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将领在做什么?

2019-09-1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白崇禧杜聿明胡宗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举国欢腾,但对国民党将领来说,此时大概是另外一种心情。

胡宗南:倒在沙发上掩面而泣

1949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在西北战场上的较量日益剧烈,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上越战越勇,锐不可当;而胡宗南则是屡战屡败。尤其是扶(凤)眉(县)战役后,胡宗南的主力4个军被歼灭,在军事上处于绝境,受到蒋介石的一再斥责。

1949年10月8日夜,胡宗南在南郑城绥署里,突然接到侍勤队长唐西园的报告:今日在褒城,保密局查获一个人,此人是中共方面派来的。唐西园请示胡宗南,对此人怎样处置?

胡宗南思考了两日。直到10月10日的后半夜,他才下令让唐西园带两名武装士兵,乘吉普车去将此人押来,与他进行了第一次长谈。此人将脚上穿的一只鞋脱下,递给胡宗南,说:“是胡公冕(原黄埔军校的卫兵司令,与胡宗南是浙江同乡,在黄埔军校与东征期间,与胡宗南私交很好)先生要我专程送来的,鞋底里有文件,有信,内容我不知道,请你自己拆开来看。”

原来,还在194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争取胡宗南,使其走傅作义的道路。毛泽东对胡公冕策反胡宗南的工作也十分重视,于1949年8月6日在给西北解放军负责人彭德怀、贺龙、习仲勋的指示中,特地指出:“胡公冕已来西安,请你们注意用他去收拾胡宗南部。”

胡公冕找来已在中共第一野战军联络部工作的张新,多次研究了如何争取胡宗南起义的问题,最后决定由胡公冕写一封给胡宗南的亲笔信,讲明当时形势,交代中共政策,呼吁胡宗南迅速带兵起义,连同中共西北局的有关文件,一起交给张新,密藏在特制的鞋底里,让张新穿过战线,送交胡宗南。

随着二人的交谈,室内气氛异常沉重。张新对胡宗南说:“胡公冕先生说了,你坚持与人民为敌,罪恶就大;你回到人民的怀抱,功劳也大!”胡宗南听了大喊:“士为知己者死!我不能不想想校长,不能对不起校长哇!”胡宗南一时感情不能自已,躺倒在沙发上掩面而泣。唐西园急忙进来,将张新带回监狱,从此胡宗南再也未传见张新。张新此后一直被关押。

随着国民党政权的溃退,胡宗南逃往台湾,1962年在台湾去世。

白崇禧:几十万部队全拼完了

1949年4月,林彪统率四野主力由平津地区分路南进。在四野滚滚南下的铁流声中,白崇禧似乎感觉到了林彪的咄咄逼人。

自1949年蒋介石“引退”溪口后,代总统李宗仁主持大局。白崇禧为赢得军事上的准备时间,阻止解放军渡江,推迟与四野主力决战,建议李宗仁与中共举行“和平谈判”。4月6日,白崇禧专程飞抵南京,询问“中共对渡江有什么决策?”

李宗仁回答:“中共方面态度坚决,提出政治解决要过江,军事解决也要过江。”说完,他递给白崇禧一份报纸,上面登载了林彪以“平津前线司令员”身份发表的长篇谈话。

林彪当时参加了中共和谈代表团,是位列周恩来、林伯渠之后的第三号人物,专门负责军事问题的谈判。他的长篇谈话,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不投降就消灭”。全国人民所要求的和平,是人民的和平,不是南北朝式的和平。就是说,必须彻底摧毁反动势力,必须交出政权,必须改编所有反动军队。这样的和平,才是对中国人民有利的。

白崇禧看过报纸,大失所望,说:“他们一定要过江,那仗就非打不可,还谈什么!”

