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材失真,详略不当

2019-09-10黄松海

初中生写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姿态文章

黄松海

真題回放

还记得《背影》里的“父亲”吗?“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

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

病文展示

让我们学会成长

荆州一考生

夏日的傍晚开始有风,天边是一抹晚晴的橘色。草木在夏风的熏染下浓密茂盛,和着风的是簌簌拔节的声音,隐隐约约看得见学校高墙的轮廓。

中考在即,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父母探望已不可能。愈加繁重的复习,日复一日,心里不免漫出一些不清不楚、阴冷潮湿的惆怅,就像翻检一只旧箱子,里面满是清冷的霉气。

晚餐后,忙里偷闲,我只身一人在校园一条偏僻的小道上徜徉。此时正值黄昏之时,夕阳的余晖透过叶间的缝隙洒下,稀稀疏疏落了一地斑驳。倦归的鸟儿也不再卖弄歌喉,停歇在枝头,又不知道受了什么惊动,拖着声音,向远方飞去。一种难明的滋味突然从心底抽出,拉长,疯狂滋长,直到光束无法触摸的地方。目之所及,是一堵坚实的轮廓。

“闺女。”一声沉沉的呼唤从沉思中唤醒了我。我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向背后望去,是一道熟悉的身影——我的父亲。只见他喘着粗气,手里拿着一个大包。我的喉咙突然有些涩,只是徒然地发出几个破碎的音节。他走近我,将手中的包交给我,我打开一看,全是我爱吃的零食。

“好好学习。”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眉目之间没了平时仿佛如白云遮住青山的愁思,只是平和的喜悦和深沉浓郁的慈爱。我没有应声,只是定定地看着他。

“上课去吧,我走了。”他轻轻推了我一把,没待我回答,就径自走向墙的方向。然后我眼睁睁地看着他开始攀爬这堵一米多的高墙。他爬得吃力,双手攀着墙面,脚不停地寻找着借力点,身体前倾,样子很吃力。

思绪又不受控制地回到从前,回忆拼命涌出,将往日一幕幕直白地摊在我面前:他曾经那么有力的手臂,能将小小的我高高举起甚至扔向天空再接住;他的胡子那么扎人,却总喜欢用它摩擦我的脸颊,逗得我吱吱乱笑,他也笑,低沉的音色传开,诉说着令人艳羡的温情;傍晚他会牵着我在田间小道散步,雨天他会背着我寻找避雨的屋檐……他始终话不多,却用他的臂膀、他的脊背沉默地为我撑起了一片天,撑起了一方供我恣意成长的天地。

黄昏收起缠满忧伤的长线,睁着黑色的瞳仁注视着大地。他也终于攀爬上去了,他的背影剧烈起伏着,仿佛累极了。

我抬头痴痴地望着他,嘴唇嗫嚅着。

“父亲。”

声音很小,小到连我自己都听不清楚,他却有感应般蓦地回过头。心突然被撞了一下,撞掉了上面覆落已久的尘埃。

灯火如此阑珊啊,我都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我们彼此眼里氤氲的热气。

文章开篇未紧扣文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此处写景过多,与下文的关联不大,应简笔勾勒。

此段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未作生动细腻的描绘,使得人物形象不鲜明。

此段应精雕细刻,尤其是动作描写不到位,使得文章缺乏生动性与感染力。再者没有原因便攀爬学校院墙有些失真,让人难以置信。

此段可用排比句式来概括叙述,行文还应当简洁一些。

此段中自我的体验不深,感悟太浅。

结尾未扣题、点明主旨、升华中心。

失误点击

这篇文章叙事清晰,语言生动,却被判为二类文,其主要硬伤有如下几点:一是文章选材不够真实,文中父亲攀爬学校院墙一事,令人匪夷所思;二是文中未能细绘“攀爬的姿态”,使得文章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三是对于不能突出中心的细节描写过多,导致文章剪裁不当,详略失衡;四是首尾均未扣题,使得文章结构不严谨。此文倘若在这些方面精心打磨,一定能提升档次,获得高分。

升格方案

针对原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作如下修改:

1.对于选材失真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巧妙交代:爸爸在看望时,突然接到家中电话,因事急为了赶时间,才想到攀爬院墙回家,在神色慌乱地征求“我”的同意之后,才违规而为之,使之更加合情合理。

2.对于“攀爬的姿态”描写不到位的问题,我们不妨在行文中增补攀爬院墙的尴尬、攀爬过程的艰难等内容,从多个角度细腻描绘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有力凸显其人物鲜明的个性,让笔下的人物越发光鲜耀眼。

