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历史的时代价值,提高“历史解释”素养
2019-09-10壮择文
壮择文
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1]而“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2]历史解释要审视过去,面对现实和未来。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时代价值”并以此立意来架构史实,组织教学,促进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探索时代价值立意下如何达成“历史解释”素养。
笔者认为应以《共产党宣言》(下文简称《宣言》)为核心并兼顾其序言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因为《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标志,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而马克思、恩格斯(下文简称马恩)依据当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通过序言对原思想作了修正和发展,与正文构成《宣言》完整的文本。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宣言》和序言,深入挖掘其价值,尤其是它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一、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还处于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3]“在当代,除马克思主义之外,没有哪种学说能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一个既具有科学性又能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4]可见,马克思主义具有极重要的时代价值。
《宣言》所呈现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 世界市场与全球化的启示
《宣言》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5]马恩在一百多年前就揭示了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趋势。
资本主义发展了市场经济,但不可能独占世界市场。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充分显示了马恩的理论观察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历史进程中大放异彩,其成就全球瞩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的理想,指导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正确理解和对待“阶级斗争”
《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6]“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7]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认为,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新中国建立后,长期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今资强我弱的态势没有变,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变,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我们要牢记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历史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力和民生建设,注意解决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矛盾,防止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分裂和阶级对立。中国共产党要努力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时代价值的体现。
3. “共产主义”所高举的社会理想
《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8]“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马恩的共产主义理念是面向未来、面向每一个人的开放性理念,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剥削和压迫,每个人都充分自由发展的美好社会。
共产主义所高举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遗产中最重要的东西。当今世界,物欲横流,马恩的共产主义理想更显珍贵,它所允诺的解放和自由的希望,如同闪亮灯塔,指引着人们不断修正自我、提升境界、为更好的未来而奋斗。
4. 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是马恩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产物,马恩也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他们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宣言》的“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11]他们还公开宣布某些观点过时了,认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在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12]他们肯定《宣言》的基本原理正确,也承认《宣言》的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宣言》的某些具体措施和结论可能过时并应根据新的经验予以发展。
二、历史解释要体现时空观念,注重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要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证据为支撑。教师应多角度展示《宣言》的价值,引导学生历史地解读《宣言》,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催生的产物
高中历史教材对《宣言》的阐述涉及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名词,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应该依据时空观念,提供具体的史料,引导学生深入历史情境去考察《宣言》,促使学生认识到它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深远影响,从而真正理解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名词。
工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主要原因。高中历史教材的叙述太简要,学生并不能由此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教师可提供如下史料,引导学生体验当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这里有1400幢房子,里面住着2795个家庭,共约12000人。……由于这样拥挤,往往是丈夫、妻子、四五个孩子,有时还有租母和祖父,住在仅有的一间10—12英尺见方的屋子里,在这里工作、吃饭、睡觉。……全區在十个当家人当中,很难找到一个除了工作服外还有其他衣服的人,而且工作服也是破破烂烂的;他们中有许多人,除了这些破烂衣服,晚上就没有什么可以盖的,他们的床铺也只是装着麦秸或刨花的麻袋。[13]
萨雷的验尸官卡特先生1843年11月14日检验四十五岁的安娜·高尔威的尸体时,各报曾描写过死者的住所。她和丈夫及十九岁的儿子住在伦敦百蒙得锡街白狮子大院3号的一间小屋子里面;里面没有床,没有铺盖,也没有任何家具。死者和她的儿子并排躺在一堆羽毛上(羽毛粘满了死者的差不多赤裸裸的身体),因为他们既没有被子,也没有床单。羽毛牢牢地粘满了整个尸体,不净尸就不能进行检验,在净尸的时候医生发现尸体极其消瘦而且被跳蚤、虱子等咬得遍体鳞伤。屋里的地板被拆掉一块,全家就用这个窟窿做茅坑。[14]
这样的史料带有强烈的叙事色彩,学生阅读后,深感震撼,真切地感受到工人悲惨的生活,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师继续提供史料:由于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大失所望,1836年英国“伦敦工人协会”成立,1838年该协会发布《人民宪章》,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实行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等6项要求。为实现这些要求,宪章派多次组织大规模集会、示威游行和罢工,并于1839年、1842年和1848年三次向议会提交有百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但均遭议会否决。[15]
宪章运动的失败证明,和平斗争无济于事,工人只能用暴力手段去争取自己的权益。而这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于是《共产党宣言》应运而生。这样学生就懂得了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也懂得了那些枯燥名词的含义。
从时代价值来看,《宣言》里的许多预言没有应验,但马恩早就以序言的方式对《宣言》进行了修改。例如,他们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写道:“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16]由此,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自我批判和革新精神,对《宣言》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美好构想
“历史解释”要求“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17]“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18]教师在教学中要分析《共产党宣言》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宣言》有两大落脚点:“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需要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和精神生产,要给每个人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19]这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教师要在教学中展现这些构想,就要借助《宣言》。
马恩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十条具体建议,强调“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是会不同的”。教师可以选用其中符合新中国历史和国情的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其时代价值。比如:
“2.征收高额累进税。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7.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20]
这些建议,至今适用,人民很欢迎。征收高额累进税,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文化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学生看到这些如此接地气的主张,会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更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
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需要历史教师注重历史的时代价值并以此立意,结合时空观念,精选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表象下的因果关系,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解释,从而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注释】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0页。
[2](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页。
[3]李慎明:《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3页。
[4]陈先达:《理论自信——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页。
[5][6][7][8][9][10][11][12][16][2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1、27、39、40、45、51、3、3-4、4、50页。
[13][14]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4-65、65页。
[15]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59页。
[17][1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6頁。
[19]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