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课程领导的活动兴趣和实践理性

2019-09-10吴晓玲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9年4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班主任

【摘 要】相比抽象理论、理念演绎出来的课程领导,直面现象,研究实践中真实发生的班主任课程领导行为,能让我们对班主任课程领导的原生性和多样性的认识更为客观细致和深入。这不仅有益于班主任专业共同体实践智慧的累积和提升,而且悬置对班主任课程建构的完备性要求,有助于课程理论研究者们超越技术理性和理论理性的局限,更合乎实践情境和常识地理解带班育人可能和必要的课程。

【关键词】班主任;课程领导;实践理性;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1-0042-05

【作者简介】吴晓玲,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教育研究方法。

“课程领导”这个术语诞生于西方课程理论学术演进和实践改革的语境中,强调民主分权、个人思想、自觉发展,转变传统课程管理自上而下的监控管制,摆脱接受上级指令才活动运作的被动局面。因此,其不是一种基于行政、象征权威和控制的领导,而是基于专业、象征民主和自主的分享式或分布式领导。虽然“课程领导”在学理上是合逻辑的,但要让教师们真正认同自己应该也能够成为“课程领导”,则比较困难。

作为一名课程理论研究者,最初我对此概念也是悬而不用。但随着我走进实践、扎根实践、开展合作行动研究的深入,我看到了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各种形式、多种样态、不同水平的课程领导现象和行为,其让我对课程领导的认识从原先的理论逻辑和理性走向了对实践逻辑和理性的关注。

一、初识N老师

第一次留意到N老师,是在一次语文“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上。在上课之后进行评议时,N老师是这样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是重文字的品悟还是重写法的挖掘,都各有千秋,但一节课就40分钟,我们要做好取舍。我认为不能局限在一堂课来看一堂课,也不能局限在一篇课文来理解课文。小学12册语文教科书,写名人、伟人的课文有80多篇,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本选择这些人?而且这些人的传记都十分厚重翔实,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本就只选择这些内容?这样编排是希望给学生带来什么?这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N老师从一节课、一篇课文联结到整个小学阶段相同、相近主题和题材的课文以及编者的选文意图,并把思考的落脚点放到了学生的发展上,这都是其课程思维的显现。通达的教学观体现的是整体和整合性思维,广延的教学内容联结力、深入的价值追问力体现的是关联性和本原性思维。N老师的简短发言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為在平日里的课程建设研讨中我常常看到的是“为课程而课程”,甚或是“名为课程却环顾左右而言他”,较少看到有老师能够自觉地用课程眼光去发现和观照原本并非课程的问题,能够自如地运用课程思维去分析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课程建设中可资利用的物质性、素材性资源越来越丰富,文字型课程理念的立意越来越高,能够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也越来越多,但是如果没有具有课程智慧的教师去利用、去践行、去落实,那么丰富的资源就会被闲置,高立意的理念就会被悬置,选修课很可能被虚置。学校课程建设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培育教师的课程思维、尊重教师合理合规的课程自主权、发现教师的课程智慧、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实施和创生能力。

在之后的单独交流中,我得知N老师并没有专门学习过课程理论,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课程开发培训,但她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骨干力量。她从教20年,18年都在做班主任,另外两年在外支教,她兴致勃勃地与我交流她的带班故事以及带班的快乐和幸福。我一直认为相较于科任教师的课程实践,班主任的工作常态更具有课程领导的留白空间和潜质。为更好地了解N老师,研究她在带班工作中有着怎样的课程理念,有着怎样的课程创意,以及如何把理念和创意付诸实践,我和我的研究生走进N老师的专业生活现场。

二、N老师课程领导的活动兴趣

和许多一线老师一样,N老师也不认为她具有课程领导的能力,但“课程领导”于她恰恰是贴切、契合的。

(一)“比较会玩”

“我小时候比较会玩,我能想出很多很多玩法,做了教师以后我就带着学生玩。”N老师说。相较于国家课程管理体制的“赋权增能”,我认为她的课程领导“觉悟”首先是内生的,不是外部命令的要求,而是她的天性和兴趣使她就想这么做、喜欢这么做。因此我选择“活动兴趣”这个词来描述和解释N老师的课程领导行动。

N老师这种“爱玩”“会玩”的天性使她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打开N老师的微信,除了关于班级活动和与同事研修学习的内容推送,还有许多都是她在生活闲暇间对自然美、生活美的图文记录。我认为仅仅用“热爱生活”来理解N老师的“爱玩”“会玩”尚浮于表面,用《教学勇气》这本书的一句话“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整”也许更能够解读N老师的“会玩”所隐蕴的精神生命价值和教育意义。学校课程建设(包括班本课程建设)越往“深处”走、真往“实处”行,就越离不开对教师(班主任)的“生存、生活、精神世界状态如何”这个问题的思索。

