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创新优化教育研究
2019-09-10刘定潺
刘定潺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国家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前所未有地重视,但是,“应试教育”不仅误导了教师的授课,而且也扭曲了对学生的学习观,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创新;教育优化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趋势下,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将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为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培养阶段,学校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这也是指引学生的人生走向的重要教育方向之一。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独立性强,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务必贯穿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应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然而,就目前的素质教育中仍存在不足,因此,解决这些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问题就是促进我国国力发展的动力。
一、目前小学创新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
所谓创新就是指在原有储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另外开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的思维方向或者想法,以理想化需求或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对现有事物进行改进和创造,从而得到收益的活动。当代科技发展需要创新的能力驱动,而小学教育是创新意识形成的起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绝大部分过度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其中包括教学考核也仅仅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成果,反而轻视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水平。
二、提高小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方法
1.小学教育中,课堂环节应增加探索性内容
对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普遍以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知识并未适应发展,是因为青少年认识事物的规律的能力是有限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教授的内容主要是经过权威专家认定的,不存在争议的内容,帮助学生构造完备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感知社会、认知社会,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备两面性的,这样传授知识的方式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创新,长期处于被动灌输知识的学习状态中,一味地吸收知识而不懂质疑和创新,不利于学生观察和发现新事物。所以,小学教育阶段主要以人文社科自然知识为主,并辅以探索性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能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创新性的思维独立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树立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开展讨论性和实践性教学
如今的小学生学习知识主要通过老师的课堂现场教授,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传播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现场教授知识效果良好,秩序也良好。但是,由于学生主要是根据老师课堂讲述来学习知识,因此缺乏与老师的互动性,思维的活跃性。在创新性思维的引导下,小学教育理当将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性和讨论性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活跃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质疑和讨论,从而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加深学习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
3.转变教师意识,强调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和知识传播者,教师处于权威的地位,教学秩序较好,但是往往也缺乏与学生之间学习的沟通,因此,往往也会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也往往不会主动质疑和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新一代小学教育模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作为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主要通过与学生之间探索性学习的方法,积极讨论问题,交流看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4.改革考核方式,肯定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活动
小学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考察书本知识的学习效果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新一代教学模式的考核中,也应当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入考核范围之内,促进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和创新学习,增加师生对创新性意识的重视程度,着重培养具备创新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5.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教师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不够满足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的。因此,相比以往的教学模式,改变的重心在于教师的教学思维,将课堂的教授中心转移到学生上,辅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鼓励学生面对问题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除学生之外,教师首先也得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但现阶段位于偏远山区和乡村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学校可以引进人才,特别是来自专业师范学校的本科和硕士生,他们具备先进的和专业的知识体系,结合教学实践,将创新性思维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进行时,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见解,独立思考,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以分看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6.增大师资教学资源的投入
如今,小学教育中教师师资力量较为匮乏,这是因为中小学教师工资并不理想和社会步伐过快的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的教育部门和社会应当将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大力宣传创新思维对学生的行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加教育的投入和教师的薪酬待遇,降低成绩发挥着的作用,促进孩子進行全方面的发展。
三、结语
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小学生创新教育改革不是一个教师、一所学校能够完成的,需要教育管理机关、教育机构、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个人做起,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将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参考文献:
[1]明月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4(05).
[2]刘海艳,代新平.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8).
[3]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