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馗千年【百变秀】

2017-08-08陶阳

中国收藏 2017年5期
关键词:钟馗文人民间

陶阳

虽然,钟馗在历史上并无其人,然而千百年来,在戏曲、小说的广为流传中,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神祇,并且在岁月的变换中,也由岁末的辟邪招福之神,转变为端午驱魔招祥的人物。

| 从守护神到吉祥神 |

从文献记载,钟馗画始于唐代。相传吴道子是钟馗画的创始者,画家根据唐玄宗奇异的梦境进行艺术想像创作而成(唐玄宗封钟馗为“嫉恶状元,斩邪将军”),其形象甚为威严。自唐代以后,民间挂钟馗的风俗日益兴盛,钟馗迅速成为显赫的神祇之一。宋元以来,随着民间钟馗信仰的流行,钟馗故事不断充实,钟馗画也日益丰富,捉鬼、嫁妹、饮宴、夜猎、出游等重要场面均有生动的表现,从而为明代钟馗戏曲的发展提供了丰实的形象基础。

旧时,民间普通人家悬挂的钟馗像为木版印刷,题材十分丰富,从醉酒,到狂喜、惆怅……形象不再是原先的恐怖与威严,有时还显得十分温情。显然,随着社会的变化,民间艺人们赋予了钟馗更具有人情味的性格。

在民间钟馗图像的过程中,人们不断进行创造,钟馗头戴进士巾,身穿圆领官衣,革双足,仗剑,手指一蝠,或题“引福入堂”,或题“恨福来迟”以及“福在眼前”、“福自天来”等字句,盖借“蝠”与“福”字之音相谐近,巧成一句吉利之语。蜘蛛乃毒物之一,后也被赋予了“喜珠儿”的俗称,画在钟馗像上方,言“喜从天降”。

此外,清代刻印的钟馗中还有钟馗右手举剑,左手抓一腰遮虎皮裙之鬼,旁刻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上有“消除五毒”、“驱邪降福”方印和“八卦图”者,可见清代以前除夕悬挂钟馗的风俗,已演化变成了端午节时的习俗。可见,在人们心目中,钟馗已从镇宅守舍、除邪却凶的守护神逐渐衍变出赠福的吉祥神了。这些由民间画工绘制或者拓印的画图在迎接祥瑞的同时,也蕴含着民众对政治清明、社会和顺的美好愿望。

| 寄寓画家思想情志 |

至于传统绘画,唐代吳道子是绘钟馗的第一人,曾奉诏画钟馗,所画《趋殿钟馗》、《十指钟馗》深得玄宗赞赏,并经画工摹拓镌印,流行至民间,被称为“钟馗样”。之后,钟馗已成为宫廷画师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而且风格、面貌、样式也是多样的。

南唐周文矩擅画钟馗,北宋御府曾藏有他的七幅钟馗作品,其中有五幅《钟馗小妹图》,表明了当时的画家已不限于画钟馗捉鬼的场面,而是随着钟馗故事的日趋丰富,将题材扩展到表现钟馗家世和日常生活方面。钟馗出猎、钟馗嫁妹、偷花窃笛等新内容不断出现,使钟馗画不断得到充实。画中的钟馗也不再只是镇妖辟邪的门神了。

宋元时期,画家石恪、蒲生、孙知微、李公麟、马和之、马麟、梁楷、颜辉、龚开等人,都画过钟馗形象。虽然宋元之际,从事钟馗创作的画家众多,但由于时间的变迁,传世的钟馗作品已十分稀少。元代陈琳、王蒙均有《寒林钟馗》传世,在借钟馗以寄寓自己某种孤离、恬淡和凄清的胸怀方面颇为一致。元代颜辉《中山出猎图》卷是一幅难得的绘画珍品,画面除着力描绘钟馗形象外,依次刻画了十几个姿态各异的鬼怪形象:或鸣锣开道,或按戟窥觎,或踞足引弓,或操盾握刀,或持兵狂吼,或彪彪虎视,或举杖抡棍,或严阵以待,或牵虎携叉,或驾鹰呼犬,钟馗形象也栩栩欲活,形神毕肖。