(二)“一起做欢喜的事”

我的研究生告诉我说:“N老师不仅是个生活高手,也是一个组织高手。在休息日,她会组织读书沙龙;在空闲时候她还会组织她的朋友们比赛厨艺,或者一起外出旅游散心。我看到N老师在2018年最后一天的微信留言是‘喜欢的必定是快乐的,来年一起做欢喜的事!’附上的照片中有学生、有校长、有同事。除夕,她在微信朋友圈邀请同事、朋友“抱团过年”;春节,她上传了“相约一起过大年”的聚会图片和祝福语。

显然,N老师善于设计生活,富有生活感召力和协同力,而班主任不正应该是一名善于设计班级生活、富有班集体生活感召力和协同力的教师吗?以往,我在谈论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起点时,总是理论正确地从所谓的价值和目标开始,现在我有了不同的想法。如果想让课程“活”起来,就必须再往深处问:教师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喜欢、期待的生活是怎样的?课程建设到了班级这个层面,“人”就不能再是个抽象的符号,而应该具体、真实、丰富、生动起来。

(三)“爱搞活动”

从研究的顺序来讲,我们是先知道N老师“爱搞活动”的专业活动兴趣,然后才做生活史的研究了解到其日常的闲暇生活兴趣,以及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的。N老师开展的究竟是什么活动?这些活动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些活动是课程吗?这些活动是班本课程吗?

“N老师带的班是全校师生最羡慕的班级,其他班一吃完午饭就要在教室自习,N老师则会带学生去操场晒太阳。N老师还会带学生去植树、去看电影、去文化馆参观、组织班际辩论会、开展主题学习等,活动颇多。”这段话来自我研究生的观察。我还知道N老师曾模仿央视“诗词大会”在班级举行过诗词主题活动,做过民俗主题课程。就从列举的这些活动来看,显然都是些常见、普通甚至有些老套的,但是为什么她带的班级成为其他班师生羡慕的班级呢?

1.相信活动的育人价值。

基于20年的工作探索,她相信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因为只有真正经历才可能有体验,而且她认为组织活动对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也同样很有效。她说:“班主任要想有提高,上100次课,还不如认真地组织一次活动。”

我们对N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过一次开放性的问卷调查,很多学生都表达了“最喜欢N老师这样的班主任”“最幸运的就是能够在N老师班上,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够参加很多活动”的想法,而其他班学生的评价则是:N老师班不光活动多,而且学习成绩也好。

2.尊重学生的活动意愿。

N老师做班主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位学生很骄傲地说:“民主。”N老师的同事对她的民主带班方式也是赞许有加。她自己也多次谈到民主教育和教育民主的思想对她的影响,她说:“对学校而言,教师是主人,对班级而言,学生才是主人。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要看学生的兴趣爱好,要看学生在活动中有没有好的体验。”当发现了可以让学生有较好体验的活动后,她通常会先听取学生的意见,只有当绝大多数学生都同意后,才会开展这个活动。

民主的基础是尊重,而尊重的基础就是将他人看做人。因此尽管N老师很具有组织活动的天赋和热情,但她并没有把班级活动变成班主任个人创意和才能的展现,而是十分尊重学生的活动兴趣和意愿。这种一以贯之与学生相处的态度和带班方式本身就是极为可贵的隐性课程。

3.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

民主的带班方式要想良性发展,就必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治能力。N老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的能力。她在进行足够的引导和示范后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筹备活动的时候,N老师会在旁耐心、静静地关注;放手让学生主持活动的时候,她一边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一边巧妙地相机协助处理活动中出现的小困难、小故障、小矛盾、小尴尬和小冷场,让学生们在组织活动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更好地理解活动、更好地理解班集体生活。这应该是活动给予学生的超越具体主题、内容的更为有价值和意义的成长收获。如果说连续性和顺序性是课程组织的两个原则,那么N老师坚持为学生创设的这种循序渐进提升活动能力的学习机会,显然是基于学生、基于班集体建设的班本课程。

4.活动主题的时境关联。

N老师组织的班级活动并没有像必修学科课程那样有严整的按部就班的规划,用她的话说,就是“根据经验”与“顺其自然”。所谓“根据经验”,是指其多年的工作让她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活动,譬如依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学校德育主题活动的计划。所谓“顺其自然”,既指依据四季节气、节假日、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还指具体时空间“机缘巧合”之自然。我的研究生曾问N老师如何想到那么多活动的点子,N老师说是用耳朵“听”出来的:她吃饭的时候“听”,批改作业的时候“听”,和学生相处的时候“听”,同事之间交流的时候“听”。但凡听到的,有可行性的活动,她都会留意。在活动安排上,N老师有基本的课程意识,她并不是盲目、随便地搞活动,而是有依据、顺应时境、机敏地开展,看似没有规划,实有她的章法和选择。而且,她开展的活動常常能够具有一种“当下”的新鲜感,散发着自然的清新、透着生活的风尚、反映着社会发展的热点。

