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课外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王雄

天津教育·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信息技术

王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课外阅读习惯以及内容、媒介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个性化课外阅读迁移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体现在词不达意、思维发散性差、情感与价值观负迁移。为此,本文从培养学生迁移动机、课内外资料互补以及迁移能力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语文个性化课外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

信息技术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从心理上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在生活以及学习当中,他们对于信息技术都充满了好奇,同时也能够接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云技术逐渐取代了通信软件,为学生提供了突破空间限制的文件传输途径,学生可以利用“云端”在课外阅读网络文章,还可以将自己的课外阅读笔记上传到网络,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相较于传统课外阅读而言,信息技术课外阅读能够最大化地转变小学课外阅读的习惯、内容以及方式。第一,从课外阅读的途径以及媒介上看,传统课外阅读利用的是纸质文本资料。信息技术阅读主要采用了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将智能手机以及电脑作为媒介开展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因为小学生本身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其对于信息技术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信息技术阅读无疑会激发起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第二,从课外阅读的习惯以及形式上看,传统课外阅读主要是一种深度课外阅读,信息技术课外阅读则注重浅课外阅读。在网络课外阅读资料当中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在小学生想要获得更多有效信息的时候,他们需要放弃课外阅读深度,再加上视频、图片等会刺激学生的感官,这种课外阅读形式必然会影响到课外阅读深度。因为网络信息多种多样,有的充斥着暴力以及黄色等不良的信息,导致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从专到杂。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每个人都能够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小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也能够利用各种通信软件或者社交网站发表自己对课外阅读材料的看法,逐渐从而被动进行课外阅读转变为参与性阅读,信息技术课外阅读在不断改变小学生语文个性化课外阅读的习惯以及形式。第三,从课外阅读兴趣以及习惯上看,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环境当中的网络文学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其原因在于,相较于传统课外阅读,网络文学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小学生能够自主按照兴趣选择相关的内容。除此之外,网络文学当中的语言形式更加生动与新颖,与小学生生活更加贴切。除此之外,网络文学中还会融入动画、图片以及声音等多媒体的形式,更加可以吸引小学生的关注。

二、信息技术时代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迁移能力反思

(一)词不达意

在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能够发现其中蕴涵的情感以及作用,可是无法找出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可以利用口语将感受说出来,可是在写的时候会感觉到无处下笔。这就说明,进行语文个性化课外阅读的时候,学生难以使用自身能力提升另一种能力,这种问题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更加显著。比如微博与微信,他们更多的是采用视频以及图片的形式呈现信息,配备的文字也多是短句、短语,更加偏重于口语化。

(二)思维发散性差

信息技术时代下,碎片化课外阅读是其显著特征,这种课外阅读模式会影响学生深度思维。小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更加喜欢阅读一些篇幅相对较小的文字,因为再次阅读那些篇幅相对较长的内容的时候需要花时间回忆前面的内容,影响后续课外阅读的连贯性。由此可见,学生都喜欢阅读那些不需要耗费脑筋,同时也不必深度思考的内容,这种模式造成了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难以形成发散思维,无法举一反三。

(三)情感与价值观负迁移

信息技术时代下,网络课外阅读逐渐成为人们课外阅读的重要形式,在网络监管环境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一些暴力小说和黄色信息逐渐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小学生具有好奇感,诸如此类的信息会对小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产生错误的影响,还会危害社会稳定以及健康成长。这表明,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获得的错误信息会导致负迁移的产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中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迁移动机

小学生自主性较差,他们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依赖社会、父母以及社会。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加强引导,是社会、家长以及学校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教师作为引导小学生成长的主体,在学习上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课外阅读的技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也要和学生一起阅读,比如在早自习的时候,学生朗读,教师也要随着学生一起朗读,做到以身试教;第二,每周开展一次课外阅读经典的活动,可以将纸质书籍作为主体,同时也可以在教师的监督下开展网络课外阅读,每次阅读以后都需要学生沟通交流心得体会,不仅保证了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同时确保了课外阅读材料的质量;第三,在学生开展纸质版课外阅读以及网络课外阅读以后需要撰写相应的读书笔记,并且将其录入到网络上,方便与他人分享与沟通。家长作为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树立很好的榜样作用,在课余时间与孩子共同制定课外阅读的计划,使孩子能够在课外阅读氛围下健康成长,培养其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除此之外,父母还需要选择一些读书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百家讲坛》《见字如面》以及《朗读者》这类的节目,与孩子共同观看,让孩子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课内外资料互补

当前,我国语文教学工作中依然采用的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形式,可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特别是对于语文这类学科来说,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知识掌握能力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有效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迁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在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有利于提升课外阅读质量与水平的材料。教师在课内文本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网络文学作为辅助课外阅读材料,借此提升以及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获得甄选材料的基本能力。比如小學语文教材当中涉及很多鲁迅的文章,通过在课外阅读这些文章,能够感受到鲁迅那个年代的政治形势以及社会积弊,承受鲁迅笔下那些锋利语言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们可以采用智能手机、电脑以及电视等移动客户端,利用网络高效、便捷与及时的特点选择更多的鲁迅作品展开课外阅读,这些手段与内容都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在《傅雷家书两则》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傅雷对于傅聪深厚的爱,这种爱不单单体现在课文选择的两篇文章中,同时在傅雷的其他书信中也有所体现。所以,教师要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出其他的家书内容以及两人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贴吧、百度以及知乎等门户网站查阅傅雷相关的资料,通过网络课外阅读掌握傅雷与张爱玲以及杨绛之间的故事,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迁移能力效果评价

语文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能力以及知识上的迁移,同时要关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迁移效果。对于能力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等层面的迁移效果,能够通过考试以及日常练习的形式检测出来。比如在《老王》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练习题的形式检测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滞笨、塌败、取缔等词语,利用课堂习题的形式掌握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情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之相似的文本,检测学生文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而学生价值观以及情感迁移效果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情况得知。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