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定向运动教学在小场地学校开展方法

2019-09-10李嘉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定向运动中学体育必要性

李嘉

【摘要】定向运动是具有德、智、体、美、劳“五育”功能的运动项目,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定向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如今,定向运动这一词汇频繁出现在各个学校。本文首先简述了在小场地学校开展定向运动教学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小场地学校开展定向运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开展定向运动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定向运动;小场地学校;必要性;中学体育

定向运动是利用地图和指北针按顺序走访地图中的各个标识,最短时间完成者为胜。在传统观念中,定向运动需要的场地大,小场地无法开展。其实不然,小场地学校的教师同样可以根据场地和体育教学要求,自主设计出带有标识的地图,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到目标。下面,笔者对定向运动在小场地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方法进行论述。

一、小场地学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必要性

1.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中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场地器材不具备成人化以及经济化特点,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以及接受性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因此,体育教学一直无法突破竞技体育的框架,导致中学体育课程存在内容单一且课程资源浪费的情况。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需要重视教材,挖掘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爱好。

小场地学校有两种理解:一是学校可用运动场所有限,占地面积小;二是学校生源多,运动场所相对紧张。无论是场地小,还是生源多,学校实际可利用的体育活动教学空间相对于学生人数支配拮据有限。定向运动由于运动形式的特殊性,恰恰可以弥补小场地学校的不足。定向运动对场地、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走廊、楼梯、教室都可以作为活动场所,这将原本的“非运动场所”转变为“运动场所”。此外,定向运动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可自由调整时间和参与人数,让参与人数不再受限于场地的大小。所以,在小场地学校开展定向运动,可以弥补硬件环境不足,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灵活性,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定向运动对学生身体耐力、机能有一定要求,在锻炼学生的耐力和速度方面发挥着独到的作用,能够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此外,定向运动还包含一定的国防与地理知识,需要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面对突发状况能果断作出正确判断,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意识。因此,定向运动对丰富知识体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场地开展定向运动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师的匮乏

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没有接触过定向运动,对这一运动知之甚少,没有从事过与之相关的教学训练活动,在大学期间可能参加过类似比赛,或通过其他途径有所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制图与组织实践比较欠缺。

2.专业设施不足

定向运动可以发挥师资优势,丰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育运动,它对体育设施、用具有一定的要求。长期以来,许多小场地学校的定向运动教学设施用具较为短缺,这必然会影响定向运动的开展。

3.运动风险系数高

学校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体育运動的复杂性和体育教学的群体性,使体育风险和伤害时有发生。与常规项目相比,定向运动隐藏的风险更多。地图质量、线路设计、天气和场地等因素,都可能隐藏风险,而中学生的风险意识较差,在运动中一旦安全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运动损伤。

三、小场地学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方法措施

1.提高认识,设置形式多样的定向课程

学校定向运动教学以体育教学为背景依托,借鉴其他体育项目的开展模式,立足课程建设,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小场地学校在开展定向运动教学前,要做好课程研究,从硬件、人力、教学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开展教学的综合条件,制订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资源和现状制订合理的课程,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有效开展教学。

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活动形式,确保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化。为了让学生达到理想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障碍,如将某些可直接通过的区域通过地图规定为需要绕行的不可穿越区,以延长运动路程;也可适当调整比赛规则,如规定在到达点标时必须完成某项体能运动,提高运动强度;还可通过调整点标顺序和数量来提高运动的难度和趣味性。深入剖析,开展科学合理的定向运动,激发学生了解定向运动的欲望,使其积极参与其中。

2.因地制宜,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许多学校没有专业的定向运动器材,不过仍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定向竞赛,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普及定向运动,检验课程成效。校内开展定向运动,可以利用楼宇、绿植以及水景系统,这些资源虽然比较常见,但应用在体育活动中也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在场地设置时,可按照学生的体能水平调整难易程度,利用自然障碍与人工设施,引导学生对定向运动进行充分且全面的认识,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动手自制器材,以克服教具难题,如可以带领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笔、印章代替打卡,或制作定向活动的标志杆、标志盘,用简单的标志盘来代替点标旗等。这样既解决了教具不足的问题,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进学习兴趣。

3.强化训练,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中学阶段的定向运动与其他阶段的定向运动存在明显区别,中学时期的定向运动课程不需要具备高起点特征,只需要教师掌握简易地图的制作、指南针使用技巧,并向学生传授地图识别和路线获取等基本操作。即便如此,定向运动教学的特殊性也需要教师熟悉学校环境,具备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鉴于此,中学要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定期培训与学习活动,安排教师深入定向运动发展较好的区域进行学习和交流,让体育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内容及技术。

4.加强管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无规矩不成方圆。定向运动是一种开放性运动项目,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小场地学校,往往环境更加复杂。因此,教师在确定地图范围时,需要仔细勘查现场,排查安全隐患,保证学生活动范围安全。另外,教师要对学生严明学习纪律,在教学中做好安全管理,防止出现安全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对运动安全的认识,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风险,学校也要借助宣传栏、广播等进行体育风险宣传,或经常开展一些体育安全知识讲座和实训活动,使学生对定向运动中的运动风险类型、原因等有所了解,让学生掌握有效的体育运动防范方法和措施,从根本上降低体育运动风险出现的概率,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增设定向运动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在促进学生探索、提升其身体素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小场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定向运动课程,充分发挥定向运动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袁野.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J].才智,2017(08):142.

李庆春.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99-100.

宁显武.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才智,2015(20):19.

猜你喜欢

定向运动中学体育必要性
新兴智慧型体育项目——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方法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浅析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价值和对策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