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条腿的人才罕见 “地雷村”的伤痛

2019-09-10吴丽玮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河村开学村民

吴丽玮

在危机四伏的村子里,有人惶惶不可终日,

还有一群不怕死的人:当别人每天都战战兢兢走路时,

他们却拿着柴刀、剪刀、橇棍等简易工具进雷区扫雷

中越战事早已成为往事,但战争中投放的2.38万吨弹药给交战土地留下了永久的不可愈合的创伤。战争结束后,交战土地上遗留了数量多达上百万颗的地雷,这种地方的一些村落,被称为“地雷村”。

“家家都有假肢和拐杖”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坝子村和八里河村是有名的“地雷村”,这里的村民们,几乎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那些隐藏的地雷夺去自己的眼睛、手脚,乃至生命。“家家都有假肢和拐杖”成为“地雷村”最真实的写照。

自1979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州因不慎触雷致伤残者近6000人,年龄从8岁到84岁,动物牲畜死伤更是无法统计,因为有地雷,文山还有数万亩土地不能耕种。

枯燥的统计数字背后,却是边民们血淋淋的记忆。一场惨烈的爆炸发生在1984年春天,卡凤村村民马振民、农有生一行11人,结伴上山挖钨矿砂,而对面山坡就是一片雷场。那天晌午,他们在山坡底下架锅烧饭,边吃边聊,锅底突然爆炸。一锅牛肉被炸飞上了天,11个人只剩下9条腿。

从广西凭祥到云南麻栗坡、文山等地,一个个凄惨的爆炸案发生在中越边境线上。麻栗坡县杨万地区者阴山下的村落中,没了手掌的杨成光自称是“废人”。上世纪90年代,26岁的杨成光到者阴山上放牧,牛闯入了一片灌木丛中。那是家中最为珍贵的财产,杨成光跟了过去。“轰”的一声,牛触雷后被炸死了,杨成光也永远地失去了手掌。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伤痛的幽灵仍在飘荡。

“80年代的上甘岭”

云南省麻栗坡县的八里河村,是一个外人不敢靠近,村里人也不敢随意走动的村庄。因为,这里遍地都是地雷,村民们稍不注意,就会因为误踩地雷而被炸死、炸伤。

村民王清明就是众多被炸伤的人之一。多年前的一天傍晚,刚刚10岁的王清明牵着自己家的牛从山上回家,他一路幸运地回到了村里,却没想到在自家的田地里踩响了压发雷,身上被数十块小弹片击中,弹片至今尚未取出。

祸不单行,就在4年后,他从山上砍柴回来,在自家的田地里又踩响了地雷,这次地雷夺去了他的右腿。然而厄运并没从此远离他,2004年,他在自己家平整地面,橇棍无意中撞响了水泥地面下的地雷,他被炸得全身大出血,好不容易才保住了命,却永远失去了左眼。

王清明的遭遇,不过是八里河村民的一个缩影:在危机四伏的村子里,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踩响地雷。

其实,八里河村原本并不是这样,和大多数靠近边境线的村庄一样,它闭塞落后,却又宁静祥和,在高山和雾霭中远离尘嚣,连国界与国籍的区别在这里都不明显。

八里河村距离八里河东山的山头不过几百米,翻过山头就是越南,但那时山上山下居住着汉族、苗族等好几个民族,人口成分复杂,到底算哪一国的人,全凭他们自己说了算。村里能收到两个国家的信,逢年过节,村民们还常越过边界到越南去走亲戚。

不过,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原本宁静的八里河村一下就成了战争前线,东山也成了中越双方争夺的要地。为了能有效地杀伤对方,双方在战线附近布下了100多万颗地雷,这里也被称为“80年代的上甘岭”。战争结束后,当军队如潮水一般退去,八里河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那100多万颗地雷却并没有被排除,成为令村民死伤无数的“夺命杀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们在上山砍柴或采药时,不经意就会踩响地雷,很多人被炸傷了腿脚,成为残疾人,更惨的则是直接被炸死,甚至尸骨无存。

