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2019-09-10黄政华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学生

黄政华

【摘要】农村寄宿制学校有效地改善了学生上学与家长工作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学生的系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学习进步。但是与之而来的,学生寄宿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亟待教育者解决。基于此,本文围绕学生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住宿习惯、道德文明四个方面展开了教育探索,寻找能有效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发展时期,心理、生理都还不健全,容易受外界环境的诱惑,走上与父母、教师期待的截然不同的道路,而农村寄宿制小学中的学生由于缺乏家长的日常监督,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要重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多角度覆盖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寄宿制小学班主任,在管理中经过不断探索,发现围绕学生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住宿习惯、道德文明展开教育,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一、立足学生饮食习惯―引导学生健康饮食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是巨大的,需要学生在日常饮食上汲取充足的养分。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不应忽视学生的饮食习惯,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展开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转变自己的饮食态度,做到合理饮食、健康饮食。

例如,笔者在课下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饮食不太上心,既没有注意到合理搭配,也没有做到饮食均衡,甚至有的学生还出现了不健康饮食的习惯,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针对学生这一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饮食健康讲座,旨在让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讲座中,笔者围绕学生的日常饮食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学生生活中存在的不健康饮食行为,告知学生长期如此的危害。同时,笔者还向学生讲授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健康饮食。学生通过讲座对饮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饮食的支持,纷纷表示以后会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做到合理饮食。一段时间以后,笔者发现学生的饮食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对饮食变得重视起来,都做到了合理膳食。

笔者通过围绕学生的饮食习惯展开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学生健康饮食意识的形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立足学生卫生习惯―促使学生保持卫生

一个人卫生习惯的好壞往往影响着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好的卫生习惯能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同时也能形成健康的成长环境。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结合学生的卫生习惯展开,让学生切实意识到讲究卫生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保持教室、宿舍的卫生整洁。

例如,笔者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学生形成讲卫生、爱整洁的意识,针对学生的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教育。笔者首先对学生的卫生问题进行了调查与整理,制作成PPT,方便学生观看与反思,指出了学生的问题。学生通过观看PPT发现了很多生活中没有注意到的卫生问题,意识到很多习惯是不正确的。接着,笔者又向学生讲授了正确的卫生习惯,鼓励学生要注意保持教室、宿舍卫生,让学生像主人翁一样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有了一个思想上的转变,慢慢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卫生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形象,还关乎一个人的健康,是人们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带着这样的认知,学生很快就投身到了讲卫生的大潮中,促进了教室、宿舍、校园等环境的发展。

笔者通过围绕学生的卫生习惯展开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了讲卫生的意识,使学生在生活中能主动地保持卫生、整洁,提升了学生的生活环境水平,促进了学生个人素养的发展。

三、立足学生住宿习惯―帮助学生合理作息

小学生在住宿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班主任来管理解决,尤其是学生的作息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重视学生的住宿教育,让学生做到合理作息,养成良好的住宿习惯。

例如,笔者在课下通过学生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在宿舍熄灯后存在交头接耳、吃零食、不按时睡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休息。围绕学生住宿的这一问题,笔者展开了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此事件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了在住宿中常见的问题,分享了自己对集体住宿的看法,认为大家要想更好地在学校生活,就应该尊重学校的规章制度,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通过主题班会讨论,对住宿有了深刻的认识,意识到在集体生活中应该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带着这样的认识,学生逐渐改正了自己的不良住宿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笔者通过围绕学生的住宿习惯展开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形成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住宿认知,促进了学生合理作息习惯的养成。

四、立足学生道德文明―培养学生个人素养

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要遵守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放松对学生品格的教育,要借助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意识到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个人素养。

例如,笔者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全面成长的人才,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组织学生展开了文明周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努力成为讲文明、讲道德的新时代少年。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明周活动,创设了黑板报设计、辩论赛等活动。参与黑板报设计的学生,为了了解更多的道德文明知识,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书籍,将有关的道德知识以板报的形式罗列出来,丰富了大家对道德文明的认识;参与辩论赛的学生,通过网上筛选信息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道德模范的事迹,融入了自己的辩论赛中,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

笔者通过围绕学生道德文明培养展开教育,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获得了道德文明水平上的升华,提高了学生的个人修养。

总之,本文围绕学生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住宿习惯、道德文明展开了教育,丰富了学生对寄宿生活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个人素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获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张玉卿.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有效管理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9(06):142-143.

罗筱玲,杨儒新.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甘肃教育,2018(24):24.

李宗武.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教育革新,2010(05):13.

陈庆杰.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51.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