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里的美食趣味
2019-09-10王俊辉
王俊辉
自古文人皆爱美食,作为文人的书法家也有不少传世名帖与美食有关。这些美食帖折射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状态,不仅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我们研究古人书法艺术与生活的一个窗口。
书法与美食,看似不搭界,其实,一封家书,一幅长卷,或者一件手札……都是古人记录生活的形式,这其中不只有风花雪月、爱恨情仇,也有美食美味、名茶佳饮,蔚然成趣。打开一幅美食帖,书法家舌尖儿上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饮酒奉橘有佳篇
让我们先从崇尚文士风流的晋代说起。晋代的文人超逸洒脱,会生活更爱美食。著名的“书圣”王羲之(303—361年)便与美食有不解之缘。
一千六百多年前,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王羲之与孙绰、谢安等一干名士好友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会。大家饮酒吟诗,“曲水流觞”,好不快活。酒酣耳热之际,有人提议让王羲之为大家所吟咏的诗集作序。王羲之趁着酒意,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写成书法名篇《兰亭序》。据说,王羲之酒醒之后,再试多次,都未能达到第一次书写时的状态。可见美酒是成就《兰亭序》的重要因素,一次醉酒豪书,成就了“书圣”的千古美名。
王羲之不独钟情于美酒,还喜欢水果,不仅自己喜欢,还经常把水果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并写一封短信以记其事。《奉橘帖》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手札,仅有两行十二个字:“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意思是:“(给您)奉上橘子三百枚,还没到霜降,收获不是很多。”能够一次送给朋友橘子三百枚,可见王羲之对橘子的偏爱。此帖虽然字少,但字字挺立,各各不同。点画之间,方圆互见,灵活多变。两行文字,行气自然,墨色湛润,神闲态浓,意趣丰富。《奉橘帖》在唐代就已经很有名,帖后有唐人诸葛颖、柳顾言、释智果题跋。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句“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即是以《奉橘帖》为典。此帖后与王羲之《平安帖》《何如帖》装裱在一起,三帖风格各不相同。虽然现存《奉橘帖》为唐代摹本,但是依旧可以窥见王羲之成熟的行书风貌。霜降时节,一边展卷欣赏《奉橘帖》,一边品尝橘子,也别具一番乐趣。
无独有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写有一幅《送梨帖》,与其父《奉橘帖》有异曲同工之妙。《送梨帖》同样为两行便扎,全文十一字,不同的是王献之是在冬雪天送朋友梨子三百枚,看来送水果这习惯是可以遗传的。王羲之的另一个儿子王徽之的《新月帖》终于不再送水果了,而是表达了对友人的饮食问候,不知是不是也与水果有关。百余年后,王羲之的五世族孙王慈继承了祖上的风流面貌,写下一幅《柏酒帖》,以记载得柏酒六种与朋友分享的乐趣。《新月帖》《柏酒帖》亦同为唐摹本,被收入《万岁通天帖》,是研究王氏书法传承脉络的重要资料。
思鱼乞米苦笋缘
唐代的美食帖同样丰富。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唐代书法家欧阳询(557—641年)所书《张翰帖》,此帖共十一行九十八字,为欧阳询传世仅存四件墨迹之一,被列入“中国古代十大行书”之第七,可以说非常珍贵。传说欧阳询喜欢吃鲈鱼,一日,想起老家的菰菜鲈鱼,便书写此帖,借晋人张翰故事“乃思吴中菰菜鲈鱼”,以遣归乡之思。此帖有宋徽宗赵佶题跋一则,评其“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这段评语指出了欧阳询书法的基本特征,可作为欣赏《张翰帖》以及其他欧书的重要参考。
欧阳询感叹思鲈鱼而不得,颜真卿(709—784年)则经历了无米下炊之苦,写下令人心酸的《乞米帖》。唐永泰元年(765年),关中大旱,江南水灾,粮食歉收。颜真卿虽然为官,却因“拙于生事”,过着“举家食粥”的艰难日子,以至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只有向同事李太保借米以“实济艰勤”。从此帖可以读出颜真卿的清廉风骨,他并不避讳自己不善于谋营私利而导致生活困窘,也不以清貧为耻,洁身自好,义气高古。这也是颜真卿书法的精神所在。几百年后,北宋有个书法家米芾家里的米吃不了,动辄送人“米一斛”(相当于现在的百余斤),以示“微意”(《清和帖》),堪称“土豪”啊!如果他早生几百年,颜鲁公也许不至于到处乞米了。