明代文人也多善画钟馗,但是他们笔下的钟馗往往不只是为了驱除邪恶,而成为借以寄寓画家本人思想情志的特定的艺术形象,正如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所说:“画鬼神前辈名手多作之,俗眼视为奇怪,反弃不取。不思故人作画,并非以描摹悦世为能事,实借笔墨以写胸中怀抱耳。若寻常画本,数见不鲜。非假鬼神名目,无以舒磅礴之气。”明代中期钱榖《岁朝钟馗图》,画钟馗手持笏板,帽翅间着几朵春花,喜从心来,欢腾欲舞,自有一番风致,这是一种吉祥绘画。明末陈洪绶也是画钟馗的高手,他画钟馗强调并夸张头部,面目怪异却很慈善,很有神的气概。

| 从除夕移向端午 |

清代钟馗画的创作达到鼎盛时期,众多画家都创作过钟馗,营造出一个丰富的钟馗世界:在形体上可胖可瘦,可高可矮;在相貌下可以形同猛将,也可以状为寒儒;在服饰上可以破靴敝衣,也可以锦袍朱履;在气质上可以温文尔雅,也可以粗犷豪放;在情态上可以怒火冲天,也可以笑容可掬,在动作上可以叱咤鬼魅,也可以缓步竹林……传说中的钟馗,在众多画家的腕底毫端,面目众多,艺术风格鲜明。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文人画家画钟馗似乎多集中在五月五日端午节而非除夕。从除夕移向端午,大抵始于明清之交而盛于清代。《北平风俗类征》记载:“五月初一至初五日为端阳节……于是日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以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辟邪。”金农在75岁时特意用佛寺的米汁和墨在端午节画过一幅《醉钟馗》,从题云可知,他列举了从唐到清的12位画家钟馗画的名作,申明画“醉钟馗”是自己的首创,而且与过去人们岁终为官家画钟馗的惯例不同,现在专于五月五日画钟馗。

显然,清代文人画家将钟馗画到五月端午是有深刻寄寓的。一方面,钟馗画生动地表达了人们誓与鬼怪决一死战的信念和勇气。由此,钟馗画普遍寄寓了人们禳灾辟邪、迎福祯祥的朴素愿望。所以,历代画家笔下的钟馗画必然受到民众喜爱。另一方面,清代文人画家喜欢用钟馗来寄寓自己思想情怀,钟馗因为相貌丑陋而科举落第,蒙冤而死的经历,引发了大多数落魄文人画家的共鸣,这可能也是文人画家喜欢钟馗的原因之一。

虽然,钟馗形象出自神话传说,却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许多时代、许多阶层人们的意愿和理想。钟馗祛妖除邪,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意愿。虽然,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于钟馗的评价不同,但他们却一同在驱邪逐崇等祯祥用意上寄托着各自的美好理想,从而在钟馗形象中聚集了较为一致的理想。

总之,钟馗画以其历史的惯性长年与民间结缘。钟馗画起源于民间,后宫廷画师或文人画家也选择这一题材进行创作,并确立样式,又反过来被民间画工所效仿,逐渐兴盛;另一方面,宫廷画师或文人画家在创作钟馗画时不断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由此,他们的画笔中常常融入民间的趣味,而民间画工的画笔中也不断受到宫廷画师或文人画家创作的影响。其间文气与野性交融,充溢着质朴、清新的审美因素。正因为经过自野而文、由文而野的上千年的相互交融,使得历代钟馗画文野并存,文中有野,野中寓文,也成为历代钟馗画的重要美学特征。

猜你喜欢

钟馗文人民间
电影《人·鬼·情》中“钟馗”的实与虚
鉴赏
漫画欣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我怕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