形势只留给他“不降即战”这一条路。白崇禧决心拿出全部的看家本领,精心策划华中防御战线,力争再打一个“四平街之战”。

然而,从10月到12月,不足一百天,白崇禧的几十万部队全拼完了。白崇禧不得不承认,在林彪面前,他这个“小诸葛”言过其实了。

卫立煌:发电报向毛泽东致贺

1948年初,卫立煌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总”总司令,总揽东北党军政大权。辽沈战役时期,卫立煌始终按兵不动,使蒋介石的战略计划化为泡影。

12月26日,蒋介石发布命令:“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戎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随后将卫立煌软禁在南京寓所。不久,李宗仁上台,卫立煌借机经上海逃往香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时暂时定居香港的卫立煌心情十分激动,立即发了一份电报到北京向毛泽东致贺。

1955年春,周恩来写信给卫立煌,希望他返回北京。卫立煌接信后十分高兴,立即秘密到广州。卫氏夫妇到了广州后,将预先准备好的《告台湾袍泽朋友书》交新华社发表,呼吁在台军政友人,认清形势,跟共产党走,为人民尽力。卫立煌回来后,先后担任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并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务委员。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因心肌梗塞等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1月20日,周恩来在中山公园中山堂主持追悼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董必武、陈云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送了花圈。卫立煌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烈士公墓。

杜聿明:错过机会,后悔莫及

1948年11月30日,杜聿明指挥三个兵团及直属部队近30万人马撤出徐州,被解放军包围在了河南永城陈官庄地区。

1949年元旦过后,有人给杜聿明捎來了一封陈毅、粟裕、谭震林的亲笔信,信上言语恳切,劝杜聿明认真面对现实,为20多万将士生命安全着想,命令部队放弃抵抗,缴械投降。

杜聿明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但是,他却不敢作出决定。因为他虽然是副总司令,当时军中各兵团都残破不全,唯邱清泉的第二兵团的几个军尚还完整。如果邱清泉不同意,此事就不好办。

于是,杜聿明把邱清泉、李弥、文强等几个找来开会,说:“陈毅托人捎来一封信,你们看看怎么办?”说完把信交给了李弥。李弥看完后什么也没说,又交给文强,文强看后也不作声又把信传下去。后来,信传到了邱清泉手里。邱清泉看完信后也不说话,用眼扫视了一圈,最后,一边看着杜聿明一边将信撕了,用手团了团丢进了火盆。

杜聿明看后,只好宣布散会。就这样,杜聿明错过了这个机会。1949年1月10日,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淮海战役,以全部歼灭杜聿明集团结束,杜聿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直到1959年12月4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赦释放。

新中国成立时,杜聿明已为阶下囚,被关在北京功德林监狱。他后来每当谈及此事,仍一脸无奈,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军统三剑客”之一的沈醉被特赦后,曾带着女儿沈美娟去拜访杜聿明。当时沈美娟正在读初中,读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所以她一见着杜聿明就说:“杜伯伯,你最不听毛主席的话了,他让你投降你不投降……”沈醉赶忙阻止女儿,不让她再说下去。杜聿明笑道:“这正是小孩子天真可爱的地方,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没有一点儿假。”说到这里,他回过脸对沈美娟说:“我过去的确是最不听毛主席的话了,可是现在我是最听毛主席的话了。”

(责编/袁栋梁 责校/闻立 来源/《毛泽东与国民党人交往录》,聚生、张冰著,团结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胡宗南拒绝中共劝降:士为知己者死!》,经盛鸿/文,人民网2011年10月24日;《杜聿明:我过去的确是最不听毛主席的话》,佚名/文,人民网2012年11月22日)

猜你喜欢

白崇禧杜聿明胡宗南
杜聿明:被特赦第一人
白崇禧:百媚千红不及卿
白崇禧:百媚千红不及卿
白崇禧恋发妻
杜聿明瞻前顾后成俘虏
白崇禧眷恋发妻
亦师亦友
周恩来一顿饭决胡宗南
胡宗南考黄埔遭遇身高歧视
我所认为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