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背景介绍
2019-09-10马春艳
马春艳
【摘要】 课文背景介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积累写作素材,打通与其它科目的接点,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背景 脉络 体系 框架 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9-007-02
0
课文背景,指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历史资料或政治环境、人物生平等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文背景介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形成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打通与其它科目的接点,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一、课文背景资料的选择
文章的背景资料丰富,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以选择、整理,生硬地把资料投放展示出来,主次不分,繁简不论,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因此,如何选择课文背景至关重要。
(一)选择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目,需要结合文章背景进行理解。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我们描写了一个风光旖旎、非常迷人的小石潭,可是作者并没有过多的留恋此地,反而“以其境过清”离开小石潭,这种做法让人不得其解,要解决这一疑惑,就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柳宗元因为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被贬至永州为司马。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在文章中,凄苦是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欣赏美景的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就会流露出来。了解这一课文背景,就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孤独凄凉的心情,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二)选择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背景
阅读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阅读兴趣能让学生对阅读有内在的驱动力,进而能真正走进作品、品读作品,较之功利性较强的应试阅读,这种自主阅读的效果要好得多,课文背景的介绍大多能激发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的兴趣。如《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大部分學生都会觉得其篇幅冗长且人物关系复杂,加上当前“微文化”、“快文化”流行的大环境,自然难以耐下性子去咀嚼其中的意味。在学习探究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让学生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课文节选的是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正巧,贾母想找个上岁数的老太太说说话,所以,就留她在这儿住,留她在这儿玩,几次宴请刘姥姥,在参观的过程当中,又是坐船又是行酒令,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二进大观园收获颇丰,刘姥姥不仅带了好多东西回去,临走时,平儿还为其雇了轿子,最重要的是刘姥姥为王熙凤的女儿起了名字,叫巧姐。刘姥姥前后共有三次进大观园,课本节选的是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其他两次进园的原因和经过可留待学生阅读《红楼梦》时进行了解,这样的背景了解能让学生对整部作品的阅读欲望更强烈,增加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动力,能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三)选择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背景
写作素材来自生活,或亲身经历,或间接获取。课文背景介绍能帮助学生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积淀。
1.对单个人物的背景事件进行整理运用。宋代文学大家苏轼,他在新、旧党的夹缝当中折腾了一辈子,受了许多打击和磨难,他之所以没有被斥逐而死,主要在于性情的旷达与乐观,无论命运把他抛向哪里,他都能够随遇而安。他是一个魅力四射的人,一个才华盖世的人,无论诗词与古文,或是书法与绘画,他都是卓然大家。如能对苏轼其人的相关背景进行了解,巧妙剪裁,运用到写作中,文字也会如苏轼其人般魅力四射。
2.对不同人物背景事件的相同点整理运用。以诗人刘禹锡、温庭筠、辛弃疾为例,刘禹锡由于参与唐顺宗领导的“永贞革新”,被宪宗、穆宗皇帝流放、弃置长达23年,他长期遭受政敌们的谗毁和排斥,为官47年,有一半时间是在贬谪之地度过的;温庭筠是宰相温彦的后人,出身名门,但是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被录取;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壮志难酬。这几个人物命运多舛,在仕途上甚是失意,但在文学上都颇有造诣,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启发,亦可灵活运用到相关题材的作文中去。
(四)选择学生有疑问的相关背景知识
课堂教学中,在我们设计的问题之外,学生有疑惑的情况实属常见,课堂生成的课文背景介绍更具实效性,也更考验教师素养。
如《曹刿论战》一课,了解长勺之战的背景是必要的,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免不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如“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一句,曹刿提出的“民弗从也”和战争有什么关系呢?这时,让学生理解春秋时期的战争特点就非常有必要了。春秋时期,没有常备军,有了战争,由国君做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针对这种“征集”工作来说的;再如文章中的“击鼓进军”一节,对春秋时期作战礼仪的补充说明,亦能消除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疑虑……这些背景的了解,不仅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还能增长课外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恰当进行课文背景介绍
课前把作者资料或其他背景资料一股脑捣出来的形式太单一无趣。根据学生情况、课文内容及教学流程的需要来决定用什么形式、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时机介绍课文背景资料,能让课文背景介绍更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内容详略得当
有一些人物或事件,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多次出现,比如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整个初中阶段有不少他的作品。初次接触其作品时,可以较粗略地了解其主要经历及作品、思想;深入了解鲁迅的作品时,可由面到点,根据作品内容详细了解与之相关的部分背景;对鲁迅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则可以设计些诸如“我眼中的鲁迅”、“鲁迅精神”等写作或演讲活动,鼓励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对人物精神及其作品内涵进行全面梳理、深刻理解,形成较系统、客观的认识。合理安排背景内容,使之详略得当,可以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提高学习效率。
(二)形式灵活多样
背景资料的介绍是在课前导入还是课中穿插或是课后补充,用怎样的形式介绍课文背景,应当都是有讲究的。为避免审美疲劳,了解课文背景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课文背景的了解,除口头讲述外,可采用情景展示的形式,或在学案中出现由学生查阅,还可由学生自己获取相关背景资料进行了解,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线上资料库中呈现或互动交流……如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对于文首出现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六个人物的背景故事,可在课前由学习小组完成,每组负责一到两位人物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并派代表在课堂上和同学分享人物主要经历。文章学习完后,则可由学习小组继续搜集整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其他相关事例进行写作感悟,老师可提供些许参考,如越王勾践、唐玄宗李隆基、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三)合理统筹整合
对于同一个背景事件或同一背景人物下的课文内容可以进行统筹整合,能清晰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体系,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1.同一背景事件下的内容整合
以《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为例。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藤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洞庭晚秋图》,被贬在邓州的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歷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稍作比较,就能发现范仲淹、欧阳修两人被贬均与“庆历新政”有关,可见两篇文章是在同一社会环境背景下完成的。
2.同一背景人物下的内容整合
以诗人杜甫的诗作为例。杜甫的作品,早期的《望岳》写于唐王朝盛世时,写泰山的高大、神奇、秀美,流露了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中、后期的《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羌村三首》《登楼》《江南逢李龟年》则透着沧桑、忧虑。杜甫亲历盛世,又亲经安史之乱全过程,对社会变迁和人情世故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体会,其作品较忠实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是离乱时代的悲歌,是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这么一来,就很容易理解杜甫诗作中忧国忧民这一主旋律了。
(四)关联其他科目
学科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学科之间的交汇点往往是知识的增长点,相关的背景知识能打通学科之间的接点。
以《湖心亭看雪》中的“雾凇沆砀”的背景知识资料为例。“雾凇”一词课本中的解释为“水汽凝成的冰花”;百度百科中这样解释“雾凇”一词:雾凇(wùsōng)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综上所述再联系物理学科,“雾凇”可以归为物理学中的“凝华”现象。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情合理,适时适量地进行课文背景介绍,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亦能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关的课文背景介绍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搭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打通与其它科目的知识接点,提高语文素养,其作用不容小覤,是值得不断探究完善的重要教学环节。
[ 参 考 文 献 ]
[1]曾大兴.《唐诗宋词十八讲》.中山大学出版社.
[2]陈新璋.《唐诗宋词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