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文”融合:古诗教学新探索

2019-09-10丁宏喜

关键词:古诗教学文字文学

摘 要: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字”“文章”“文化”“文学”是其一体四面,基本囊括了古诗文教学的所有目标。以“四文”融合古诗教学新模式推进古诗教学,主要策略有:利用“放”和“显”两個“抓手”,感知“文字”之妙;经历表层诵读、节律诵读和情韵诵读“三个步骤”,体悟“文章”之韵;聚焦追根溯源、画面想象、组诗链接“三个层次”,获得“文化”体认;用好知人论世和关联比较“两个方法”,悟得“文学”之味。

关键词:古诗教学 文字 文章 文化 文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从一年级开始,教材中就出现了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教材,共选入古诗文124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所有选文的30%,比之前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多55篇,增幅达80%。在“古诗文难教”的问题还没有妥善解决的背景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些新变化,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笔者所在的仪征市实验小学开展“古诗文启蒙教育”实验研究已有30多年,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字”“文章”“文化”“文学”是其一体四面,基本囊括了古诗文教学的所有目标。在小学开展古诗教学,几乎每首古诗都可以从这四个层面确定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结构。由此,我们开始尝试“四文”融合的古诗教学。本文以三年级下册古诗《元日》为例,阐释怎样推进“四文”融合。

一、利用两个“抓手”,感知“文字”之妙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古人在炼字方面孜孜以求的典范。想要感知这些“字”中的精妙,教师可以利用“放”“显”两个抓手,灵活指导学生,弄清楚诗中每个字的

音形义,也为准确理解诗意、把握诗情打下基础。

(一)“放”

三年级学生学习古诗不是零起步。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他们已经学会了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义,因此教师要适度“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学《元日》一诗,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了“屠”“苏”“曈”等生字,带着他们读通诗句、读懂大意后,让他们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字词的意思。对于像“一岁”“春风”“千门万户”这些古今词义一致的词,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多大困难,便快速带过;对于一些较为生僻的,在日常表达中基本用不到的词,如“曈曈日”,就鼓励学生“兵教兵”,借助注释和课前预习,自主解决。适度的“放”,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显”

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古今词义同中有异的现象,这是理解古诗的关键点,必须在教学中予以凸“显”。例如,学生很容易将“元日”和“元旦”混淆。对此,笔者让他们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上跟学生交流,明确二者的区别,帮助学生勾画出词义发展的脉络。再如,诗中的“屠苏”前有个“入”字,有些参考书就将它解释为“割草”,并引申出“茅屋”的意思,认为“入屠苏”就是“进入茅屋,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实际上,这是望文生义。据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引孙真人《屠苏饮论》所载,屠苏酒共用药八味,亦称“八神散”,是一种药酒。同时代的诗人陆游也写过一首《除夜雪》,其中有“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的诗句,也证明“屠苏”是一种药酒,“入屠苏”应该是“喝屠苏草浸泡的药酒”的意思。对于这个词,笔者进行了特别引导,首先根据文中注释告诉学生“屠苏”指一种药酒,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诗中为什么用“入屠苏”而不用“喝药酒”。学生根据课前的资料查阅和交流碰撞,找出了原因:一是古诗讲求平仄相对,第二句的尾字要押韵,整首诗读起来才会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二是元日喝屠苏酒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入屠苏”正是诗人精心炼字的体现。经历了这样的品读与思考,学生便感知到了古诗文字运用的妙处。

二、把握“三个步骤”,体悟“文章”之韵

学习古诗,最根本、最简单的方法,是诵读。古人作诗重点指向吟诵,他们在吟诵中品味、鉴赏。叶圣陶先生当年曾提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学语文应重在‘读’”的观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针对三个学段提出的古诗教学的关键词也是“诵读”,“诵读”是古诗教学的目标,也是方法。古诗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体悟“文章”之韵。具体做法是,把握“三个步骤”:表层诵读、节律诵读和情韵诵读。

