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2019-09-10禚秀利

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研究对策分析探讨心理健康

禚秀利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初中阶段正处于人生中的转折阶段,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社会和学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从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两个方面入手,就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心理压力大,学生在学习竞争下十分紧张,总是担心学不好,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紧张,学生被青春期的问题困扰,容易出现早恋问题,学生遇到困难和失败意志力比较差,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關键词:心理健康;研究对策;分析探讨

一、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一)家庭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极大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孩子就会开朗乐观;家庭不和睦,家庭成员的关系紧张,也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性格。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或过于严厉都会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初中生与父母关系紧张,容易使初中生形成反抗、冲动、疑惧等心理问题。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社会上的某些负面因素对初中生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游戏中的暴力、色情等,社会上的违法犯罪现象等都会使涉世不深的初中生受到伤害,从而产生心理问题。社会上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社会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会侵害初中生的思想,严重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三)学生的心理负担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心理压力大,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大,从而产生自卑、自责、压抑等心理,使学生的心理容易紧张,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从而产生学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部分家长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使学生感到疲惫、厌倦,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对学习的兴趣更低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由于考试失败,受到教师、父母的责备,产生焦虑、悲观的心理问题。

(四)学校环境

长期以来,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很多教师将精力放在教学上,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频繁的考试使学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容易使学生形成心理压力。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学生需要处理和教师、同学的人际关系问题,部分学生不擅长处理这些问题,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不良的人际关系给学生造成了很大影响,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改进教学方法,减少学生负担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加有趣,把学生从课本、作业中解脱出来。教师要从追求升学率转为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设计小组合作环节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加强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导

父母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方法的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开座谈会的方式,向家长宣传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使家长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懂得表扬孩子,在教育孩子时能够做到尊重孩子,不溺爱孩子。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能够做到言传身教 ,能够做学生的榜样。例如,我校定期召开班会,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合作的方式使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心理教育中,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亲近孩子,从而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上做得更好,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培养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使学生能够合理发泄情绪,树立自信心,能够健康成长。例如,我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向心理咨询师咨询,释放心理的压力。我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咨询的课程,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宣泄情绪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能够直面心理问题,找到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营造一个宽松向上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的熏陶,社会必须采取措施,规范新闻媒体、娱乐机构等信息,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弘扬正气,打击不法分子,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初中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是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前提,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学校要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家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责编  张 欣)

参考文献:

[1]顾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的浅析[J].考试周刊,2010(50).

猜你喜欢

研究对策分析探讨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浅谈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对策
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核电厂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分析及改进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素及对策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