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吉林省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考场佳作展示(上)

2019-09-10李辉

初中生写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对家考场题目

李辉

真题再现

从以下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家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

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

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生活在水里。

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文题解析

与全国各地争奇斗艳的命题形式相比,吉林省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作文命题方式,通常是选题作文:一篇命题作文+一篇材料作文。这种命题方式,给考生创造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考生可以在考场上大胆选择自己擅长的题目和文体,自由抒写真情实感。

先说第一个题目“家”。这是命题作文,一个字的题目,没有给出任何提示语,也没有给出任何限制条件,这样的命题更宽泛,学生写作的范围更广。

这是一个单字式题目。家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在家中,我们可以感悟幸福、品味烦恼、体验快乐、经历痛苦……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这个题目,关注的是考生的思想和情感世界,检验考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能力,符合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原则,有利于考生调动生活积累,彰显写作个性,展示自我才情,显现创新精神。

第一步,深刻感悟题目内涵。“家”这个题目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亲人一起居住的地方,这是家的最基本含义。写作时,一定要选取能体现家的温馨与美好的事情来突出文章的主题。事实上,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家无处不在。我们学习的班级也是我们成长的家,我们生活的祖国也是我们的家。如果能选取这两个方面来写,立意会显得更加高远。写自己的班级这个家,要重点体现家的团结、和谐、友爱;写中国这个家,要重点表现家的昌盛、繁荣、强大。

第二步,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我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家中。家,也许清贫,也许富有;也许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许充斥着唉声叹气。但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家的庇护。在“我”和父母生活的家中,父母关爱“我”,“我”孝顺父母,一家人共同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写作时,最好把“我”在家中的表现展示出来,这样文章的主题会更加鲜明。在班级这个家中,“我”也是一个不能不写的人物。“我”可以是班级这个家中的领军人物,也可以是普通一员,但“我”一定要在关键时刻“露脸”,从而更好地体现“我”为班级这个家所做的贡献、奉献。如果把国家作为家来写,可以写“我”对家的歷史回顾、“我”现在对家所做的工作以及对家未来的展望。

第三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家”这个题目,在语言的表达上适宜采用叙述、描写与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在形式的表达上,可以采用题记、小标题、日记等多种形式,这样会更好地增强表达效果,产生标新立异的感觉,也能更好地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如运用题记,用精练的语言概述家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以此开启全文;运用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在家中的幸福快乐感受;运用书信的形式,向老师、父母倾诉自己对生活了十几年的家的看法。也可以从议论的角度写,确定好论题: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如何让我们的家更温馨更和谐、家和万事兴等。

思路一:写“我”生活的家。从“我”生活的小家选材。例如,“我”生活在一个拮据的家庭,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照顾爷爷奶奶和“我”。一家人虽然生活简朴,但生活得快乐而幸福。可以撷取父亲一次打工回来给家人买礼物和一家人给爷爷过生日的场景来充实文章,让父亲或爷爷开口说出:“生活在这个家里,我感到幸福!”来点明文章的主题。

思路二:写班级这个家。例如,初中三年一直生活在班级这个家中,老师就像父母,同学就是兄弟姐妹。每一天,这个家中都会发生感人的故事;每一天,这个家中都会传出笑声与歌声;每一天,这个家中的成员都会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同学们在合唱比赛中夺得了一等奖;大家一起为参加演讲比赛的学委助威;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班级被评为优秀班级……

思路三:写国家这个家。先写我们每个人的家,再写我们的国家。例如,通过对自己的小家衣、食、住、行等多角度的描写,来展现小家在精神风貌和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变化,突出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表达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之情。这种写法要求考生有更强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最好在结尾处加入自己深层次的思考。

第四步,写特殊情境的家。例如,因为参加某个活动,“我”和另外几个同学临时组成了一个家。为了取得成功,我们“一家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成功了。又如,我的家是半个家,父亲意外去世,家只剩下了一半。继父的到来让这个家又充满了快乐。尽管“我”一开始不想接受他,但后来他用实际行动感化了“我”。“我”的家又成了一个完整的家。