表层诵读只要求读准汉字的声韵调;节律诵读是用中性的语调读出文本的停顿和节奏,对读的语气做出了要求;情韵诵读则是在节律诵读的基础上增加感情,以传递言外之意,表达声外之情。“三个步骤”与课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形成对应关系。其中,表层诵读是三年级学生通过看拼音就能达到的要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在课堂上检查朗读,相机正音即可;节律诵读讲求规则和方法,可以指导也需要指导;情韵诵读则建立在对文本有所领悟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诵读表现读者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属于情动而辞发,因人而异。做好了前两步,第三步也就比较容易达成。因此,笔者一般会将指导重点放在节律诵读上。

不同的古诗文体有不同的诵读节律。教师需根据具体的古诗内容和篇章特点选择不同的诵读风格。《元日》是一首七言绝句,韵律非常鲜明,是格律诗中典型的“首句仄起入韵”式;其停顿、重音和韵脚都有规律,通常停顿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韵脚在第七字。按照这样的规律,笔者先引导学生按“四三”式划分停顿节奏,标出重音和韵脚,然后和他们一起合作“接龙读”,进行节律诵读——

师 爆竹声中——

生 一岁除。

师 春风送暖——

生 入屠苏。

师 千门万户——

生 曈曈日。

师 总把新桃——

生 换旧符。

按照“师四生三”的方式读完后,我们又尝试了“生四师三”的读法。通过这样富有韵律感的诵读,学生逐渐掌握了把握古诗诵读快慢、轻重变化的方法,体会到了古诗特有的平仄交错的音韵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了与春节相关的意境。至此,他們由节律诵读自然进入情韵诵读,读出了对春节的喜爱和期盼。

三、聚焦“三个层次”,获得“文化”体认

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学习古诗文,最终的落脚点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教学中,笔者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中丰富的年俗文化,体会古人的美好期盼和追求。

(一)追根溯源,感受文化

《元日》记录了宋代春节的三个民俗——燃爆竹、饮屠苏、换桃符。教学前,笔者先让学生预习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了解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说说《元日》中三个民俗的文化起源和演变。有了课前预习,学生的交流较为顺畅。有的说:“‘燃爆竹’是古人燃烧竹节,使之爆裂发出响亮的声响,以驱赶年兽,祈求平安。发明了火药后,爆竹就演变成了鞭炮和烟花。现在人们过年时也会燃放烟花爆竹,但寓意已由之前单纯的驱邪求平安变成一种狂欢。”有的说:“诗中之所以讲‘饮屠苏’,是因为正月初一这天,古人要饮屠苏酒,祈求家人健康平安。现在亲人团圆、亲朋聚会也会喝些酒,祈求幸福安康。”有的说:“诗中的‘换桃符’源于古人桃木是‘神木’的说法。古时候,人们会在桃木上面刻上传说中的上古神仙‘神荼’和‘郁垒’的画像,悬挂于门旁,以驱鬼避邪。后来桃符上出现了对联,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春联。现在,家家户户贴春联不是为了驱鬼避邪,而是为了营造一种节日喜庆的氛围。”通过这样的追根溯源、古今对比,学生感受到了《元日》中浓厚的文化气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想象画面,丰厚文化

“想象”是课标倡导的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课堂上,笔者结合课后练习题:“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怎样的节日情景?”设计题目:“春节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浓浓文化味的节日。请同学们再读读诗句,看看图画(分别出示燃爆竹图、饮屠苏酒图、贴春联图),发挥想象,结合自己过春节的生活体验,将诗中三个流传至今的风俗各写成一段话。”

学生喜欢过春节,他们兴致勃勃地观察、讨论、想象,不一会儿就有了画面感极强的描述:“四个小孩在放炮仗呢!你们看,一个胆大的小男孩蹲在那里,伸着手臂去点引线。其他三个小孩有的用双手捂住耳朵,有的惊恐又开心地躲在树后看。‘嗞——嘭——啪——’,爆竹噼里啪啦炸开了花,孩子们心里也乐开了花。”“过年了,在外工作的人都回到家乡,吃团圆饭、喝喜庆酒是必不可少的。瞧,大家纷纷举起酒杯,敬酒祝贺,这个说‘祝你身体健康,新年快乐’,那个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人人妙语连珠,个个喜气洋洋。”“春节前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我也跟爷爷一起贴春联。我们在大门上贴了‘花开富贵,竹报平安’,在厨房门上贴了‘三餐味美,四季安康’……所有的屋门都贴上了,该回家了,爷爷却说在猪圈墙上也要贴一副春联!上面写着‘猪养千斤,肥积万担’。”