3.对于文章剪裁不当、详略失衡的问题,我们不妨压缩写景的文字,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开头,直接入题。对于自我学习紧张之事可一笔带过,对于父亲往昔关心“我”的小事也可简笔勾勒……一切皆为突出重点,突出中心。

4.对于文章开头与结尾的修订,我们可以借鉴《背影》的写法:倒叙开篇,引出“攀爬的姿态”,引起下文的回忆;结尾再次重现“攀爬的姿态”,抒写心中的敬爱之情。

升格作文

攀爬的姿态

◎荆州一考生

距那日已是一月有余,然而那日他攀爬的姿态却在我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痕迹,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

中考在即,学校严加管理,日趋繁重的学习任务也像大山一样压得我快窒息,觉得未来茫茫,我心惶惶。

晚餐后,忙里偷闲,我只身一人在校园一条偏僻的小道上徜徉。此时正值黄昏之时,倦归的鸟儿也停歇在枝头,不再卖弄歌喉。

“闺女。”一声轻轻的呼唤将我从沉思中唤醒。我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向背后望去,是一道熟悉的身影——我的父亲。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人装,头发被梳成大背头,此时却有些凌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他微驼着背,喘着粗气,手里拿着一个大包。我的喉咙突然有些涩,只能徒然地发出几个破碎的音节。他走近我,将手中的包交给我,我打开一看,全是我爱吃的零食。

“好好学习!”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眉目之间全然没有平日如白云遮住青山般的愁思,满是平和的喜悦和深沉浓郁的慈爱。我没有应声,只是怔怔地看着他。

猝不及防,一阵手机铃声响起,他慌乱地把手在衣服上蹭了蹭,颤巍巍地掏出手机接听。不知那头说了什么,他的神色突然变得焦急起来,眉头狠狠地皱起,将数目可观的皱纹扯得越发明显了。过了一会儿,他挂了电话。

“闺女,我有急事,下次再来看你。”他满怀歉意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并推了他一下,示意他快些走。然而,他没有动,只是问我这墙能否爬。须臾我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这里是学校深处,绕出去得好长一段时间。几番考虑,我给了他肯定的回答。明明是他先提出来的,他却又闹了个大红脸。他一边磨磨蹭蹭地走到墙边,一边让我快些回教室上課。

他双手攀着墙面,脚下蹬着墙,用力往上一蹿,想要借力一鼓作气爬上去。然而他试了几次都没成功,他歪头冲我尴尬地笑笑,继续爬。墙面粗糙,他的手似乎被磨得疼了,手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豆大的汗水顺着额头弯弯曲曲地流,然后汇集在胡楂丛生的下巴,滴落在他的蓝布衣上。他呼呼地喘着粗气,像台老旧的抽风机,不堪重负似的发出哀鸣。他爬得很辛苦,也很吃力。

黄昏收起缠满忧伤的长线,睁着黑色的瞳仁注视着大地。经过无数次的努力,他终于攀爬上去了,他的背影剧烈起伏着,显得累极,身影却陡然在我眼中高大威武起来。我抬头痴痴地望着他,嘴唇嗫嚅着:“爸爸,你可要小心哪!”

声音很小,小到连我自己都听不清楚,他却感应到般蓦地回过头,朝我挥手。

思绪又不受控制地回到从前,回忆一齐涌出,将往日一幕幕直白地摊在我面前:他会抱着小小的我抛向天空再接住,他会用扎人的胡楂蹭我的脸,他会背着我在夏夜的苍穹下漫步,他会……他始终话不多,却用他的臂膀、他的脊背,默默地为我撑起了一方供我恣意成长的天地。

心潮腾涌,断流的河床被涓涓细流滋润,眼底热气氤氲,感怀迷蒙双眼。

如今已过月余,我却始终记得父亲攀爬时的一举一动,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也被我悉心拾起。千千万万回忆最终凝结成一部心中永恒的剧幕,上映的是攀爬的姿态,回放的是人间最温暖的情愫。

简评

升格后的作文,倒叙开篇,巧妙点题,引出下文。接着叙写校园巧遇为“我”送东西的父亲,继而巧妙地交代攀爬之因,重笔描绘其攀爬的艰难过程,抒写自我真切的体验。最后再绘攀爬的姿态,总收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中心。全文首尾扣题,前后照应,巧用对比与映衬,并且以景衬人,借景抒情,使得文章结构严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旨鲜明。修改之后,巧妙地交代攀爬之原因,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并且增补丰富的细节,写活人物攀爬的姿态,有力凸显父爱的伟大、真心付出的无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文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用词精准、语言生动、饱含真情,更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与感染力,让人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猜你喜欢

姿态文章
以这样的姿态读完高中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无题(2)
get!五大潮流热点 许你裙装 浪漫姿态
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文章英文摘要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