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创作灵感

2019-09-10孙红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9期
关键词:辩论校园作文

孙红

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借助趣味课堂的打造、丰富校园活动的开展、观察习惯的养成、真情实感的表达,促进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会设法搜集精彩词句,思维会被开启,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积极投身于写作的活动中。学生对事物感兴趣,就会去记录,获得丰富的体验,兴趣会变得浓厚。学生的情绪高涨,会在和谐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自觉地参与生活的观察、数据的搜集,乐此不疲地从生活中取材,增加素材的积累。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就会催生灵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兴趣的培养能冲破思维的障碍,不局限于所学的文本,能对作文展开多方位的思考,使表达更具逻辑性。兴趣的培养能摆脱作文教学功利化的倾向,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写作内容。

一、构建趣味课堂

小学生好奇心强,新奇有趣的事物能引发他们的探索兴趣。教师要更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求知兴趣。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教师要精心选择素材,巧妙设计问题,促进学生的想象思考,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教师要借助歌词引发学生的关注,让写作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古诗词改写成记叙文,展现自己的心理活动,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握其中的意境,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热情。教师要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内心的的创造热情。大部分小学生愿意说,教师要将说与写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小学生从牙牙学语开始,逐渐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要选择讨论、辩论等活动,推进以说促写,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语言表达引到写作中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而言,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他们能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让课堂的话语权得到转移,能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针对学生表达中词不达意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写促说,锻炼学生构思、选材等能力,促进说话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媒体直观地呈现景物,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以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让学生感同身受,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促进学生的感官参与,引发学生的想象,产生表达的欲望。

二、学会观察生活

生活是素材之源,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引领学生去发现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改变闭门造车的现状,要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让他们产生表达情感的欲望。要将作文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写作,他们表达的欲望也会日渐增强。很多学生觉得“写作難”,缺少写作的素材。自然万物蕴含着一定的规律,但学生往往忽略这些,写出千人一面的内容。学生要细心观察事物,从中获得一些感悟,从而获得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会忽视对家庭的观察,应该留心观察自己的亲人,在捕捉家庭生活的片段中获得许多感受,学生的内心之弦能受到触动,从而提升对素材的敏感度。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如观察校园运动会、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捕捉其中的细节,培养写作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深入挖掘生活,发现潜藏其中的美。作文教学要呈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师要引领学生去体验生活,增进审美体验。

三、丰富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能展现学生活泼的天性,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开展演讲、辩论、朗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活动前编写方案,锻炼策划能力,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对校园活动充满热情,他们都有自己的体会,会各抒己见,说出最精彩的内容,能以说促进学生的写作。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选择学生有争议的话题,让他们展开调查、收集资料,促进他们素材的积累,让他们对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辩论,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辩论,增进学生的真实体验,引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辩论校园作文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同影子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