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人去过年
2019-09-10王亚中
王亚中
你了解年的历史吗?你知道没有声光电的古人是如何过年的吗?两千年来,春节经历了怎样的时代变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那些失落的文化记忆。
腊尽春回,万象更新。春节,是一个美丽的结,纠缠在现代人心里。虽然依旧热闹,但我们总感觉缺少了什么。
当你在爆竹声中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当你给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语音祝福,当你为抢到一枚回家的车票欣喜若狂,当你结束一年的奔波,踏上故土,释放满满的思乡情怀……是否曾有过纠结或感慨?
放下高科技,放下忙碌的面具,让我们穿越时代,回归淳朴与简单,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与古人一起重温那些古老的春节文化记忆—
禳灾纳福庆丰年
首先,让我们来到三千多年前的远古时期,国家已经出现,历法已经成型,于是产生了年的概念。年最早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农耕文明紧密联系,此时过年以禳灾纳福、庆祝丰收、祭祀神灵为主要内容。《诗经》中已有关于过年的文字记载。
早期历法不统一,过年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候在正月,有时候在十月或腊月。两千多年前,为了改变民间历法的混乱局面,汉武帝命天文学家落下闳主持制定太初历,规定正月初一为新年岁首,成为传统春节的源头。落下闳因此被后世尊为“春节老人”,其故里四川阆中也被视为春节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依然保留着很多汉代流传下来的过年习俗,如腊八粥、燃天煜、抢银水、亮花鞋、烧火舞龙、游百病等,此外,还有高跷表演、张飞巡城、秀才赶考、川北婚嫁等春节民俗表演活动,独具特色。春节期间,行走在阆中古城街巷里,常会遇见一位身着红色古装、手持法杖的白发白须老人,给路人送发红包,恭贺新年。这正是中国“春节老人”落下闳的化身。
祭祖酬神是汉代过年的重要内容,人们通过祭祀和驱傩活动,驱邪纳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祈祷神灵庇佑。东汉崔寔在《四月民令》中写道:“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正月初一这天,要亲自带着妻子儿女,穿戴整洁到宗庙祭拜祖先。这一风俗现在有些地区依然盛行。
驱傩活动主要在腊月举行。《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宫廷在新岁到来之前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跳驱傩舞,用火把将鬼魅赶至郊外,然后在宫门悬挂桃梗、郁垒、苇茭等以避邪祟。这些辟邪物品后来演化成图画神人、神虎、金鸡等艺术形象,形成了最早的门神和门神画,挂桃符和贴门神也成为流传千年的过年风俗。
守岁拜年挂钟馗
告别“春节老人”,我们来到了晋唐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爆发期,名士辈出,年俗也更加丰富有趣。
魏晋时期,形成了除夕守岁的习俗。晋名士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述了当时的民间春节风俗:除夕之夜大家互赠礼物,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以后各朝,均承此风俗,沿袭至今,成为春节辞旧迎新的普遍习俗。
《风土记》中记载,在元月初七或立春,人们用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五种蔬菜制作“五辛盘”,互相馈赠,称为“馈春盘”。有诗曰:“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荆楚岁时记》《本草纲目》等文献也有对“五辛盘”的相关记载。此风延续至元代,只是“五辛盘”食材的选择有所差异。
吃过“五辛盘”,来到大唐帝都长安(今西安),这里已经挂起钟馗像以“祛邪魅”、迎吉祥。钟馗的形象據传始于“画圣”吴道子,最初由皇帝赐给大臣,后扩散到民间,成为继神荼、郁垒后又一个新年神像画。画上一般除怒目虬髯的钟馗外,还画有蝙蝠,象征驱鬼接福。
唐人尚美,女子流行新年“贴花黄”作梅花妆,她们“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翠钿贴靥轻如笑,玉凤雕钗袅欲飞”,尽情彰显自己的美,可以说是最早的时尚美妆。如果你是爱美的女子,不妨试一下,定会有不一样的惊艳效果。
古人拜年很讲究。唐太宗李世民欣赏完梅花妆美女表演的歌舞,会在用赤金箔做成的贺卡上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只是改用梅花笺纸,表达相互间的新春问候与祝福,这就是“拜年帖”,形如我们现在的明信片。“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投帖拜年成为普遍的交往形式,礼仪的成分已多于情感的内容。
小小的明信片也有如此深远的渊源,是否勾起你校园时代的回忆?互送年卡,顺便写几句情话,是何等的浪漫!如今我们只会在手机上发一个小小的表情,连文字都懒得打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
