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成长
2019-09-10彭苏华
彭苏华
【关键词】名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4-0048-02
不知不觉间,走上教师岗位已有17个年头。穿越时光隧道,头脑中不时闪现出刚刚走上教坛不知所措的自己,为学生的精彩表现欢呼雀跃的自己,因一个教学问题的设计存在问题而陷入沉思的自己……记忆的溪流汇聚成河,真实地再现我这17年的成长历程。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让我心中常有温暖,让我不断走向美好。
遇见学校:大马路小学的优良“家风”让我学会做“有温度”的教育
2005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时间节点。因为在这一年,我有幸走进了大马路小学,成为这个优秀团队中的一员。大马路小学有一支富有人文情怀的教师队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张苗老师、刘杰老师、吴音昊老师……他们都心怀教育的热情,用爱与尊重构建出一个充满温情人性的教育世界。这种氛围感染着我,也影响着我。
进入大马路小学以后,我接手了一年级3班,我坚信学生与学生之间仅仅是特点不同而非智力水平有高低,坚信自己对学生的信心可以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并让他们成为对别人有益、自己也快乐富足的人。2011年,我送走了这个毕业班,可我与学生的联系却从未中断。2014年6月,这届学生即将参加中考,升学的压力让他们不知所措。在心情低落、举棋不定的时候,很多学生又想到了我。在这个考试的6月里,我在教学工作之余又变成了“知心姐姐”,倾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给予备考的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而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被信赖的幸福。我发现,很多时候我只需要静静地倾听,并把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去思考、去体会,学生的内驱力就被唤醒,就会产生非同一般的力量。
遇见名师:对儿童的研究让我学会做“有智慧”的教育
还记得2005年的那个9月,刚刚开学,暑气还没有消退。我在讲台上讲课,忙得汗流浃背,可是教室里的学生却是各干各的,好像与我毫不相干。我想不通,我那样认真地备课,那样细致地去翻阅教参,为什么却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效果呢?
在最彷徨无措的时候,我遇见了于永正老师,遇见了刘杰老师。走进他们的课堂,聆听他们对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我才发现,我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儿童的理解与研究。我的工作环境变了,遇到的学生变了,而我自己却没有变。我把自己禁锢在教学参考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没有教育理论的支撑,没有结合教学实践的反思,没有基于儿童实际需要的转化,也就根本谈不上超越。热情虽然能支撑自己坚守教师岗位,但只有热情没有智慧是断然不行的。
于是,我跟着学校的老师们一起阅读、一起上教研课。在观课的时候,我常常会思考:这个环节放在我的班级里是否合适?这样的经验对我而言怎样才能用好?这是于永正老师告诉我的第一种转化: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真正让我学会“转化”的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杰老师。我很幸运,第一批加入了学校的“自主成长团队”。我们团队成员一起阅读《当代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学设计原理》等专业书籍,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每周还要撰写一篇千字文上传博客,严格按照自主成长团队“保险启事”的内容完成各项研训任务。最初的时候,感觉很困难,我常常用“啃书”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读书状态。从能够读下来,到尝试着贴标签式的理解,到理清原理、下笔成文,这是一个吸收、内化、建构的过程。系统的阅读,让我看到了自己专业理解的盲点;对儿童的关注,让我更加理解儿童的需要,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当我把思考的原点放在儿童身上,努力地按照教育规律做事,不斷把认知过程变成一个个能让学生感到快乐、温暖的过程,教育的智慧也在建构、生长……
遇见自己:在角色的转换中走向美好
2011年下半年,我的角色有了变化——成为学校的教科室副主任,同时分管教师培训工作。起初,真是无所适从。因为早已习惯把目光放在自己和班级身上的我,现在需要面向全体教师,需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课题研究工作。从自己会研究,到带着大家一起来研究,这需要我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还需要提高统筹管理的能力。为了避免工作上的无序,我养成了制定周计划的习惯。每周、每天,每一个时间节点要做哪些事情,我都细致地列出条目。
在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同时,我还努力地去完成教师培训工作。老师们阅读的书目,都是我自己读过,再比较不同的版本后推荐给大家的。为了让自己能够有效地和其他老师对话,能够在进行培训时有深度地解读教育理论,我丝毫不敢松懈,案头的理论书籍总是翻了又翻,有了课改的思路和想法就及时记录并与老师们分享。我要用我的“专业”告诉老师们,课改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关键是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教育规律解决真实问题。2016年开始,学校的年轻教师人数增多,青年教师团队的培训又成为我的工作重点。我们成立了“成长小分队”,在青年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很朴素地想要帮助他们在一个个“遇见”中收获成长。
这样的“遇见”,这样的“成长”,在延续,在传递……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教科室主任,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