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与同理心教育
2019-09-10董国臣郑茹馨
董国臣 郑茹馨
场景一:
幼儿园内,一个小朋友很生气,另外一个小朋友和他说:“你感到生气,是因为你需要尊重是吗?”
这是儿童同理心戏剧教学现场倾听练习中的一组,整个课程中小朋友两两一组,通过情绪脸谱卡片认识情绪,并且相互倾听每个情绪背后内心的渴望。
场景二:
家里书房,爸爸和五岁的孩子都在书房,爸爸想休息一下,就对孩子大声喊“把你的声音调小点”。孩子很认真地问:“爸爸,你觉得有点吵是因为你想休息,是吗?”爸爸说:“是的。”孩子点点头,拿着平板电脑去了另一个房间并且关上了门。爸爸笑着说:“这娃从来不会委屈自己,还让人无话可说。”
这是儿童在接受过同理心戏剧工作坊之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孩子在听到指责、面临人际关系的压力的时候,通过对爸爸的理解和对自己的理解,轻松创造了满足双方需要的策略。孩子不会因为父亲生气而自我责备,认为是自己有问题,也不会反过来在内心指责父亲,“爸爸好讨厌,说话老是这么大声”。当我们面对一个处在愤怒中的人的时候,我们通常要么屈服,要么反抗。能够不屈服不反抗,需要有勇气和力量,需要了解和直面情绪的智慧,更重要的是,看到情绪背后生命的美好的能力。
培育用心感受彼此生命的能力,看到彼此生命的美好,正是戏剧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正如歌曲《看到我的美好》[1]所唱的一样:
请看到我的美好,请找到我最好的地方,这是真正的我,也是我想成为的样子,也许要花一点时间,也许找起来很困难,但是请看到我的美好。
请看到我的美好,今天、明天、每一天,请你试一试,请你找一找,在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里,看到我闪耀出来的光芒,请看到我的美好。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到2020年,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美育教育能够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能够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能够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能够相互联系。其中,幼儿部分——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正如本文开始的两个场景所展现的,培养儿童美好、善良的心灵,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不仅是外在的、显性的美,还有那些不易觉察的美。哪怕是爸爸高声的语言、生气的情绪,背后亦会隐藏着的人性的美——对休息的渴望。发现人性之美,有力量创造人与人相处之美,正是同理心戏剧教育的目标。
一、当下戏剧化教育的内容承载选择
关于戏剧与教育的共同基础,上海戏剧学院社会表演学学科创始人孙惠柱教授在《教育与戏剧:始于模仿》一文中有论述:
戏剧和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人的模仿本能。亚里士多德在公认最早的戏剧理论著作《诗学》中指出,悲剧是一种行动的模仿;他还有个独到的教育理论:“人从孩提时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能找到快感。”[2]
目前教育界和戏剧界对于戏剧与教育的融合已经有了诸多共识,然而,具体的融合方式以及目标、策略等,社会各界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我个人认为这个探索要从两个基本方面出发:
1. 孩子为什么喜欢戏剧。
从自发地模仿大人的行为,模仿绘本故事、动画片、电视剧中的角色(孙悟空、猪八戒),到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过家家,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展现符合角色特征的行为、语言乃至表情,可以看出,儿童是喜欢戏剧、喜欢模仿的。正如同上文亚里士多德所说,模仿是生命的本能。那么本能背后又是什么?儿童为什么那么喜欢模仿呢?
首先,戏剧带来了探索。探索是我们受内在驱使发现未知的过程,正如孩子喜欢在花草中观察,去发现未曾看到的植物,去自然中追溯溪水的源头一样,戏剧的扮演过程,带来了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经历,带着孩子们去探索人际关系和不一样的生活。孩子借用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方式去说话和走路,这些都是探索。
其次,戏剧中有创造,儿童在戏剧游戏中发挥了创造力。戏剧的核心是行动,是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将观念、构思、设想付诸行动,令它们可见。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不仅在于人有思想 ,也在于人用双手不断创造,才有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儿童时期正是这种创造力亟待发挥的时期,这份蕴藏在内心中的渴望,让儿童不甘于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们在每一次模仿和表现中实现着创意的释放。
再次,戏剧中有人与人的连接。对于儿童来说,戏剧帮他们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体验。找到“我们”是所有人心中的渴望。在戏剧中,儿童作为个体,在与道具、布景乃至他人的互动,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对话中,感知到自身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与他人的连接。当下电子设备对个体生命精力的占用,更让我们内心中渴望人与人的连接。
2. 教师希望用戏剧的形式带给孩子什么。
教师希望用戏剧带给孩子什么?这是每个做戏剧的老师,或者每个希望用戏剧丰富课程形式的老师要思考的问题,对此的回答,或许可以从张生泉教授的书中得到启发——
