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从学会独立检查作业开始
2019-09-10聂璐
【关键词】家庭教育;检查作业;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6-0043-03
【作者简介】聂璐,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江苏丹阳,212300)教师,高级教师。
一、情景再现
妞妞一写完作业就喊妈妈来检查,自己边玩边等着妈妈叫她改错题,天天如此。一次,妈妈出差回来发现妞妞的作业上有很多红叉,批评她不认真,妞妞却很淡定地说:“都是爸爸不认真检查,我才错了这么多,关我什么事?”
磊磊完成作业就下楼玩耍了。爸爸签字的时候发现有好几处写得不规范,就问磊磊检查了没有。磊磊理直气壮地说:“哼!我上次认真检查了作业,全优,王老师也没有表扬我。那我为什么要检查?我就不想检查!”
欣欣把数学练习册递给爸爸签字,爸爸发现有错误就要求她检查,欣欣只好重新坐到书桌前。二十分钟后,欣欣发起脾气:“两页计算题,我才检查了一页,还有这么多,什么时候能查完啊!我要累死了,我不查了!”
浩浩花了半小时检查自己的作业后让妈妈签字。妈妈发现作业不仅漏做而且有错误,就问:“你怎么检查的?”浩浩回答:“我把每一道題目都认真地读了一遍呀,语文和数学都读了。”
二、案例分析
1.家长包办代替,孩子缺乏检查意识。
教师让家长检查作业,其目的是让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督促孩子认真并完整地完成作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妞妞父母的做法越俎代庖,包办了妞妞自己该做的事情,以至于妞妞认为检查作业就是家长的事,作业错了就是家长检查不认真。
2.孩子追求奖励,没有奖励就不检查。
孩子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外部动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内部学习动机还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老师的表扬是孩子学习的外部诱因,能强化孩子的学习行为。刚上小学的孩子对老师充满了崇拜和敬意,老师的话往往就是权威,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无比荣耀的事。孩子没有得到心中所期盼的表扬时难免失落,甚至会赌气对着干,故意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磊磊检查了作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表扬,检查行为立马消退。
3.孩子有意注意水平较低,大量检查任务难以完成。
小学生的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欣欣检查作业时发脾气,说明她对检查作业这件事是有抵触情绪的,愤怒、抱怨、委屈、难过皆有,带着这些情绪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检查任务。另外,检查作业需要有意注意,阴国恩、沈德立等人对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发展水平的研究发现,二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水平比无意注意低,这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发展初期。注意的稳定性随年级的升高逐步发展,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25分钟左右,高年级学生可以达到30分钟左右。所以,欣欣在检查了20分钟作业后“罢工”,也是情有可原的。
4.孩子不懂方法,检查效果很难保证。
家长只要求孩子检查作业,却不教给孩子检查的方法,孩子往往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去完成眼前的任务。正如案例中的浩浩,花了时间检查作业,却因为没有系统可靠的方法,检查的效果非常不好。通常结果是,家长干着急,无奈孩子就是发现不了错误。
三、培养孩子独立检查作业的习惯
1.准确定位,分清双方职责。
家长的职责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当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可以观察和纠正孩子的姿势,关注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当孩子作业有困难时,家长应帮助和引导孩子正确地思考和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孩子解决困难。虽然妞妞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家长没有着眼于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责任意识。
2.多管齐下,激发自查动机。
当孩子检查作业的出发点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时,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检查作业是为了检验是否将知识学会了、学好了。当孩子认真检查时,家长可以肯定和奖励孩子。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检查作业的初期,家长可以用连续的、固定的奖励予以强化;当孩子的检查行为基本形成时,家长就要不断延长奖励的间隔时间,变换奖励的间隔时间,直至最后撤销强化。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孩子找到奖励的规律,避免出现等待奖励的情形。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的动力不足,家长还可以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作用。动机迁移是指将孩子从事其他活动的兴趣和动机转移到学习上,如孩子喜欢绘画,家长就可以和孩子讨论绘画的场景,当孩子觉得一些地方画得不好时,会擦掉线条重新画,这就相当于一个检查并改正的过程,家长可以把绘画中孩子的优点迁移到作业检查上来。
家长还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身边的故事来感染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熟悉的哥哥姐姐在一年级时的做法和表现;如果孩子坐过高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高铁运行结束后的检修视频,让孩子感受到检查对于安全、生命的重要性。
3.逐步递进,增强孩子信心。
一气呵成把作业全部检查一遍,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比较困难,家长不妨运用“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是指,当个体接受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后,为了保持形象上的一致,避免认识上的不协调,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家长可以将较为繁重的要求或者目标分解为若干较小的要求或目标,先让孩子完成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向大目标推进。假设欣欣完成的2页计算中有4道错题,爸爸可以先圈出3道题,让欣欣找出这3道题中的1道错题,这个任务比检查全部题目要简单得多。这时欣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比较高,一旦找出错题,爸爸及时鼓励,欣欣的信心就会有所提高,更愿意去尝试查找下一道错题。这时,家长就可以适当增加圈出的题数,激励孩子挑战难关。
4.示范方法,家长慢慢放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帮助孩子的最好途径就是教给孩子方法和技能。如小学低年级的语文作业主要是字词、拼音的书写,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观察自己的字或拼音写得是否工整、正确,上课时教师提醒的关键笔画是否写对,字有没有多笔画或少笔画,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出那些写得不好或者不对的字和拼音,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认真地写一遍。检查数学作业时,要从题目开始,划出题目中的核心词(如“从小到大”“从右到左”),看是否注意到了核心词、是否符合题意。家长要示范给孩子看,用语言描述出过程,让孩子明白检查的步骤和方法。
等孩子渐渐熟悉方法后,家长就要鼓励孩子独立检查。家长可以偶尔向孩子示弱:“妈妈今天工作累了,妈妈相信你自己就可以找出全部的错误!”家长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当然,这期间肯定会有错误没有检查出来,家长也不要急于指出,等第二天教师批改、孩子订正后,再和孩子一起探讨当时为什么没有找出来,以后要注意什么,让孩子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