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复发作的幼女外阴阴道炎病因与治疗方法探讨

2019-09-10杨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9期
关键词:幼女治疗方法病因

杨红

【摘要】目的探析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主要病因为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后天性直肠阴道瘘、外阴溃疡及疖肿、阴道异物、小阴唇粘连;主要的病原菌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假丝酵母菌、滴虫、淋球菌等;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排尿异常、外阴红肿、外阴糜烂、小阴唇粘连等。未明确病原菌前先清洁外阴、小剂量应用雌激素;明确病原菌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后天性直肠阴道瘘患者行瘘修补术、瘘管切除术,阴道异物者取出异物,小阴唇粘连者行小阴唇粘连分离术。结论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最常见病因为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外阴阴道炎;幼女;反复发作性;病因;治疗方法

幼女生殖道感染包括外阴阴道炎和内生殖器炎症,最常见的为外阴道阴道炎,约占4050%,为妇科门诊最常见的幼女问题,发病率约为7.4%。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儿的身心健康,同时给患儿及其家人带来极大的困扰。正确诊断和治疗关系着幼女的身心健康,由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反复发作性外阴阴道炎幼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析其病因和临床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2010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反复发作性外阴阴道炎幼女,年龄1月-8岁,平均年龄5.24±2.48岁,病程2-6月,平均病程4.26±2.68月;城市患儿36例、农村患儿32例,均无全身性疾病。

1.2研究方法

详细询问患儿及其家长病史、卫生习惯和接触史,是否穿开裆裤;询问患儿目前是否患阴道炎史、手足廨病。检查方法:首先检查患者如外阴皮肤和阴道粘膜以及尿道口是否有红肿,分泌物的颜色、形状、是否有移位;小阴唇粘连者检查其粘连的程度;以无菌干棉签于阴道口周围轻轻取分泌物做病原学检查,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纤维官腔镜阴道检查;疑为直肠阴道瘘者行瘘管造影术。

1.3诊断标准及分型

参照临床反复发作性外阴阴道炎诊断标准: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外阴、阴道口红肿或者阴道口异常分泌物较多;涂片镜检找到脓细胞或者病原体检查阳性,顽固病理行阴道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确诊并指导临床用药;纤维官腔镜检查可见阴道壁充血、散在点状出血灶、分泌物异常增多;凡是满足上述4项中的2项以上则可确诊。临床将外阴阴道炎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单纯外阴、大小阴唇、阴道口和周围潮红;中:除上述潮红且见脓性或稀薄的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重:除中型症状外,可见大小阴唇和阴道口不同程度粘连。

2结果

2.1临床表现

患儿不明原因烦躁不安、哭闹、外阴瘙痒、疼痛、红肿、糜烂,分泌物异常增多,呈脓性且有异味;部分患儿尿频、尿急、尿痛;阴道口异常;小阴唇粘连等。

2.2检查结果

28例患儿行官腔镜检查提示阴道壁充血、散在点状出血灶、分泌物异常增多25例,3例阴道异常,分别为丝状物体、塑胶粒、稻秆。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查:阳性54例(79.41%),细菌21例、支原体12例、衣原体10例、假丝酵母菌5、滴虫4、淋球菌2例。

2.3病因分析

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主要病因为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42例(61.76%)、后天性直肠阴道瘘13例(19.12%)、外阴溃疡及疖肿6例(8.82%)、阴道异物5例(73.53)、小阴唇粘连2例(2.94%)。

3讨论

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最常见的病因为细菌感染,正常幼女阴道内的菌群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当患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感染时,正常菌群失调,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炎症发生。本组病原体检查阳性率为79.41%,其中最常见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和微需氧链球菌次之,和国内外相关文献保持一致。

部分学者认为患儿多为非特异性感染,本组68例中42例(61.76%),常见的病原菌和正常幼女阴道中也存在较高的分离率。临床上常全身应用抗生素,但是要结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可给予甲硝唑、克林霉素,治愈率高达95.59%(65/68)。滴虫、假丝酵母菌、淋病感染较少发生,主要由于未成熟阴道上皮不适于滴虫或者假丝酵母菌生长,林病菌主要通过直接性交接触而传播的缘故,剂量要相应减少,同时可应用达克宁霜治療假丝酵母菌感染,青霉素治疗淋菌性阴道炎。支原体和医院体感染主要由于幼托、家属间接传播,主要口服红霉素治疗,病情严重者可使用药液冲洗外阴和阴道,也可讲埋注射阿奇霉素。

后天性直肠阴道瘘是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问存在病理性通道,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直肠阴道瘘主要由于感染、手术和外伤等病因继发造成。由于幼女皮肤娇嫩,皮肤的屏障作用相对较弱,一旦细菌侵入则极易感染,形成脓肿后如未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则可导致阴道瘘形成,本组中13例(19.12%)。临床中须行手术治疗,直肠内存在大量细菌滋生,故术前要进行常规充分肠道准备,清洁肠道且擦洗阴道,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为瘘管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高位瘘由于暴露困难,解剖关系模糊,经肛门或阴道直接修补成功率不高,可选择经腹肛拖出式直肠切除术。术后加强会阴部的护理,保持其干燥和清洁,必要时可用红外线灯照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本组13例经治疗后均痊愈且无复发。

小阴唇粘连需行小阴唇分离术,严格遵信无菌操作原则,轻轻分开外阴,暴露粘连小阴唇以棉签协助分离粘连的小阴唇,由浅入深,暴露阴道口和尿道口,可见少量出血。碘伏棉球消毒分离创面,于创面上涂抹红霉素软膏,干纱布覆盖。术后保持外阴部清洁,且于创面和阴道口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再粘连,治愈率为100%。

综上所述,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最常见病因为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猜你喜欢

幼女治疗方法病因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幼女词
幼女词 等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