相较于欧、颜两位仁兄的食不得,素有“醉素”之称的怀素(737—799年)可以说是一位幸福的和尚。他不仅有酒喝、有茶饮,有素菜,还有鱼吃,荤素搭配,吃得全面。他在《苦笋帖》中写道:“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将苦笋之味与禅茶相比,意味隽永。此帖书法俊健,墨彩如新,直逼“二王”书风,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精彩之笔,被称为“素师超妙入神之书”。《食鱼帖》也被认为是怀素存世不多的墨迹之一。怀素在帖中讲述了自己从长沙到长安,因为吃不到鱼竟至生病,但朋友聚会还要抱病前往的经历,刻画出一位饮酒食肉、洒脱奔放的狂僧形象。《食鱼帖》用笔没有《苦笋帖》讲究和精致,好像是在匆忙中写成,其风格放逸流畅,提按自如,使转灵活,笔墨圆润,纵逸天成。二帖风韵荡漾,各尽其妙,令人在叹其“食痴”之余,亦感受到这位草书大家的精神气质。
另一位书法家柳宗元(773—819年)所享受的则是一种安闲的吃瓜之乐。他在《尝瓜帖》中写下了自己初尝新瓜,“味又甘好”的体会。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五味俱全,有时候做一个“吃瓜群众”倒是有一种别样快乐。
羊羔佐酒蘸韭花
五代时,被称为“杨疯子”的书法家杨凝式(873—954年)发明了一种新鲜的吃法:羊肉蘸韭花酱。一日,杨凝式昼寝闲卧,正饥肠辘辘,忽然有邻居大哥送来一盘羊肉,于是突发奇想,蘸了韭花酱来吃,“充腹之余,铭肌载切 ”,堪比美味珍馐。于是,写了一封信札作为答谢,这就是著名的《韭花帖》。
《韭花帖》千百年来备受推崇,被称为“第五大行书”,不是因为肥羊韭花,而是因其书法的极致之美。《韭花帖》的美体现在向“二王”书风的回归,体现在唯美与散淡的平衡。章法疏朗而散淡,结构欹侧而平衡,用笔精到,顿挫有致。每一个字仿佛就是一朵韭花,散漫而随性地开着,散发出强烈的艺术味觉。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年)曾写诗评杨凝式:“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意思是,他一下笔就达到了王羲之《兰亭序》的境界,这是对《韭花帖》的高度肯定。也许是因为黄庭坚写过《苦笋帖》,对《韭花帖》的理解更为深刻吧。
黄庭坚的老师和好友苏轼(1037—1101年)对美食的理解则比他要深刻得多。苏轼是实践型的书法家兼美食家,他关于酒的帖子有《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和“中山松醪”均为酒名。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往岭南,中途遇大雨,留阻在襄邑(今河南睢县)。苏轼书此二赋,以遣忧怀。这两篇作品均为长卷,内容详细,想象丰富,豪放畅达,文采斐然。二帖书法沉雄劲健,一气呵成,堪为双璧。
苏轼另有一幅《京酒帖》,写于元丰三年(1080年),是他写给世交杜孟坚的书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送给杜孟坚一壶京酒,言其佳妙,只有三行,但整体布白自然错落,字迹端庄圆润,丰神俊雅,具有典型的“无意于佳乃佳”的尚意书风。此外,苏轼还写有《啜茶帖》,堪与蔡襄的《茶录》相媲美,两者都是古代饮茶的经典之作。
一封家书百味臻
由宋入元,转瞬即秋。朝代的更迭也如同季节的更替,不变的是书法家对美的追求。
深秋,天朗气清,阳光明媚,正宜賞秋游玩。赵孟頫(1254—1322年)难得闲暇,携夫人管道昇登上花园的假山,正在凉亭内欣赏美景,管家送来一封书信。夫人接过书信一看,原来是娘家写来的家书,意为:久未回家,家人想念,盼能回乡一见。夫人心下难过,便告诉了赵孟頫。赵孟頫体谅夫人思亲之苦,但苦于身在官场,公务繁忙,无法达成陪夫人回娘家的愿望。于是,二人商量着给家人买了些果脯蜜饯点心等当地特产。赵孟頫知道管道昇一家笃信佛教,特意为其婶婶买了一百条香烛为礼物。东西齐备,二人乘兴展纸研墨,回复了一封家书。这就是著名的《秋深帖》。
《秋深帖》是赵孟頫代管道昇向婶婶问安的回书,其笔力扎实,字态修长,秀媚圆活,畅朗劲健。赵氏刷刷点点,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孟頫”二字,发觉后急忙改过来,所以落款“道昇”二字有涂改之迹,成为一段趣事。家书里提到的“蜜果”“糖霜饼”“郎君鲞”(即黄鱼鲞,浙江爵溪特产,即把黄鱼剖开腌制,然后烹饪成菜)都是当时的特产美味。
一封家书,承载了生活百味;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亲情。赵孟頫的《秋深帖》留给我们的也是满满的生活味道。
艺术源于生活,书法亦是如此。观这些古人的美食帖,信手拈来,没有浮华做作,没有名利角逐。淡定、安闲、快乐、超然,这就是古人的生活观和艺术观,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却很难达到的境界。
赏美食帖,品生活味,养精气神。也许,我们的思考真的要从一幅美食帖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