课后练习是课标和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描写春节的情景,既落实了课后练习在课堂上随堂完成的要求,也让传统文化随着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进入学生视野,丰厚了学生对春节民俗文化的理解。

(三)链接组诗,积淀文化

“教一首,带一串”是古诗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循着同作者、同主题、同意象、同题材等方式,选择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古诗,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化深处,积淀文化。

考虑到古诗《元日》中的传统文化兼具欣赏性与体验性,笔者聚焦春节文化中“发压岁钱”这一习俗,链接、拓展了清代仪征著名诗人厉惕斋的《压岁钱》一诗。“青钱选就赤绳穿,恰似牟尼颔下悬。待到夜深儿睡熟,阿娘亲放枕头边”,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母亲在大年夜给孩子发压岁钱的独特一幕,既明白如话,又感人至深。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压岁钱的文化内涵和变迁。学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相传“祟”是古代一种专门捉小孩子的鬼怪,用压岁钱可以压住“祟”,因为“岁”和“祟”同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长辈在过年时仍会给孩子发压岁钱,是期待他们平安成长;子女给老人发压岁钱,是期盼老人健康长寿;朋友之间也会互发微信红包,这是希望对方来年幸福顺遂。就这样,在古诗的低吟浅唱中,在对古今文化的对比中,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逐渐播进了学生的心灵。假以时日,他们都会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四、用好“两个方法”,悟得“文学”之味

古人写诗多以诗言志,吐露情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古诗可谓字字皆有景,声声总关情。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歌情怀,悟得诗歌“文学”之味,用好“知人论世”“关联比较”两个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悟得古诗“文学”味的常用方法之一。所谓“知人”是指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创作意图;“论世”是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品反

映的社会状况。在《元日》一诗的教学中,笔者补充介绍了王安石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让学生知道:王安石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20岁以前,王安石随父亲游历各地,了解到民生疾苦,发愿要多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49岁时,王安石出任宰相,主张革除旧弊,推行新法,实现国家富强、百姓富裕的梦想。《元日》一诗正是王安石拜相推行新法时所写。从表面上,诗中描写的是宋代春节的民俗文化;往深处看,本诗其实表达了诗人对变法成功的期盼和自信。比如,“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除”,除去的不仅是旧岁,还有旧法;“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变法的“春风”;“千门万户曈曈日”中的“曈曈日”,既指自然的阳光,也指变法的阳光正照耀着千家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也指新法,“旧符”又指旧法。用“新法”替换“旧法”,是本诗更深层的“文学”之味。

(二)关联比较

关联比较也是悟得古诗“文学”味的常用方法之一。优秀的古诗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同时与其他作品存在着各种联系,找出这些联系,可以更深地理解古诗的表达特点,同时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掌握更多相关知识,获得更多审美体验。

教学最后,笔者出示表1,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课三首古诗有何关联之处?请同学们课后进一步搜索相关资料,思考这个问题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表1中《元日》一列所填内容是课堂学习之后的总结,为学生课后进一步自学其他两首诗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实现了学法的迁移和运用。通过完善表格,学生不难发现,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作者选择的主要意象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学生通过关联比较还发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地位等对诗人写诗立意的影响很大。而且,在关联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于无形中明白了“选材要为主题服务”的道理,可谓一举多得。

“四文融合”古诗教学立足学生的古诗阅读基础和经验,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古诗诵读与鉴赏。希望这条着眼于语言积累和文化传承的古诗教学路径,能够为古诗教学开启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2] 张崇琛.元日“屠苏”考[J].寻根,2003(1).

[3] 丁宏喜.范读的“三适”原则[N].语言文字报,2017-12-27.

[4] 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文字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文学小说
种出来的“逍遥居”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