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文诵读有效培养小学生诗化语言能力的探究
2019-09-10郑惠莲
郑惠莲
【摘要】 经典古诗文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拥有我国语言文学中最简洁最精当的表达形式,她具有意涵美、对称美、形式美、简洁美、韵律美等优点,拥有无以伦比的强大诗化语言功能,对于正在形成语言表达取向,亟需培养诗化语言能力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天涯的援手,苦海的慈航。
【关键词】 经典古诗文诵读 创新 诗化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9-117-01
0
一、经典古诗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优势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经典古诗文越来越突显出其独特优势。
“部编本”语文教材增加了很多古诗文。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就有古诗,小学六年级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了80%左右。
二、经典古诗文诵读对于强化小学生诗化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一)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诵读经典文化活动,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有助于丰厚学生语文积累,在有效培养小学生诗化语言能力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让孩子们反复吟诵经典诗文生动优美、简洁凝炼、蕴涵丰富的诗文句章,使学生们长期浸润在古诗文的诗情画意中,培养诗化语感,塑造诗化语言组织能力。
(三)開展经典诵读,使学生聚精会神,徜徉于诗文天地,使经典的神韵、意境、节律如和风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助力提高学生的诗化语言素养。
(四)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能使学生经常性地感受经典古诗文的温度、厚度和深度,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表达阐述、思想精神、智慧哲理、情感品格等方面的基础,尤其是为培养学生诗化语言能力提供助力。
三、经典古诗文诵读有效培养小学生诗化语言能力的创新之处
(一)理念创新
1.培养小学生诗化语言能力最有效手段就是吟诵。从不懂到懂读,从机械读到有感情吟诵,从语言单调泛味读到舌吐莲花。读进诗的意境,读晓诗的意涵,读出诗的语感。
2.与其让学生在机械的诵读中慢慢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审美,不如先多“激趣”,使学生好读之,乐读之。
3.课外的一些雅俗共赏的诗联谚语、格言警句等,也可吸引学生走近诗歌。
4.古诗文诵读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磨刀不误砍柴工”,充分的适当的诵读课时安排不会影响其他教学活动,相反,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形式手段创新
利用讲故事、诵读竞赛、诗剧等形式深化古诗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古诗文韵律美、文字美、意涵美。比如,通过讲《六尺巷》的日常话劝戒和用诗劝戒的两种形式分析对比、强调,如果不是利用诗的形式,而是用说一番日常话的形式,劝戒效果极有可能会截然相反,让学生们对诗的语言和表达的精当有深切的感性认识,体会到诗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诗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诵读的积极性和效果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四、推动古诗文诵读,有效培养小学生诗化语言能力的办法
(一)加强对教师国学经典的培训
教师要自己先成为经典诵读人,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经典阅读大世界,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二)积极创设有利于诵读的环境氛围
1.利用校园宣传栏、走廊张贴古诗文章句。学生目之所及全是文化,口里所诵皆是经典。营造古诗文学习的浓郁氛围。
2.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午读前播放经典音乐和设置学生经典诵读栏目。让和谐的音韵在学生耳边萦绕,不知不觉中经典已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为培养诗化语言作铺垫。
(三)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诗化语言能力,达成目标的手段是古诗文诵读。古人说过,“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因此,促使学生爱上古诗文,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最终“我想读”,“我乐读”,至为关键。
1.课内外选取关于古诗文的有趣故事,在诵读活动前以儿童化视角和语言讲述故事,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诵读的浓厚兴趣。
2.老师以身作则,向学生呈现一些自己或者身边人的诗作,特别是一些有理趣的诗作,让学生觉得自己离诗并不那么遥远,读诗、作诗是那么有趣、那么有成就感。
3.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诗歌创作,在学校范围内举行学生原创诗歌比赛。在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去创造,为学生从经典诗文中汲取营养、学会语言运用引入“源头活水”。
4.根据经典古诗文的特点,在常规教学中坚持开展扎实且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做到人人参与。经典对学生的影响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把经典诵读进行到底,形成人人诵经典的浓厚氛围。
5.开展各项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体验诵读的乐趣,增强诵读的自信心,让经典伴随着学生提高成长。
6.结合“部编本”教材的特点,开展古诗文课堂教学课例展示和研讨等活动。教师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结合起来,巧妙进行拓展延伸,一篇带多篇,围绕一个专题开展诵读活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增大课堂的容量,丰富学生积累,有效培养学生的诗化语言能力。
7.社会拓展,通过作业布置、家庭调查、学校开放日等形式开展亲子古诗文诵读活动。让经典诗文纯美的语言丰厚其积淀,在诵读中感受诗之美,在积累中领悟诗语言的运用,由量变达成质变,有效培养学生的诗化语言能力。
五、结语
经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无论是文化素养,还是精神气质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的语言会变得丰富灵动,诗意盎然,写作文也会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显示了不凡的诗化语言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4-9.
[2]王宁.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中学课堂——读语文出版社《论语》选修教材[J].人民教育,2007(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