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例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2019-09-10陈子菊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陈子菊

【摘要】  本文从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视角出发,通过深度解读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多维度创设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采取教学内容活动化,学习活动任务化,具体任务问题化的模式,开展了基于“学习任务”的“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探索了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9-064-02

0

一、教学内容解读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的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概念,也是全体高中学生都应学习的重点化学知识。它不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而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这就决定了其重要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建立,核心和关键是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需要学生学会从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并能进行符号表征。

本教学内容可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多种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以镁条燃烧的三个反应为模型,通过对实验宏观现象的观察,借助符号表征(化学方程式),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的升降;

(2)通过阅读并分析教材,以氯化钠、氯化氢形成为模型,从微观视角揭示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以镁与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反应为例,完成氧化还原反应的符号表征。

(4)通过观察“钠与液氨反应”视频以及对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研究型课题”的选择,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宏微观、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实验宏观现象的观察,借助符号表征(化学方程式),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和符号表征能力。

(2)通过对氯化钠、氯化氢形成微观过程的阅读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从微观视角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水平,实现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的转变历程。

(3)通过对镁与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征,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符号表征能力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认知模型的水平。

(4)通过观察“钠与液氨反应”视频以及对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研究型课题”的选择,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宏微观、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水平。

三、教学与评价思路

四、教学流程

1.宏观现象

【学习任务1】“思考与交流”导入新课,基于学生已有认知,提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及其分类的认识水平。

【学习任务2】“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概念迁移——以镁条燃烧为模型,利用实验的宏观现象,借助符号表征(化学方程式),从化合价角度建立概念。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实验分析水平和符号表征能力。

2.微观本质

【学习任务3】“阅读教材,交流分享”,本质揭秘——以氯化钠、氯化氢形成为模型,微观视角揭示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从电子转移角度建立概念。

【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从微观视角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水平,实现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的转变历程。

【学习任务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符号表征——以镁与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反应为例,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评价任务4】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符号表征能力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认知模型的水平。

3、知识应用

【学习任务5】“拓展延伸,发散思维”,知识迁移与应用,分析钠与液氨反应。

【评价任务5】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宏微观、科学精神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學习任务6】“研究型课题”,知识迁移与应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评价任务6】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水平。

五、课例设计的创新点

1.注重基于“学习任务”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基于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本节课在结构设计上,采取教学内容活动化,学习活动任务化,具体任务问题化的模式。该课例共设计了6个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任务的素养导向功能。

2.注重模型建立,化抽象为具象;一模多用,化繁就简。先后利用了“镁条燃烧三个反应”、“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微观生成过程”等模型,且“镁条燃烧三个反应”多次使用,形成一条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

3.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师评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功能。

4.知识线、活动线在明,能力线、素养线在暗,四线交织,多面培养,思维层层深入,从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5.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除了学生演示实验、阅读教材,还设置了大量的讨论和交流分享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 参  考  文  献 ]

[1]王磊等.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晶等.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铝热反应的实验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体会
高中化学方程式解题与氧化还原理论知识归纳研究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在教学中培育合作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