5.善始善终地做好活动。

N老师“爱搞活动”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其不仅有始有终,而且善始善终。其不仅在活动之始,和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做好与学校、家长的协商沟通保障工作,而且她会让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个充分展开的精彩生动的过程和一个充满真挚情感的美丽结尾。相较于被动开始、敷衍展开、潦草结束的活动,N老师的活动自然会给学生创造好的体验,从而受到他们的喜欢。

在N老师微信朋友圈中常常可以看到她对班级活动过程的图文推送。在一次“与绿色同行”活动记录中,我看到这样一段文字:“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甚至品德课的活动,如果仅关在教室空谈,对孩子是一种伤害,那些所谓精心设计的情境,有时就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欺骗。这次我们不仅是上一节公开班会课,交流活动方案的可行性,更要依靠方案活动,做一套完整的实践活动,给孩子们播下快乐、种下成长。”

三、班主任课程领导的实践理性

在访谈N老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她一方面率性、果敢、务实地实践着自己的专业兴趣;另一方面又富有实践理性地、巧妙地整合专业自主空间和识时务地权衡专业自主的合理分寸。这让我从分享式或分布式课程领导外在的民主和谐看到了其内在的紧张和矛盾,也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使我更觉得“课程领导”贴切于N老师的带班育人实践。

(一)“时间都是我节约下来的”

班主任工作的忙碌烦琐是众所周知的,而“活动多”恰恰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繁重的一个重要原因。N老师承担语文、道德与法治教学和班主任三个岗位的工作,此外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她究竟哪里来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精心开展这么多活动呢?N老师说:“时间都是我节约下来的。”归纳她的描述,其大致有两种节约时间的做法:一种是课程整合。N老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整合能力。她把语文、道德与法治、学校德育活动和班集体建设工作巧妙地整合起来,学生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学习有了活动经验和生活素材的积累,有了过程的亲历和真实的体验,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言之有物地写作、主动地力行道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整合的确是给班主任工作瘦身减负的一个好路径。另一种节约时间的办法就是规避一些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当然,N老师的率性不是任性,而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

(二)“班主任分为三类”

N老师把班主任分为三类:规矩型、应付型、审时度势型,她还对不同类型班主任的工作方式进行了解释。规矩型班主任一般都很有责任感,会不折不扣地把学校布置的任务一项一项认真完成;应付型班主任就是用被动敷衍的态度完成绝大多数任务,只求面上过得去;审时度势型班主任,他们觉得对教学、对研究、对学生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就不做或应付着做,坚持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N老师觉得自己属于审时度势型班主任。

从这个分类来看,N老师已经对班主任工作有了策略性的“元认知”,其已经能够跳出班主任的身份来看待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能与现实保持距离的研究意识,也是一种能与自我保持距离的反省意识。分类反映出N老师对各种繁杂工作任务进行价值判断、甄别和优选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对于课程领导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也间接地显现了她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

(三)“校长实实在在关心学生,我就跟他多交流”

虽然N老师十分反感做一些没有教育价值的事,但是她对校长的处境是十分理解的。在理解校长不易的同时,N老师还十分强调校长和班主任之间有教育理念的共识十分重要,她说:“这个校长实实在在关心学生,我就跟他多交流。”

N老师也认识到班主任带好班与校长办好校之间的共生关系:一个有领导力的校长,如果有创新的点子,他会跟班主任谈心,把自己的理念告诉班主任。校长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他有很多工作必须靠班主任来帮他具体开展、实施。班主任在组织开展活动中,要尽量争取和校长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校长,获得学校各方面的支持。这正是分布式课程领导所强调的不同实践层级和主体之间的课程领导协同。

结语:“N老师只有一个。”这是校长对N老师的赞许和欣赏,也是对人才不可多得的一种遗憾。从生命的差异性来讲,每一个个体都只有一个,但是我相信在时代给予我们的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机遇面前,在民主的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大的专业自主空间面前,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N老师”出现。

【参考文献】

[1]吴晓玲.深度理解班本德育课程[J].江苏教育:班主任,2019(2):41-46.

[2]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玛莎·努斯鲍姆.功利教育批判:为什么民主需要人文教育[M].肖聿,译.北京:新華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班主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性研究:基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西南边疆个案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云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校企合作视角下开发个案研究
用爱引导幼儿乐学的个案研究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样态研究
农村教师生存困境分析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