后来,政府派人在不少地方设置了画着骷髅头的雷区标志,但这并没能让村民们避免踩响地雷,即便他们不上山,依然有可能遭遇飞来横祸,王清明的三次踩雷经历,正是最好的例证。

据统计,在八里河全村200余名村民中,有100余人被地雷炸伤,11人被炸死,三级以上残疾者多达46人。

走在村内,随处可见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村民,四肢健全者极少,用村民的话讲,就是“一条腿的残疾不罕见,两条腿的人才罕见。”

也许是痛苦来得太多、太频繁,不少人在遭遇不幸之后开始变得麻木。一位中年人讲述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被地雷炸死时,语气就像是在说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事。

王清明在愤怒和无奈之余,并没有完全丧失继续生活的信心,他曾如此自嘲:“我被炸过三次,身上现在还有70多块弹片没取出来,我弟弟被炸成三节,当场死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何况我三次大难都不死呢!”“活着真好!”这句话常常挂在王清明嘴边。

“让战争的伤害到我这辈为止吧”

2018年9月2日,记者在八里河村见到王清明时,他正脱下自己的假肢,坐在屋檐下乘凉。少了一截的腿被肉色布裹得严严实实,搭在另外一条腿上。三次被炸的经历,清晰地刻在王清明的身体上。

过去的20多年,他最怕夏天。天气一热,他晚上成宿地睡不着觉,只有靠冰敷,才能缓解。每天,他至少要用开水清洗那条断腿两次,否则,空气中总会漂浮着阵阵汗臭。

尽管如此,王清明从来没有把“痛苦”二字挂在嘴边。在“地雷村”被炸伤的村民中,还能像他这样笑呵呵的,并不常见。

在八里河村里,有一群不怕死的人:当别人每天都战战兢兢走路时,他们却拿着柴刀、剪刀、橇棍等简易工具进雷区扫雷,这就是村民自己组织的“拆弹部队”。

在这群人当中,有不少人都堪称传奇,在村里是妇孺皆知的人物,王开学和王开富兄弟俩,就是其中的代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兄弟俩已经排除了成千上万颗地雷,仅在东山主峰下的田地里,他们排除的地雷就多达2万多颗,使数百亩的“死亡地带”变为了可耕种的良田。

兄弟俩之所以决定扫雷,和他们童年的惨痛经历是分不开的。

幼年时,王开学的父亲因为走错了路而踩响地雷被炸死,母亲就此改嫁,家里剩下了年仅11岁的王开学、2岁的弟弟王开富及一个8个月大的妹妹。年幼的他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早早辍学去外面打工养家,却不小心在广东摔伤了腿,结果不但没赚到钱,自己还倒贴了医药费和回家的路费。从此之后,他就再也不想往外面跑了。

一系列的遭遇,让王开学下决心要把山上的雷排干净,然后好好开荒种田,养活一家人。他的目光盯上了离家两公里的一片山地,这片地位于东山主峰之下,正是当年布雷最密集的地区,就连扫雷部队也有人在这里被炸断了腿。

扫雷这种活儿,极其复杂危险。为了杜绝地雷的隐患,政府自1992年开始,曾在中越边境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扫雷行动。但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排除了一半地雷之后,依然只能采取修围墙、设置雷区标志等简单的方法来暂时隔离危险。由于埋藏时间长、范围广、地形变化较大,很多地雷被漏排,整个八里河村依然是不折不扣的“死亡地带”。

不过,王开学硬是壮着胆子,用小时候从村里驻扎的部队那里学来的简易方法,自己慢慢摸索着扫雷。靠着胆大心细,他越排越有经验,挖出了不少地雷、炸弹,拆除了其雷管引信之后,交给当地派出所集中销毁。在他的带动下,弟弟王开富也成了扫雷能手。

