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输液治疗当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分析
2019-09-10石庭仙
石庭仙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治疗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 2年1月之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存在护理风险的72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填写调查表的形式来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与社会因素,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因素,患者依从性缺乏,法制观念淡薄,环境设施因素等密切相关。结论采取加强护患沟通,提高医护人员职业素养,规范化培训,严控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改善住院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儿科护理治疗中潜在的危险性因素,确保患儿住院的安全。
【关键词】儿科护理;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建康意识普遍提高,对医疗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随着维权意识的增强,医患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其中,儿科医疗护理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因此有必要对儿科护理输液治疗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做一详细的分析,改善工作质量,以尽量降低患儿的痛苦,控制和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臨床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患儿共2430人,其中新生儿920例,PICU 480例,小儿内科840例,小儿外科190例,其中存在护理风险的为614例,占患儿总数的25.27%。
1.2方法
对新入院患者发放住院满意度调查表,等出院时由患儿家属填写后交由儿科部门,以此来了解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治疗和住院环境的评价和建议;每周定期进行护理质量安全控制检查;护理部调查处理纠纷的记录;对三种方式所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
2.结果
2.1社会因素
最近这些年医患矛盾特别突出,有些甚至引发出恶性的刑事案件,相关媒体报导时多从患者立场出发,突出患者的弱势群体地位,而且这些媒体从业人员很多并不懂得相关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管理制度,因此在这些事件报导时都不能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且多有夸大,对医务工作者以负面报道居多。这些造成了社会上普遍对医护人员印象恶劣,信任度低,医患之间俨然形成了对立的关系。
2.2护理人员因素
在引发儿科护理输液治疗危险的因素中,有一部分是护理人员造成的,原因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工作态度不严谨。一些护理人员工作随意,不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或者走形式,没有上心。二是技术不过关。一些医护工作者动脉和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进针角度、深浅度等出问题,造成穿刺失败或穿刺部位出血等现象,给患儿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三是感染预防意识淡薄。医疗护理一直是个容易发生感染的环节,儿科病房由于患儿的体质和生理原因,医院感染的概率更是高于其他部门。一些护理人员缺乏预防感染的意识,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预防,给患儿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2.3患者依从性差,医患沟通不畅。
儿科患者由于生理及心理特点,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和护理效果,这种情况在首次入院和年龄小的患儿身上最常见。同时患儿由于生理发育不健全的原因,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准确地描述疾病的感受和变化,不利于了病人信息的及时搜集,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4法制观念淡薄,忽视病人权益
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儿家属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持续高涨。与此相对应的,现阶段很多医护工作者只重视业务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对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所知无几,因此往往忽视了患儿和家属们的权益,并且在患儿家属们指出时,仍然采取漠视的态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患矛盾。
3.防范措施
3.1加强媒体的客观报道。
医护工作风险大、压力也大,媒体在报道医疗事故、医患纠纷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不应为了吸引眼球而可以夸大或捏造事实,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麻烦。
3.2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化解一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理解偏差等造成误解和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的前后要主动多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掌握必要的治疗和护理信息,一方面可以改善双方的关系,增强双方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护理治疗的进行。
3.3规范化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
医护人员的素质问题一向为人所诟病,新闻上也时不时进行曝光。面对这一突出问题,医院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尤其是新上岗及技能不熟练的护理人员的培训,待培训通过后才准予上岗。同时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按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办事,不得存在马虎、侥幸的心理,毕竟一不小心,造成的可能是使患者失去生命的严重后果。
3.4严控医院感染
儿科由于患者的特殊性,一直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重灾区。针对这一情况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严格按照病种安排病房,加强对病房、空气和人员的消毒,发热未确诊患儿采取适当隔离措施;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等。
3.5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
针对医护人员普遍法律意识差,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医院鼓励和组织医护工作者多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条例,提高法制意识,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患者及其家属以及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助于医患双方的沟通,理顺医患关系。
4.讨论
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一个很重要同时又很难做好的环节。护理人员除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丰富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能力,还必须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实际护理治疗时,要坚持严格事前控制,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加强对儿科护理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排查,同时在出现护理问题时要能够及时介入,采取适当地措施进行处理,尽快使患儿稳定下来。科学、安全的护理可促使患儿疾病痊愈或好转,保证医患关系的和谐,必须引起护理工作者和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