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琴在现代复兴

2019-09-10韩杰

中华瑰宝 2019年3期
关键词:琴曲古琴音乐

历史悠久的古琴在现代发展如何?现代人还需要古琴吗?古琴又将以什么形式服务于现代人?

古琴,也称瑶琴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拨弦乐器。中国自古称“琴”,皆为特指,而非乐器统称。19世纪20年代后,国人为区别西方传入的钢琴而改称“琴”为“古琴”。

几千年来,古琴,以其优美的旋律,承载着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儒释道的哲学理念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迄今为止,古琴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且仍然活跃的乐器。

古琴虽一直流传,但其传承之路却十分艰难。古琴指法繁多,动作细微,不经长时间练习不能熟练;古琴木材难得,工艺复杂,琴价偏高,非有钱人不可得。这些条件限制了普通人学习古琴。此外,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中国本土音乐受到了外来音乐的影响。比如在唐朝,古琴已然受到了西域音乐的影响。白居易在诗中曾写道:“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此后,古琴成为高雅的小众文化,逐渐进入相对沉寂时期。近一百年来,古琴艺术发展历经波折,由于政治原因,古琴曾一度被斥为封建阶级的玩物而受到批判,几乎被扫入历史垃圾堆。以至于在改革开放前,不认识古琴的中国人十分普遍,影视作品中琴筝不分,甚至演员用错误的方法装模作样地抚琴。古琴文化几乎损失殆尽。

那么,古琴在现代的发展又是一种怎样的状况?

古琴在复兴

古琴在现代并没有消亡。改革开放后,古琴文化之树开始慢慢恢复生机。各地古琴社团开始恢复活动,一些老琴家也开始向年轻人传授古琴艺术,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国内部分音乐院校还保留着古琴专业课。古琴这一艺术的生命力还在顽强地延续着。

2003年,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努力下,古琴艺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就像一声春雷,震动了古琴家和古琴爱好者的心灵。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古老而雄浑的古琴音乐表演,更是激发起全国人民对古琴的热情。古琴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终于被当代中国人所认识。

于是,一个全新的古琴复兴时代开始了。各地古琴社团纷纷崛起,喜欢古琴、学习古琴的人多了,古琴培训班多了,专注于斫琴的厂家和斫琴师也多了。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地区的弹琴人大约只有几十个,但到了现在,北京弹琴的人在三万人以上。

发展至今,古琴社团、琴馆、培训班遍布各个区县街道,古琴雅集、演出层出不穷,古琴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普遍开展。影视作品中凡是古装戏几乎都缺不了古琴……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古琴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兴旺。古琴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广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项目。

显而易见,古琴的复兴和发展离不开时代的进步,离不开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那么,古琴在新时代会如何发展呢?根据观察和分析,在新时代,古琴艺术将会向三个方向发展。

第一,成为表演乐器。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琴者日益活跃在各种舞台上。近年来,国内专业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就多走这条路。他们指法纯熟,强调表现力,以感动听众为目的,以好听为标准,走出了一条通俗之路。他们改编创作的新琴曲日渐增多,特别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这一方向上,古琴走上舞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符合时代的需要。

第二,传承古琴文化。有一群老琴家以传承传统古琴文化为己任,坚守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理念,专注于古曲打谱,深入挖掘琴曲内涵,研究琴史,寻找古琴精萃,探索古琴文化对于今天的意义。这一部分琴人数量不多,以老一辈琴家有序传承的学生为主。他们是古琴遗产保护的中坚力量。

第三,融入日常生活。普通的古琴爱好者,学琴不多,但有两三首琴曲弹得比较好。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业余时间有限,但又酷爱古琴。于是,他们把古琴当作自己的生活伴侣,琴声弹给知音伙伴,但更多时候是弹给自己,以调理身心健康,丰富情趣,提高生活质量。这一部分人占弹琴人的绝大多数,是小型雅集中的主力。

古琴被需要

古琴的复兴借助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时代需要古琴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新时代是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在飞速地发展变化之中。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每天都处于忙碌、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生病、养老、买房等生活压力导致的焦虑感是市景常情。一边是喧嚣的世界,一边是充斥着欲望的内心,这使人们常常与紧张和烦躁相伴,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心灵净土变成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而古琴已被证明是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减轻压力的法宝。

汉代大文学家蔡邕在其所著《琴操》一书中说道:“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明代《神奇秘谱》中记载:“然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

古琴音色纯净,旋律舒缓优美,沁人肺腑,使听之者的心情瞬间安静下来。一般乐器让人听之心动,古琴却能使人闻之心静。传统古琴文化就强调,琴人弹琴时要调息净虑,心和气平。弹奏古琴,不仅可以驱散自己内心低俗的欲念,纯洁自己的本性,还是一种自励自省、提升道德修养的方式。而古琴奏出的高雅、空灵的声音又使听者感受到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崇尚生命、追求高尚的正能量,使演奏者和听众的心灵与“道”融为一体。通过鼓琴进行的沉思,可以带领人们走向理性的知行合一的道路。

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多种声音巧妙组合,形成旋律,从而对人的感官、精神和心理产生影响。人类早就发现,音乐对人的身心具有调剂作用,现代科学更是证明了,音乐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故音乐不仅是一种声音艺术,还是一种养生和心理问题治疗手段。

不论是从古琴的旋律还是乐曲内容来看,古琴乐谱中不仅蕴含着儒家文化的平和仁爱,还有道家文化的清净超然,更有丰富的人生智慧。比如,《梅花三弄》表现了梅花在冬天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盎然开放的高风亮节与顽强奋进的精神;《酒狂》则描写了晋代文人在司马氏的压制下寻求自由的智慧与狂放;《广陵散》通过一个复仇的故事表现了面对黑暗统治敢于反抗的慷慨豪壮;《平沙落雁》描绘出的沙白风清、云飞天远、雁阵从容的自然景象,让人听之心地放宽,豁然开朗;而有起有伏的《流水》,其活力十足的特性也令人明朗超脱。

从现存的两百来首琴曲来看,绝大部分琴曲都充满了正能量,鼓舞人们修身养德。听着琴曲,人们自然沉浸于音乐的世界,继而被乐曲背后熟悉的历史人物故事所感染,获得一种精神力量。现实中很多艺术都有缓解压力的功效,但古琴对人们身心的影响更细微、深入、有力量。

唐代大家薛易简在《琴决》一文中说道:“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这里面所说的理念都是与人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相关联的。观风教可以了解社会风情,完善道德标准;摄心魄可以抵制不良欲望;辨喜怒是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悦情思可以调整情绪保持乐观;静神虑可以使自己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壮胆勇可以在困难面前和危险来临时鼓起勇气;绝尘俗可以抛弃低俗趣味和惰性;格鬼神就是敢于与自己内心深处的丑恶作斗争。中国古琴有着多么神奇的作用啊!

古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古琴也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古琴的旋律、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的意境,对于现今人们来说,都有服务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这对于紧张而焦虑的现代人来说弥足珍贵。

韩杰,古琴演奏家,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猜你喜欢

琴曲古琴音乐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夜的钢琴曲(六)
寻访千年古琴
一曲低语诉衷肠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趣趣相连赏古曲
音乐
古琴艺术的发展
琴曲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