的表演与视频场景不够和谐,但笔者仍为他们能够勇敢创作感到欣喜。

二、给机会搭平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传统的音乐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是课堂的独裁者,学生如同木偶般被教师操纵,思想被禁锢,几乎毫无自由可言,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更谈不上创造。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与平台。

笔者在音乐课堂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让出位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开放的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启迪学生思维,组织开展自由的即兴创作,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咿唷嘞啦》是一首非洲民间歌曲,该音乐的节奏感明显,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体验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笔者不但组织学生看视频、听音乐,还让学生亲手创造,向他们提供了小鼓,让他们自由打击,创造性地演绎非洲音乐。

三、巧提问激创思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管学不管思,缺少问题意识,导致思维慵懒迟钝,思维空间狭隘封闭,缺乏创造性思维。问题是思考的引擎,是创造的动力,好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考,我们要用问题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创造。

优秀的教师善于在课堂中优化提问方式,在巧妙提问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不是浅显直白的,而是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金量,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产生“跳一跳摘得到”的效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开放性的,而非封闭性的,应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为发散。《拉库卡拉查》是一首墨西哥民歌,要让小学生理解和表现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具有一定难度。笔者在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自主探究。在播放了墨西哥舞曲视频后,笔者让学生“猜猜是哪个洲的舞蹈”“说说舞曲的音乐是哪种风格”在初步感受拉美歌舞特点后,笔者带领学生开始学唱歌曲。学生聆听了歌曲《拉库卡拉查》后,笔者提问:“歌曲具有怎样的节奏?”“音乐中用了哪些乐器伴奏?”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领悟歌曲特有的风格,有效提高音乐表现力,笔者引导学生唱思结合,启发学生思考:“人兴奋到极点会出现哪些举动?”有的学生说:“大喊尖叫”,有的学生说:“吹口哨”。笔者趁机让他们尝试在歌曲的前奏与间奏处呐喊、吹哨,从而使音乐的气氛更加热烈,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拉美歌曲的特点。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设计问题,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提问,指导学生学会提问,通過学生的有效提问,推动创造性思维的深层发展。

四、辟路径促行动

创造离不开行动。创造不是一种空想,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是创造,创造力的培养来自行动,学生只有经历创造性实践,才能提高创造思维,增强创造实践经验。

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做到思行结合、知行统一,带领学生在行动中创造,通过开辟丰富的创造性活动路径,组织学生开展多种音乐创造实践行动,丰富学生的创造阅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路径有许多,笔者常采用以下途径:填词练习,创编歌词;改编曲调,创编旋律;乐器伴奏,创编节奏;歌舞表演,创编动作。在教学《乌鸦与狐狸》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笔者设计了大型创编活动,带领学生根据歌曲编排音乐剧,音乐剧创编让学生有了更多创造机会,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构思出各种不同的创意。有的学生创编了舞蹈动作,开展了齐唱加群舞的音乐活动;有的学生把打击乐器和数板结合到一起,在音乐中加入伴奏,把各种打击乐器创造性地融入歌曲当中。各种创造性活动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音乐焕发生命活力。

希恩说过:“欢乐的名字是创造。”让我们在音乐课堂中为学生搭建创造舞台,开辟创造路径,扬起创造风帆,开启创造行动,让学生成为欢乐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李菁.音乐教学中应注重音乐知识的趣味性[J].北方音乐,2017,37(07):51.

刘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1):74-75.

猜你喜欢

创造力小学音乐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谁,决定了儿童的创造力
厚重感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