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实证的灵魂是“实”

2019-09-10翁伟兵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历史剧史料核心

翁伟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了高中历史教育最热门的话题。四年间,出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的文章。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已成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

五大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是核心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样定义:“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由此可见,史料是需要“通过严格检验”的,实证的前提史料的“可信”。如果史料实证丧失了“实”,在此基础上引出的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年来,课堂历史剧层出不穷,方兴未艾。这些课堂历史剧不仅出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也多次出现在各类公开课、优质课、比赛课当中。对中学历史课堂中使用历史剧的现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无可厚非,课堂历史剧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突破疑难点,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课堂历史剧有“抗日神剧”的倾向。一方面,历史老师在深恶痛绝地批判“抗日神剧”,另一方面,一些老师在课堂中编撰或使用“抗日神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堂历史剧不是客观、可信的史料

深圳的伏玲老师《在情境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宋明理学》为例一文中,给读者们展现了现代版的鹅湖之会。笔者摘录如下:[1]

朱熹:陆老弟,怎样认识理?

陆九渊:理在心中啊!

朱熹:你的说法太“简单”了,理是万物的本原,肯定在人心之外啊!那你说如果敌机来了,怎么办?

陆九渊:你的观点才“支离破碎”呢?敌机来了,应该让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

朱熹:那不是会在那里等死啊?你的内心反省不实际,敌机来了,应该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啊!

陆九渊:你这种格物致知的方法才有问题呢?那敌机来了,都会把你们炸飛了。

学生在“见证”了“鹅湖之会”后,教师抛出问题:“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哪些异同呢?”“他们的宇宙观有何不同?”“他们的哲学范畴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又有何不同?”“他们的实质和内容有何相似点?”经学生讨论后完成下表……

鹅湖之会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辩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辩论主要围绕着“理”和“穷理”的方法而展开,双方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淋漓尽致。在教授《宋明理学》这一课时,这段经典的材料经常被引用。

伏玲老师在教授《宋明理学》时,没有采用原始材料,而是用课堂历史剧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鹅湖之会。在我看来,伏老师之所以这样处理,一方面想让一千年前的历史事件更贴近当代中学生的认知,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也不会囿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而降低课堂效率。用现代版的“鹅湖之会”,确实拉近了当今与南宋的距离,拉近了理学的晦涩难懂与当代高中生认识水平的距离,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但是,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能力来看,用历史剧是否合适呢?依笔者陋见,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中,是不合适的:①从材料来源来看,这段历史剧应该是材料,而不是史料。他既不是第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也不是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而是来自于老师编撰的一段材料,当然违背了史料实证的“实”。②从课堂逻辑来看,上述引文包括两个核心素养,即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现代版的鹅湖之会为史料实证,由此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是历史解释。这明显违背了课堂认知的逻辑,教师心目中先有历史解释(提问的答案),然后根据这个答案再去编撰了一段史料(历史剧)。③从语言风格来看,过于随意,不庄重、不严肃、不规范。特别是文中的“老弟”的称呼、飞机的情节,给人一种抗日神剧的感觉。不是让学生“神入”历史,而是让历史穿越到现在。④从教授对象来看,脱离了高中生的认识水平。经过三年初中的学习,高中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在文字的阅读和问题的解析方面,也比初中生更高一个层次,如果上述历史剧出现在初中课堂,基于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水平,似乎可以理解,出现在高中历史课堂,似乎有些幼稚。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客观、充分地利用史料

史料是历史认识的基石,梁启超所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叶小兵认为:“对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如果稍加考证,我们就知道上述历史剧是来自于两段史料:一是陆九渊的《陆象山全集》中对鹅湖之会的记述,二是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其中的一篇《鹅湖之会》。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两断的史料。

材料一:淳熙二年乙未,先生卅七岁。吕伯恭约先生与季兄复斋,会朱元晦诸公,于信之鹅湖寺。……朱亨道书云:“鹅湖讲道,切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陆与朱,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其所适从,其意甚善。……”又云:“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 , 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止之。赵刘诸公,拱听而已。”[2] (笔者注:信,信州,即今上饶铅山县;吕伯恭,吕祖谦,浙江金华人,理学大师,“婺学”创始人;季兄复斋,陆九渊兄陆九龄,人称复斋先生;朱亨道,陆九渊门人;赵、刘,吕祖谦的好友,浙江学者刘子澄,赵景明)