戏剧化教育,是指运用戏剧理念和技巧从事教育的一门课程、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师(导演、组织者)有计划的指导下,它以人的活动天性为依据,主要采用娱乐游戏、情境对话、即兴扮演等方法进行活动,让参与者在彼此互动的接触中,发挥想象、表达思想,适应对方、整合观演;在此过程中,用一定的表演技巧和心智能力,增进交流、传递美感。(张生泉《戏剧教育新论》 )
戏剧化教育,是将戏剧作为一种形式和方法,顺应儿童的天性,结合教师自身特长以及想要传递的知识、技巧、思维方式等,用戏剧化的方式完成教学。
二、戏剧化教育与同理心培育的结合
在探索兒童戏剧的内容承载方面 ,我个人推荐儿童戏剧和同理心的结合。戏剧与同理心结合在促进儿童成长和美育发展方面有三大优势。
1. 发现人的美好。
戏剧可以培养孩子对人“内心”的感知,去发现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人的生命需要与内在渴望,这是戏剧的优势。戏剧教育创造的美,是人际关系的美,是心与心连接的美。戏剧的这一特性与同理心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2. 扩展人际关系。
父母、夫妻、朋友……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些角色间迅速转换。现代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从小就应该参加适当的表演培训,从而能够适应和进入不同的情境。从小没有学习过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余秋雨)
在戏剧中,儿童通过角色扮演进入他人的角色,体会他人的心理活动,进入另外一种人生体验。更重要的是,戏剧带给孩子更广阔的人际关系探索,从单一的孩子的角色和精力的局限中融入更大、更复杂的社会关系,扩展了人际关系的体验,并从中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戏剧和同理心的结合,不仅帮助儿童“想象”人际关系,更可以通过对扮演者的感受和需要的觉察去体察更深的人性,进一步促进对人的理解。
3. 提升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面临人际的冲突,但一般来说,不管成人还是孩子,在处理冲突的时候,很难做到如文章开头场景二那样的双赢。
冲突之所以难以解决,很大的原因在于冲突发生在每个当下,我们既难以让其暂停,又没法预演,又不能通过“再现”来学习。结合戏剧与同理心,就可以把冲突再现或预演,在一遍遍的演习中学会如何解决冲突。
很多老师在解决孩子的冲突时,也会尝试让他们“复盘整个事件”,某种程度上也是让幼儿通过扮演将已经发生的冲突再现出来。通过反思和讨论,找到解决方案。选择成长中的典型事件“再现”可以帮助所有参与者学会如何更好地面对未来发生的类似事件。而“预演”则是老师将经常发生冲突的事件排演出来,通过角色扮演、互换角色等策略,让大家理解彼此。这就提供了换位思考的契机,不知不觉间发展孩子的同理心,最终找到解决同类问题的更好方案。
三、戏剧培育同理心教学的关键要点
1. 觉察身体与情绪感知能力。
场景三:
儿童戏剧同理心工作坊现场,教师说:“想象自己是一颗小种子,跟随着春雨的音乐,请尽情地生长和发芽……”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都化身一颗小种子,随着音乐的变化,一颗颗小种子不断伸展、发芽、长出叶子……在所有的小朋友长成健壮的植物后,教师让大家定格,然后采访孩子们在生长过程中身体的感受,有个小朋友说:“当我伸出第一片叶子的时候,我感觉有些冷,我的小手(叶子)都快冻僵了,我就赶紧把叶子收回来,又过了很长时间,我感觉天气暖和了,我才继续发芽生长……”
这样的练习,帮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建立对自己身体的觉察。当孩子能够建立注意力和与身体的连接,就会觉察到身体的感受,就能够和自己的感受更好地相处。同时,也就有了发现、了解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感知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通过情绪脸谱卡游戏(把情绪和表现情绪感受的词汇建立连接)、身体雕塑情绪等游戏来完成。
2. 为自己感受负责的意识和能力。
如同本文开头场景一的训练,“你感到生气,是因为你需要尊重是吗?”同理心的关键是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我们要发现自己每个当下情绪背后的内心的需要,也就是东方文化中所说的“心”的部分。
我们所有的情绪都在告诉我们内心的需要。当我们有愉快的情绪时,身体通过情绪感受告诉自己“你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当我们感受到生气、难过等不愉快的情绪时,身体在告诉我们“有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此时,我们需要通过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责备他人或者惩罚他人。
对儿童来说常用的需要包括:食物、健康、休息、安全、保护、力量、平静、美、欣赏、分享、表达、玩耍、意义、自由、选择、空间、诚实、责任、学习、关爱、体贴、支持、尊重、平等、信任、理解、接纳、清晰、好奇、沟通、爱、认可、温暖、友谊、陪伴、合作等。
3. 同理心倾听的能力,帮助他人了解自己。
对自己的感受负责,也允许他人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这些意识的传递,并非通过讲道理,而是在戏剧的情景中通过台词的训练,让儿童学会倾听,在感受彼此感受的基础上,发现对方当下的需要。就像场景二所展现的,五岁的孩子面对爸爸生气的批评,可以体会到爸爸有些烦、需要休息:“爸爸,你觉得有点吵是因为你想休息,是吗?”
当听到指责自己的、让自己感觉不愉快的语言时,我们习惯了用生气、辩解、反唇相讥等方式来回应。也就是说,从语言上就仅仅指向关注自己,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如果在儿童学习语言的時期就增加同理心倾听的训练,从语言到意识上引导孩子学会“将心比心”,那将对孩子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