考场佳作1

◎吉林一考生

时光不疾不徐,一站又一站,如年轮般记录着人世间的变化与沧桑。十几年的人生路上,我辗转于家与学校之间,停停歇歇,珍藏变动的风景,不经意间触摸到了家的脉搏……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家是港湾与归宿。因为学校离家较远,上中学后,我便成为一名住宿生。学校不准带手机,所以很少与父母联系。每周最喜欢的便是星期五,因为那一天是回家的日子。每次回家,车刚到站,便能看到父亲或母亲站在路边等我归来。下车,父母便立刻上前接过我的书包,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回家的路上,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开心的事想和父母分享,难过的事想和父母倾诉,再小的事情都不愿忽略,生怕他们漏掉发生在我身上的一点一滴。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有家,家是我们最温馨、最舒适、最安逸的港湾与归宿。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思念与牵挂。北方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听妈妈说,她在读书期间,每次离家返校时姥姥总喜欢给她包饺子吃。这种习俗自然而然地延续了下来。每当寒暑假结束,家里剁饺子馅儿的声音响起,便意味着又要开学了。因为讨厌分别,连带着我也不喜欢吃饺子。但每当吃腻了学校食堂的时候,最想念的却又是妈妈包的三鲜馅儿饺子。饺子里包裹着妈妈对我的牵挂与不舍,包含着满满的爱。我想,将来无论我身在何方,家人永远是最牵挂我们、也是最值得我们牵挂的人。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家是补给站与蓄电器。正在中考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我回想着父母送考的情景,虽然他们没有太多文化,也并不富裕,但他们尽自己所能给我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他们对我充满期待,却从不给我施加压力。考取理想的高中和大学之后,我离家也会越来越远。我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去追逐理想。虽生而平凡,却可以让家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生活更加美好。不负韶华,定将不负父母的期待。

烛影摇曳处,清泪落纸成书;皎月当空时,思念绕枕无眠;漫夜划玉栏,寄予思语万千。只一句,愿家和家人一切安好。

亮点剖析

选材生活,感情真挚。这篇文章的生活气息浓郁,表达了考生对家的真挚感情。每周五回家路上和父亲或母亲同行的欢声笑语、吃腻了食堂的饭菜想念母亲包的饺子、中考考场上对父母从不施压的感激……这些极富生活气息的画面,表现出考生对父母、对家的热爱。

本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考生的结构设计功夫可见一斑。文章开篇由“时光”谈到“人生”,巧妙地与“家”联系起来。主体部分共三个段落,每个段落由两句与“家”有关的诗句领起,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孟郊的《游子吟》、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信手拈来,与文段中的内容互相配合,相映成趣。结尾段诗意作结,画龙点睛,点明主题。

考场佳作2

◎吉林一考生

家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家也许就是一家人的住所。这个定义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但我觉得仅这几个字还不足以诠释家的内涵。对于小孩子来说,家是他们一天天快乐成长的地方;对于成年人来说,家是他们朝九晚五忙碌一天后的栖息之所;对于在外漂泊的人来说,家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港湾……

记得一个小品中有这样一句话:“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有家!”是啊,我们从刚出生起就有了这样一个家,这个充满爱的家是父母给予我们的。这个家不一定要多富有,这个家不一定要有多气派,但这个家却是父母给予我们的用爱包围着的小窝。在这里,我们从来不用为任何事担忧,从来不用为任何事发愁,因为我们所需要的,父母都会竭尽全力满足我们。虽然那可能不是最好的,但那一定是最用心的。

慢慢地,我们长大了,我们开始为自己的生活考虑,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我们离世界越来越近,却离我们的家越来越远。我们踏上了不远万里的求学之路,我们为了工作几经波折,直到最后我们成家立业。这时,蓦然回首,才猛然发现,我们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回过家了。但神奇的是,我们从未真正离开过那个叫“家”的地方。就算我们走遍千山万水,也从未走出过家的牵挂,因为不管我们是成功还是失败,是欢喜还是忧愁,总有这样一个地方永远为你保留,总有一些人在等待着你的归来。在这里你可以卸下所有的包袱、所有的伪装,做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想象一下我们的未来吧:黄昏时分,夕阳映照着摇椅上年迈的我们,我们的影子略显单薄,看起来很是孤单,但我们从不孤独。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地方——家,那是我们情感的源泉,是我们面对一切的勇气,是我们内心安宁的保障,是我们永远的归宿……

家,生我養我的地方,见证了我成长的所有足迹,陪伴我走过春夏秋冬……

满分揭秘

纵观人生,抒写感悟。考生把视角投放到整个人生历程,由小孩子对家的感受写起,直到“长大了”“渐渐老去”,突出了家在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每个过程中的感悟都阐释得深刻而具体,可以直抵读者的心灵世界,唤起读者的共鸣。

说理自然,想象合理。考生善于体味生活,感悟生活。开篇即把家从小孩子、成年人和在外漂泊的人这三个角度进行定位,说明家存在的意义。再由小品中关于家的一句台词说开去,向读者明确家的内涵所在。作为一个中学生,文章结尾关于未来的想象大胆而合理,进一步突出了家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对家考场题目
云横秦岭家何在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寻味中国年
期末小考场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如果……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