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曙光
2019-09-10
中华瑰宝 2019年3期
二月的杭州天气转暖,位于城北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在即,一片春意盎然。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良渚遗址将在大量原生态湿地、农田圍绕下,复原展示台墩式聚落、莫角山宫殿区、反山墓地等遗址原貌,向公众展现中国五千年前的神秘世界。
自1936年施昕更在家乡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首次发现大批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石器开始,一次次震惊考古界的发现,让良渚两个字为中国乃至世界所知晓,4300—5300年前生活在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聚落也进入公众的视野。
良渚人吃什么,穿什么?他们从哪里来,因何消亡?他们的社会形态、宗教仪式与现在有无异同?八十多年的考古发掘,让我们对良渚人有了全面的了解:他们已掌握先进的犁耕技术,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他们能够制作精致的器物,能够建设大型的宫殿、墓葬、水利和防护工程等设施;他们的社会中已形成明确的分工、森严的等级、规范的礼制,人们有着共同的信仰。
良渚文化上百处遗址的集聚分布,上万立方米的“土筑金字塔”(墓地),上万件精美的原创玉器和等级森严的用玉制度,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营建最为考究、配置最为高级的“中华第一城”,都显现出其在同时期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罕见成就。这些文明的因子,也逐渐改变了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使良渚文化成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以及“从多元走向一体”发展过程的重要实证。
如今,尘封在历史长河里的良渚文化,正随着考古的持续进行逐渐掀开神秘面纱。然而,考古之路漫漫,良渚的故事也没有句点。相信,未来更多良渚文化的细节和内涵会得到进一步揭示,古老灿烂的文明之光也将继续照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