材料二:当年,我从鹅湖回到上饶,在信江中学讲演,我曾向在场的教师、学生说:“那时,空中隆隆声近,敌机掠空而过,恍然有所启悟。假如朱陆正在鹅湖登坛讲学,吕祖谦也在座,敌机在天空盘旋时,他们将如何教弟子们去应付这现实问题呢?依陆王的说法,应当让弟子们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的。朱熹呢,他会教弟子们到书架上去翻查飞机的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吕祖谦会带着那一群学生逃到峰顶山脚,在树林崖石下掩蔽起来,卧倒不动。同是“格物致知”,找答案的时候,哪条路走得通?[3]

看了两段原始材料,依笔者浅见,课堂上根本不必走弯路,把两则材料拼凑成一段历史剧。这两段材料本身就是“历史剧”,可读性非常强。材料一有情节,有内容,有思辨,且文言文并不晦涩难懂,它的可读性并不亚于课堂历史剧,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史料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史料实证的的核心素养。朱陆二人的主要分歧点是“穷理”的方法,朱认为要博览而约取,陆认为要发明本心。更有戏剧性的是,双方都不信服对方的观点,相互攻击对方,朱认为陆的学说“太简”,陆认为朱的学说“支离”。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以鹅湖之会为标志,朱的理学和陆的心学分道扬镳。材料二是鹅湖之会的现代版,从核心素养来看,材料一是史料实证,材料二是历史解释。曹聚仁先生用形象的比喻,叙述了他对理学和心学分歧的理解,即“敌机来时”,朱熹的应对方法是格物致知,陆九渊的的应对方法是本心体悟。曹的比喻,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选用原始材料,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严肃感,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事莫名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利用史料实证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事物最好的证明是看看他是否有效,对理论最好的检验是看他有没有证据。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是中学历史教学常谈常新的问题。作为一位中学历史老师,在笔者眼中,衡量历史课堂有效性主要是兩个,一是能否使核心素养落地,二是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考试)。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是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供相关史料,与学生一起阅读、分析史料,从而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2018年11月份浙江省历史选考的一道题目为例:

材料一:由新成立的俄国的领导人所宣布的革命愿景,在整个世界回响。这激发了印度国大党领袖们争取自治的希望。他们读到了列宁要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各民族联合起来斗争的求。欧洲的战争和革命也正在动摇西方殖民列强的根基。1919年,一万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劂城的和平集会在流血中结束。国大党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拥有了一位将运动带到人民当中的新领导人——莫汉达斯·甘地。由于同时熟知印度和西方文化,甘地试图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用以抵抗不公的民族原则。他深深赞同西方社会主义者要求改善穷人和被压迫者生活的诉求,同时深信通过沉思实现精神再生的印度观念和非暴力的原则。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度非暴力抵抗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4分)

考试刚结束,就有学生跑过来,问我:“老师,怎么会考非暴力不合作的背景?”我反问:“为什么不能考?”学生回答:“书本上没有!”书本上确实没有相关叙述,但这道题目并没有超纲。其实,它是考“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具体地说,是考“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一,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难得出,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历史背景有“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欧洲一战的刺激;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等因素,其实答案就在材料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关注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得出上述答案,也并不是难事。

非常同意浙江省历史特级教师戴加平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记得有人说过,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把所学都遗忘后留下的那么一点东西”[4]。我的理解,所谓核心素养就是一个人在长期学习和研究历史中所形成的方法和习惯,这些方法和习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史料实证就是这种“方法和习惯”,它的前提是史料的真实性。如果史料实证失去了“实”这个灵魂,从中培养出来的任何“方法和习惯”将一文不值。

【注释】

[1]伏玲:《<在情境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宋明理学>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8期。

[2]陆九渊:《陆象山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第322-323页。

[3]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上海: 三联书店,1996年,第21-22页。

[4]戴加平:《如何涵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教学》2016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历史剧史料核心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是非功过任评说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的冲突及调和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