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文本阅读 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2019-09-10王行升
王行升
摘要:学生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走进文本,让文本承载着学生的生命成长,这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让文本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载体,挖掘文本中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文字,就能使学生知晓挫折、关爱生命、勇于挑战、懂得奉献。
关键词:语文;文本阅读;学生;生命成长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晓,这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和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做出的著名论断。笔者每每品悟此语,总感觉这正是告诫教师要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使其形成健全人格。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可见,教育的本质是呵护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哪些方面可以成為实现教育本质的主要载体?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如果就学科而言,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学科最具有代表性。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文本相互交融,文本可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载体。学生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品读文本,可以在文本中探寻生命的“养料”,汲取文本中有关生命成长的“养分”,走进文本的“灵魂”深处,聆听文学大家的“心声”,坚持下来,就会给自卑的孩子以自信,给胆怯的孩子以勇气,给呆板的孩子以聪慧,让学生能深深感悟生活,成就美好人生。
一、文本阅读中渗透挫折意识
台湾9岁女孩周大观在面对自己的一条腿时,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贝多芬双耳失聪,郑龙水双眼失明,我还有一只脚,我要站在地球上;海伦·凯勒双眼失明,郑来喜双脚畸形,我还有一只脚,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当人生遇到这样挫折,对生命来说是异常残酷的,甚至会让人失去活着的勇气,可事实上,这种挫折却让周大观的生命变得更加顽强。
笔者在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一篇散文时,就是用周大观的这个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语,引出对史铁生的介绍,让学生走进他的坎坷人生。进行文本赏析时,笔者摘录了下面两段文字: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根据以上两段文字,笔者设计了两道思考题:双腿瘫痪,“我”是不会失去生命的,可“我”为什么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当母亲去世后,对“我”而言,就几乎失去了活的勇气,而“我”为什么要顽强的和妹妹一块儿“好好儿活……”?并组织学生按照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进行展示:
生:“我”只有活下去,才能对得起母亲,才能了却母亲临终前的牵挂(“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生:生命对于每个人仅有一次,何况命运也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奋斗和努力拼搏来改变的。
生:第一次挫折让作者无法面对,显得绝望和脆弱,那因为是以前未曾遇到过;当更大的挫折接踵而来,让作者无法逃避时,这个过程就让作者学会了面对,学会了坚强。作者对生命的价值及使命也就有了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生命因而也就变得如此顽强。
…………
可见,文本的力量如此之大,感染力如此之强,当生命遇到挫折,该如何面对,这一沉重话题却被学生诠释得如此完美和深刻。通过这次对文本的赏析,希望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都会勇敢面对。
二、文本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坦诚劝勉,笔者认为这也是对教育学生的一种期待,期待着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爱”的意识,学生只有拥有了爱,才会在生命成长的旅途中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和他人。
海伦·凯勒是一位自小就失去了视力和听力的孩子,为何能成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和慈善家?笔者认为这一切都源于爱的恩赐,她得到莎莉文老师的爱,又把这份爱传递给了世界。因此笔者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时,就把“爱”作为切入点展开文本赏析和问题设计。下面是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师:海伦认定莎莉文老师再塑了她的生命,让她成就了美好人生,那么,这一切都源于什么呢?
生:爱。
师: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爱?这种爱可以用生命传递吗?结合文本中的具体内容谈出你的理解。
生:第5节中“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这胜似母亲之爱。
生:第9节中“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片扫到炉子边……”,这是包容无私的挚爱。
生:第10节中“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这是智慧之爱。
师:莎莉文老师的这份爱让海伦也传递出去了吗?
生:传递出去了。
师:从何而知?
生:海伦后来成了慈善家。
这无疑在告诉学生,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爱人,学会爱这个世界,学会爱一切可爱之物。爱是相融的,也是会传递的,关键是要爱在生命深处。
三、文本阅读中渗透挑战意识
每个人在生命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种种挑战,坦然地面对挑战,就能磨砺出顽强而又坚韧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会对人的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笔者在教学美国著名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时,我从文本中摘录三段文字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在品读后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
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唤醒学生的挑战意识,笔者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是什么力量和心理让“我”敢于迈出最初的“一小步”,直至最后脱险成功? 这“一小步”,让“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以至于在今后“生命中很多时刻”“都能够轻松应对”,结合文本和自己的人生体验,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最终得出:“我”在爸爸的鼓励下,经过自己反复的思想斗争,终于鼓足勇气,挑战了自己的一小步,继续挑战下一个“一小步”,终于取得了最后成功。学生在谈起自己所领悟的人生道理时,都能结合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一些具体可感而又真实的事例来谈,谈到了要自信,要敢于挑战,要大胆尝试等层面的话题。
挖掘这一文本内容,旨在告诉学生,每一个人在生命成长的历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险阻,面对这些,我们要敢于挑战,才能把大困难分解成若干个小困难,给自己以信心去赢取成功。
四、文本阅读中渗透奉献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鉴于此,教师应借助文本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其实,在语文教材中,这类的文本很容易接触到,教师需要进行巧妙挖掘,精准点拨,这样学生就能和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现的主旨达成共识,产生共鸣,这或许就成了学生生命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笔者以法国作家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这一篇文章为例进行解读。这篇文章叙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孤独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植树,最终靠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家园。其实,这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是要有奉献精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必须使学生学习成他们树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领域。”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我从文本中摘录了如下文字: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
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從心底里……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这两段文字是“我”见证牧羊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为了让文本的内涵更加丰富,我结合全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设计了两个问题:“文字一”中简单的“一问一答”,让我们感受到牧羊人拥有一种怎样的精神世界?“文字二”中的这一段文字,可谓是“我”肺腑之言的直接流露,这番抒情式的赞美,源于“我”被牧羊人怎样的精神品格震撼了。
这两道题目对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回答的,那就是牧羊人生命中的无私奉献精神,旨在告诉学生,“我”之所以直接抒情式的赞颂,就源于和牧羊人的一次对话, 牧羊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付诸行动后就成就了一个美好的家园,牧羊人也就由普通走向了伟大。这正是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良苦用心,就是想让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懂得在生命成长中应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能得以彰显。
总之,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载体,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殿堂,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介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语文教师一定要借助文本,为学生搭建成长舞台。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对学生进行灵魂的塑造,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教师应把握文本,挖掘其中关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元素,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正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以此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征贤.从“银球文化”到“七彩阳光”课程——让课程服务于师生生命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8(9).
[3]赵华.聚焦审美阅读,关注生命成长——基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教学例谈[J].名师在线,2018(9).
(责任编辑:孙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