“跟我一块长大的没几个了。”王开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和地雷仿佛有不解之缘,从1987年第一次接触地雷起,就开始研究这些捡拾来的“致命武器”,观察各式地雷的外观,通过拆解,分析它们的内部结构。

他的工具也很简单:一根铁丝,一把镰刀和一把钳子。起初,他只是偶尔去扫雷,积累经验。聊起第一次扫雷的感受,王开学指了指自己的手说道:“抖得厉害。”

扫雷的危险,显而易见。当初埋设的地雷周围,荒草丛生,地雷包裹在树根里、草丛中,这意味着你踏出去的每一步,都存在风险。

1996年的一天,村里一个12岁的女孩为了挖地种菜,锄头不小心碰到地雷被炸身亡。

见惯了地雷吞噬生命的王开学,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次和地雷的殊死较量中,败下阵来。为此,他常常选择凌晨出门,就是为了躲避妻子的追问。

结婚7年之后,妻子项成英才知道王开学瞒着她偷偷扫雷。王开学瞒不住了,就把妻子带到地里,让她实地感受一下扫雷现场。项成英被吓住了,坐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

项成英对于他这种玩命的做法,天天提心吊胆,生怕他哪一天就回不来了。但他却不肯停下来,他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地雷对村民的伤害太大了,如果这一辈人不把地雷排完,地雷早晚还要祸害后人。”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扫雷、种树,王开学开辟了一片200多亩的土地。他说他会继续排下去,距离他的目标中越边境的界碑,还有一片长约1公里、宽约100米的土地。“开拓完这里,我也就休息了。”

事实上,王开学的两个儿子早就想让他放弃,但失败了。

王开学总会没完没了地去看他开辟的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坐在树底下,点上几根烟,看着结出的果实,我做梦都会笑醒。”

过去,他是地雷的奴隶,现在,地雷似乎成了他的奴隶。

王开学曾想把拆雷的技术教给儿子,很快又打消了這个念头,并禁止儿子上山。“让战争的伤害到我这辈为止吧。”他想了一会儿说。

打开安全之门

王清明和王开学走上了同一条路。古语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王清明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2011年,王清明拆开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颗地雷。那一刻,王开学以为王清明会发泄心中对地雷的怨恨,可结果出乎意料,王清明平静异常。

7年之后,王开学依然记得当时的那段对话。

“你害怕不?”王开学问。

“可能是被炸多了,不怕了吧。”王清明说。

“怎么样,还继续吗?”王开学又问。

“继续啊,总要生活。”王清明回答。

加入这个扫雷队伍的,不只王清明,还有他的越南老婆。和项成英一样,她也跟着丈夫上山扫雷,她要守在一旁,远远地看着才能放心。

也就是在这一年,王清明很少听说有村民被炸了。除了军队和民间扫雷的合力之外,更多的是村民在饱受地雷之苦后,逐渐摸索出了它埋布的规律。

“这是用生命换来的结果。”王清明还是面带笑容,但明显地看得出笑容中隐藏的苦涩。

经过这几年的折腾,王清明也排出了20多亩地,种上了经济作物。

王清明时而会做噩梦,在梦里,他吃完饭上山放牛,没走几步,“砰”一声响,牛没了,自己的另外一条腿也没了。每次做这种梦,他就会睡不着,冷汗直冒。

1995年,在靠单腿生活6年之后,王清明才知道国家有伤残补助。相关部门下来了解后,给他定了四级伤残,一年能有2000多元来补贴家用。

最近几年,民间扫雷的人数越来越少,这和边防扫雷大队扫雷行动密切相关。

从1992年开始到2018年,中国军队进行了三次大范围的扫雷,开辟了一条条无雷的“绿色通道”。这也为穿梭于边境、参与边境贸易的村民,打开了安全之门。★

猜你喜欢

河村开学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开学啦!
开学了(2)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开学啦!
名古屋市长再次拒绝道歉
名古屋市长欲访中国大使馆被拒
名古屋市长再就大屠杀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