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西街小学:奏响“和谐教育”主旋律实现“六项建设”同发展
2019-09-10石永栋
石永栋
翼城县西街小学是一所五轨制小学,2018年以来,新一届校委会确立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追求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并将其作为学校的工作目标和办学宗旨。全体教职工紧紧围绕“和諧”这一主线,以特色发展为根基,紧密结合“贴近学生、贴近课程、贴近教学”的原则,扎实开展了“课程建设”“诗书校园建设”“学生社团建设”“体育强校建设”“学校管理建设”“家校共筑共育建设”等特色创建工作。
课程建设是学校生命力的核心,有优质的课程才有优质的教育,有优质的教育才能成就优质的学校,因此必须让课程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翼城县西街小学围绕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主题课程和个性课程。一是遵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全开足国家课程;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兴趣的养成;三是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自身特点,开发好校本课程;四是引入传统文化习俗等综合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五是走出校园,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在深化课堂改革方面,学校教研工作围绕和谐教育的初衷,确立了“五致用”的教学目标,全力打造实效课堂,即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研以致用、管以致用、练以致用。在“五致用”目标的达成方面,我校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是实验引领。我校分学科进行了课程改革实验,如语文学科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抓手,进行“精读引领课”“略读迁移课”“自主阅读课”“阅读实践课”“整本书导读课”和“语文特色课”等六种课型建设,以优化学生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数学、英语学科倾力打造“生本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探索出了“西街小学生本课堂五环节教学策略”,分别是“预习策略”“交流策略”“展示策略”“点拨策略”和“检测策略”,让老师和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心智和思维能自由放飞。
二是教研促进。坚持每周四次学科大教研,内容有作课情况反馈、评课议课、上周教学常规问题反馈等;做好每周四次微信线上小教研,教师每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发言;做好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模式。
三是活动推动。开展好优质课赛讲活动,每学期开展一轮听课活动,分三类进行,即引领课、普听课和随机推门听课。
四是平台搭建。通过教师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着力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公开课、观摩课、赛课以及评优课等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通过“师徒结对”“团队共进”等活动铺就全体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学校以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诗书校园建设工作。
1.充分利用校园布置,营造浓郁诗书氛围。学校充分利用走廊、楼梯、墙面、教室内饰、黑板报等,展示古诗词、名言警句、古今贤文、名人故事等,以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来潜移默化地浸润孩子们的心灵,用文化提升校园品味、丰富教育内涵。
2.丰富阅读方式,培养师生读书习惯。一是以教师读书沙龙为依托,以“悦读小栈”为载体,要求教师“与书为伴”“与大师对话”,每月研读一本教学专著,学习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鼓励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撰写教育随笔或读书心得,不断积淀教学思想,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二是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学期初制定读书计划,确立阅读书目,每班每月阅读一整本书,每周进行一次“聊书”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三是坚持晨诵午练活动。每天早上诵读一首古诗,每天中午写一篇好字,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四是开展假期家校共读活动,倡导家长、教师、学生共读一本书。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型家校读书分享会,畅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体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社团建设旨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实现学校特色办学、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学生才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
立足于“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我们整合学校、社会资源,共设立了4大类(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其他类)、27小项、34个社团组织,每个社团不少于30人,覆盖了二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在社团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力求做到“五有”,即有项目、有计划、有管理、有评价、有成果。“有项目”:我校整合了教师资源和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通过任命、聘请、志愿等多种形式,打造社团教师团队,为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计划”:每学期初,要求社团老师制定学期社团活动计划和每周活动安排,统筹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管理”:学校以特长处牵头,组织各处室正副主任和学校领导成立一支社团管理团队,督促活动有序开展。“有评价”:特长处制定了《社团评价办法》,管理团队每周就各个社团的开展情况,对社团老师出勤、活动效果、完成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对工作成效显著者予以奖励,并将其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有成果”:每学期,学校都会设立社团活动校园开放日,开展家校联谊等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展示成果,以活动验收成果。这是各个社团大放异彩的最佳时机。社团活动不仅在家校共融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展示教育实力的最佳窗口。
为实现“以体促德、以体增智、以体健身、以体审美”的体育发展目标,学校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以体育课堂为基础,以社团活动为契机,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努力实现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1.设备保障: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体育器材的购置和维护。按计划逐步推进乒乓球活动室、塑胶操场及羽毛球馆的建设,不斷加强体育器材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2.课程优化:本着“以生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坚定不移地按部颁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同时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3.活动推进:坚持做好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特长,扎实开展好学生体育社团活动。
4.比赛检阅:定期组织阳光体育运动成果展示活动。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冬季球类运动会”等大型比赛活动,在比赛中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检阅训练效果,校正训练思路,进一步推动“体育强校”创建工程。
学校围绕和谐教育的目标,以和谐管理为抓手,以“制度管理+人文沟通”为模式,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真正使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人文化。
1.优化管理团队,建立“1534”管理体系。即“一个中心”:校委会(由校长、副校长、工会、支部、校长助理组成);“五处联动”:教导处、政教处、教研室、特长处、办公室;“三段落实”:高段(五六年级)、中段(三四年级)、低段(一二年级);“四科教研”:语文、数学、英语、综合。通过“1534”管理体系,切实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落实。
2.做到民主管理,推行政务、财务、党务“三公开”。“三重一大”事项坚持上会讨论、民主决策,各项工作做到大政共议、制度共定、权益共享、透明公开,真正形成领导主动、教师自觉、学生自主、社会认可的良好管理局面。
3.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学校管理者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管理理念,切实提高自身管理素质。领导班子在教育理念、业务能力、人格魅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坚决杜绝重管理轻业务的现象。
4.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关心教职工,想教职工所想,努力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真正落实民主治校,动员所有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理解教职工工作的艰辛,公正公平地评价他们的工作业绩,建立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努力为教师创设平台,鼓励教师成长,促进教师发展。
增进家校合作,促进沟通交流,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家校共筑共育”的根本出发点。为创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进一步形成家校合力,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家长委员会,更好地架起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教师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更多地了解孩子、了解教师、了解学校。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育人模式的发展完善。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校联谊会等方式,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三是用多渠道的沟通方式,如教师家访、微信群互动、电话沟通等,为“家校共筑共育”增添活力。
通过这一系列工作,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使家长能理解学校、认可学校,从而使家校教育步调一致,为孩子创设一个更为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年来,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新一届校委会坚持内涵发展的思路,努力建设以和谐教育为主旋律的特色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开创了和谐教育主旋律与“六项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系翼城县西街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