拿着一枚唐代的拜年帖,带着满满的回忆,我们来到了宋都汴梁(今开封)。这里一派轻松祥和,古人过年也放假,不只机关放假,商店关门,还可以上街玩耍。“时节相次,各有观赏”,使人沉浸在一种小资的幸福感之中。
此时一些主要的年俗逐渐成型,据《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记载,进入腊月,士庶各阶层就开始准备年货,市井繁华热闹。门神、钟馗、桃板、桃符、财马、赏春帖子以及乾茄瓠、马牙菜、胶牙饧等等,席铺百货,一应俱全。在京城甚至从十月开始就有相应的年货售卖了,锦装新历、各种门神,一时繁盛。
十二月尽,人们开始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祖先……在门口悬挂春幡胜、百事吉斛儿,为新岁吉兆。皇城内燃放爆竹,声震如雷。大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祈祝新年平安,有一种开派对的感觉。
当朝宰相王安石放下手中的酒杯,写下一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陆游亦曾“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此时的桃符已非常精致讲究,规格统一,注重装饰性,内容突破只写神名的局限,书写吉祥祝福文字,如“元亨利贞”“天垂余庆,地接长春”等,开始向对联转化。
宋代重文轻武,过年也更多了些文人趣味,一些年俗在绘画中也有所体现。我们从宋画《五瑞图》《岁朝图》《戏婴图》《九阳消寒图》等作品中可以看到过年的吉祥场景和风俗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已有大小年之分。《武林旧事》载:“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小节如大节一样,也有驱傩祭神等活动。现在还有很多地区保留了过小年的习俗,驱傩祭神演变成了“祭灶”。
过年吃饺子是非常普遍的年俗,而饺子的名称也是源自宋代。《东京梦华录》出现了“水晶角儿”,《武林旧事》“蒸作从食”中有“诸色角儿”的记载,可见在当时饺子的品种已经很丰富。
盛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再饮一杯屠苏酒,有一种闲逸的快乐,竟然忘了归处。
延年美意乐芳春
明初都城金陵(今南京),洪武皇帝朱元璋正微服出巡,逐户欣赏春联。他喜欢那种笔墨情趣和吉祥意境,规定官员百姓须在除夕前书写一副对联贴于门上,兴之所至,还亲笔题写对联。由于他的推广 ,明代贴春联习俗盛行,一时成为社会风尚,文人视题春联为雅事。
明代民间流行节令画,如《岁寒九九图》描绘了贺年、观灯等活动以及羊驮聚宝盆等吉祥图案。后来延至宫中,形成挂《绵阳太子》画帖的习俗,继而宫廷画家根据要求绘制不同场景的年画,供年节陈设需要,如《寿星图》《四贤图》《货郎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等。明宪宗親自绘过一幅《岁朝佳期兆图》,描绘钟馗手持如意带小鬼迎福献寿,寓意吉祥。如今这些年画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已经与我们相距遥远,过年贴画的习俗也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了。
欣赏完宫廷年画,不觉来到了清代故宫。正月初一,清晨,乾隆帝用金瓯永固杯饮下一杯屠苏酒,然后起驾赶往太和殿接受百官朝拜。百官在殿前品级山按品级排列,行三跪九叩大礼,大学士进贺表,皇帝赐茶,然后退朝。乾隆还常把自己书写的福字赐给大臣,并把装有如意的荷包赐给身边的八旗子弟。之后就是盛大的宴饮活动,极尽排场,彰显着皇家的尊贵气派。
清代皇帝新年放假五天,一般在腊月二十六日就封笔、封玺,停止办公,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重新开笔、开玺。放假这些天是宫廷较为随便的日子,皇帝可以与后妃皇子们在一起玩耍,庆祝新年。康熙曾在乾清宫与皇子和后妃行宴时,作诗一首:“今夕丹帷宴,联翩集懿亲。传柑宜令节,行苇乐芳春。香泛红螺重,光摇绦蜡新。不须歌湛露,明月足留人。”而他的孙子乾隆则让宫廷画家郎世宁绘《乾隆帝岁朝行乐图》,把自己与皇族子弟在宫中燃放爆竹,庆贺岁朝的热闹场景描摹备至。
宫廷的繁华毕竟遥远,我们还是来看一下《红楼梦》中大观园是怎样过年的:征租,迎新,祭祖,守岁,拜寿,朝贺,元宵行乐……王夫人与凤姐分派任务,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这种热闹场景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底,其间还要拜年、吃年酒、看戏。大观园是民间生活的缩影,其中挂桃符、贴窗花、守岁、给压岁钱、祭祖、拜寿、猜灯谜等种种礼俗仪式,涵盖了清代民间常见的过年风俗。
讨了沉甸甸的“八宝连春”压岁钱,走出大观园,不觉身如宝玉,沉浸在红楼境界之中,不愿醒来。
节分古今,春无二致。春节亦如同大观园,多彩而吉祥,你是否会找到一束属于自己的圆满之花?
最终,我们回到了近代。辛亥革命后,我国改用公历,才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义为“春节”,1919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古老的春节习俗被新观念打破,又会演绎出怎样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