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享受作文的真实与自由

2019-09-10孟静嫄

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真实自由作文教学

孟静嫄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认知与感悟,得出结论作文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育要让学生善于表达、乐于交际,爱上写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归学生的童真、放飞学生的心灵、还原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心,童言说童心,写出属于自己的真实作文,真正享受语言表达的快乐,真正唱出心灵深处的最真实、最自由的歌。

关键词:作文教学;真实;自由

作文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善于表达、乐于交际,爱上写作需要有效的指导方法。作文教学的真谛是什么?就是积极让学生从有我走向无我、从无我走入有我,大步迈入“自由表达、充分表达”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语言唱出心底最真实、自由的歌。

一、写前——回归生活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巴金的《随想录》震撼人心,因为它直面了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冰心作品可爱可读,源于浸润其间的纯真和挚爱。写出真生活、真性情,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是好作文达标的第一要素。因此,强调真“心”的投入,真“理”的表达,真事的叙写,对于改变作文现状,就显得尤其必要。我们要教会学生搜集、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在习作时调动学生平时积累,让学生的各种积累“呈于眼前,浮于笔端”。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预备写作,要训练一双明澈的眼光,种种的事物在我们周围排列着,发生着,对他们怎样看,要用眼光;怎样把它们支配运用,要用眼光。”这“眼光”正是观察中的发现,观察中的心灵感应。

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未来与命运都应该成为写作的题材。一切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焦点话题都不应该有所顾忌、有所回避。鲁迅、金庸、余秋雨、王朔、张艺谋这些文化符号已经进入当代学生的思想品评视线;韩寒、卫慧、棉棉、痞子蔡这些新新人类、另类形象,对于青少年而言已不再是第一次亲密接触;艾滋病、克隆技术、沙尘暴、纳米技术、局部战争……早已是课前课后的精神粮食。鼓励学生关注学校,关注家庭,关注社会,并善于从中发现写作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美好的人物与事物,发现严峻现实中尴尬、丑恶、阴暗的现象,从而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放言,才敢直面人生,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习作。

(二)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所以《语文课程标准》 在第三学段阅读要求中规定:“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指导,不仅要看适合小学生的作文书籍,还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著。叶圣陶先生认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因此“倾吐是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吸收得好,才能倾吐得好。所以不仅要学生多读书,还要他们学会读书。指导学生要浏览、精读相接合,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学写读后感,从而激发学生爱读书,养成的良好的练笔习惯,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三)从活动中获得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独特的生活感受和真切体验,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即作文生活化。作为语文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生活写作,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找准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训练项目,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见题生意,自由为文,使训练性习作与有感而作合拍,缩小课堂习作与学生平时生活作文的距离,消除学生厌倦作文的心理负担。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表达已有的認识,让学生创造性写作。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与玩的结合,学生在玩中获取了作文材料,也就捕捉到了作文的灵感。在这样的习作中,勿需教师过多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及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快速作文。

二、写时——放飞个性

《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目标:对于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我们应该以此为导向,打破写作框架,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还作文以自由和轻松,让学生写出新鲜而真实的作文。

在学习《自然之道》这一课时,学生们对这场灾难应该由谁承担责任发生了些许争论。有些人认为应该由游客负责,有的认为应该是向导负责,还有些人认为双方都有错,总之各自由谁该负责这个问题的意见大不相同。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让学生开一场自然法庭,分原告海龟、被告游客和导游、法官,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原告:“法官大人,我告导游,因为他的错误行动直接导致我们小海龟的判断失误,害得我们失去了那么多的兄弟姐妹。”游客:“法官大人,俗话说不知者无罪。我虽然有错,但是我只是个不知情的人,我因为担心小海龟被朝鸫吃掉,所以才让导游去救的,如果我知道这是一只侦察兵,我就绝不会这样做的。”导游:“我虽然知道这是一只侦察兵,但是不是因为你们游客逼我那样做的吗?而且如果不是我,海龟们被吃掉的更多,而你们游客只会在旁边看。”海龟:“你们双方都有错,如果不是游客,导游就不会去就救那只小海龟。如果导游把情况说清楚,相信游客们也会理解,就不会干扰我们的侦察兵侦察了”……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每个人都努力想说服对方。“到底是谁的错呢?”我问道,这时教室静下来了,学生们都看着我,似乎在等待我给出最后的答案。我接着说道:“因为你们对课文中人物的认识不同,各自的感受和看法也不同,所以你们说得都对,还有很多同学没有说尽兴,那么我给大家一个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们连连点头。

随后我让他们来写“自然法庭”这篇习作,学生们写得开心,写得顺畅。很多时候,我会和他们一起写,起到教师的率先垂范,让作文教学不是纯原理的灌输和纯技巧的传授,而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共鸣与磨合。写作的指导很大程度上是思想的指导。一个教师,如果只是讲书本上的东西,没有自己内心的感受,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便很难说服学生,更谈不上感染学生。

三、写后——感受成功

张化万先生认为:“儿童写作文不仅满足语言学习的需要,也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的途径,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艰辛的,被肯定和认同更是他们所渴望的。而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或多或少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应该做到睁开自己的一双“慧眼”找到它,不吝惜赞美的语句对孩子多一份赏识,多一份理解,学生就多一份信心和兴趣。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所以,对学生作文要充分肯定,挖掘闪光点,让学生赏识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心,童言说童心,写出属于自己的真实作文,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真正享受语言表达的快乐,真正唱出心灵深处的最真实、最自由的歌。

(责编  杨 菲)

参考文献:

[1]管建岗.我国《我的作文教学系统》[J].作文教学,2011(4).

[2]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J].作文教学,2017(6).

[3]蒋学晶.让孩子学会写作[J].作文教学,2017(7).

猜你喜欢

真实自由作文教学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