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品行储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019-09-10张淑梅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品行每学期小组长

张淑梅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不能单凭说教,而是靠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也是良好习惯的奠基阶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

近些年,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养成;而且教学评价的内容单一,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品德等综合素质没有有效的评价方式。所以,青少年出现了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德育就是开展活动,活动开展得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于是学校就会陷入此起彼伏的开展各项活动之中,这种费时费力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对学生教育效果却甚微;二是认为德育就是检查评比,按照学校规定的条令律例检查学生,学生迫于压力在校园内中规中矩。以上两种误区导致德育实效性不高,都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斯宾塞在习惯培养方面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始于兴趣,然后才会与一定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当这些有趣的事情与实现某目标越来越同步的时候,有趣的事情就会被固定下来成为主动选择的习惯。

我校开展了“品行储蓄”德育活动。这里说的品行,是品德和行为的简称。“品行储蓄”活动是学校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学生应该养成在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学习、安全、卫生、劳动等方面品德和行为习惯,并分解成易于操作的若干条作为储蓄内容,打印在“储蓄存折”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明确“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的标准,根据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情况,相关管理人员按照操作程序及储蓄方法,通过在储蓄存折上加减分的方式对该生品行进行储蓄。每周、每月、每学期根据学生存折上的分数评选学校“储蓄大户”并予以表奖。同时,学校还把每学期的学生储蓄存折计入学生成长档案中。

(一)确定储蓄存折的内容,做到认知晓理,明确规范

确定储蓄存折的内容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符合学生实际原则,因为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道德要求都是无法使学生接受和理解的;二是遵循“近、实、易、小”的原则,把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内容分解成易于操作的、学生看得见、自己能做到的若干条,告别了以往“空、大、上”的规范,这样学生知道如何去做。根据以上两个原则,学校制作了1~3年级和4~6年级两份储蓄存折,内容分别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孝亲敬师、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等方面,再把这几大方面内容细化成学生知道如何去做的若干件事例。

比如热爱祖国方面,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国庆日、建党日、建队日,认识祖国的版图,能在祖国版图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遵守升旗仪式纪律,敬标准队礼。

把这些易于操作的规范打印在精致的存折上,当作学生的行为准则和目标。一人一个存折,一人一个账户。利用班会课,班主任带领学生逐条学习存折上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心理需求,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储蓄存折内容产生认同感,被学生认同的目标会产生激励和导向作用。

(二)确定管理模式,做到操作規范,持久训练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能改变人生的,不是大道理,而是习惯。目前,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的现象较为严重,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作所为却不符合道德标准。学校要想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道德行为,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练习道德行为。开展“品行储蓄”活动正是给学生提供练习道德行为的机会,在开展此项活动时,我们遵循习惯养成“被动—主动—自觉”的规律,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我们确定了“学校总行—班级分行—储蓄代办员—客户”四层管理模式,实现行长(大队部)管理经理(班主任),经理管理储蓄代办员(小组长),储蓄代办员管理客户(学生)。活动开展初期,重点理顺客户(学生)、储蓄代办员(小组长)、经理(班主任)这三者的关系,而处于这三者的中间环节“小组长”尤为重要。我们把每个班级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通过班主任把关,全班学生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有公正心且执行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长的职责是根据储蓄存折的内容对本组成员的表现情况做好加减分记录,每学期存折上预存100分为基础分。每周,小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反馈并打分,让每位成员明确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这样把学生行为量化为具体的分值,可以加强学生言行的目的性、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每周根据学生存折上积分分数评选出前十名“品行储蓄大户”,公布在各班级品行荣誉榜上;每月末,各班级分行从本月四周的“品行储蓄大户”中推选出优胜人选,参加学校总行的月度“品行储蓄大户”的评选;每学期末,各班级分行再对每位储户的积分进行汇总,推荐参评学校的“品行标兵”,“学校总行”除了表奖、对家长颁发喜报,还将评比结果计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三)确定评价激励机制,做到激励导向,榜样示范

评价的本质不是甄别学生的好坏,而是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发展潜力。学校总行开设品行超市,将积分与奖励对接。品行超市物品分奖状和奖品两大类,奖状从高到低分为“金奖储户”“银奖储户”“铜奖储户”三个级别;奖品有书籍、学习用品、体育用具等。学生持储蓄存折到品行超市自主选择奖状和奖品,每学期兑换完毕后积分清零,下学期重新开始。同时,对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奖,确立若干个“美德好少年”,对全校学生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比如某生坐校车上下学过程中,能照顾低年级学生,学校就评选他为“尽责奉献好少年”。每学期“美德好少年”的评选要求都有变化,都是根据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的事情来定的。

“品行储蓄”活动不仅是一种德育活动,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不再局限于对结果进行评价,而是对学生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进行动态激励,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学会控制、学会选择、学会坚持,从而体会成长。

冷冉先生反对把教育看成塑造的过程,他认为教育过程是“以个体活动为中介,互相作用,多次反复,才建构起来的。”他主张习惯的养成是由认识到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品行储蓄”活动将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常态和重点继续开展下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基。

(责任编辑:孙丽英)

猜你喜欢

品行每学期小组长
优良品行
分餐小组长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