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动量规思维,实现多维评改

2019-09-10谭润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0期
关键词:小学习作

谭润仪

【摘要】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评价标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传统的作文评价只是教师对学生习作作出主观评定,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一套细化标准、科学有效的习作评价量规不仅能够实现多维度评价,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文能力结构,多维度修改习作。本文通过构建《小学高年级习作评价量规》,将其应用到习作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以促进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小学习作;评价量规;构建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年级的作文往往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大难题,尤其在传统的小学生习作评价中,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举例两个小情景:1.学生小张在一次作文习作中,在运用人物描写刻画人物性格上下了很大功夫,他期待着老师在作文本上能给予他一个进步的分数。可是,他的作文还是像以前一样不理想。老师的理由是他的书写不工整,不能得高分,小张陷入深深的失落。2.周老师是一位对教学满怀热情的新老师,她用了一周时间加班加点,总算把学生的习作详尽地批改完了。可她发现学生只是浏览一下评语,他们看着自己习作的诸多错误,老师批改的满纸红字,不知从何入手修正,她感觉自己的付出白费了。

在第一个情景中,学生在习作的表达能力上下了功夫,而老师关注的却是书面的工整度,由于片面的评价、标准的不同,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情景二也是笔者曾遇到过的问题,由于学生缺乏习作后修改的科学指导,学生对教师的“精批细改”无动于衷,老师劳而无功。这些弊端无疑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如能依据量规化的评价思维和指标,对学生习作提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意见,不仅能使作文评价更加科学、合理,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文能力结构,明确自己的习作目标,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水平稳步提高。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对学生习作水平或等级进行评定的一套细化标准、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工具——《小学高年级习作评价量规》来应用到作文教学当中。

一、《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评价量规》的构建

习作量规的构建不仅是为了得到学生习作的分数,还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各项习作能力要素上的发展状况,得到具有诊断性的评价信息,以此不断改进习作教学。因此,为了启动教师习作评价中的量规思维,实现多维度、多元化的教师习作评价和学生习作修改,需要在构建习作评价中运用分项法。即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对多维度的具体指标和分数评定,教师要根据学生习作的每项写作能力要素进行单独评分,由此得出更为具体、科学的评价信息,引导学生从反馈的信息中明确自己的习作短板并不断改进提高。

依据《新课标》和高年级教材对第三学段的写作目标和要求,参考了社会公认的若干个作文评分量规标准,通过与科组讨论和研究,笔者从“选择材料”“组织结构”“语言表达”“其他”四大维度进行构建,从整体谋篇布局到一个标点符号,都有一个相应的分数,每一项指标又有具体的评价细则。(见下表)这个量规表附在学生作文本的首页,简表附在每篇习作的最后以便评分。相对于凭印象、凭经验的传统评改方式进行“精批细改”,如此对作文进行分项评价量规可以清晰、直观地呈现每个分数所对应的能力水平,让教师能够科学有章法地进行评价,有的放矢地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自己习作的优缺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提升能力的方向。

二、习作评价量规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评价量规》(下文简称《量规》)的应用不应只是仅限于作文教学的评价环节当中,更应当贯穿于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指导性意义和作用,促进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一《难忘的“第一次”》为例,我在本次习作训练中把习作评价量规应用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八大环节:

1.习作前的指导与示范

环节一:呈现文题,激发兴趣

在本次习作课中,笔者首先向学生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在讲台上课”的经历,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了本单元习作题目“难忘的‘第一次’”,并引导学生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头交流。随后,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相机与学生共同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要写具体“第一次”的经历,以及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感受和启示。

环节二:研习文例,抛砖引玉

在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后,首先出示了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见下图)让学生去评议。一开始学生受固定思维习惯影响,认为老师展示的一定是例文,因此忽视了文章的不足之处,七嘴八舌地“挖掘”其好的地方:“讲清楚了第一次经历”“能得出启示”“做到了首尾呼應”......在学生讨论后才出示这篇文章的分数:26分!这时同学们大跌眼镜,因为这个分数实在不是很理想,学生迫不及待想了解原因,此时笔者才出示《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评价量规》,让学生根据《量规》中的不同项目中等级和评价再次评议,渐渐学生能发现并说出在选择材料上,这篇作文虽能围绕“做事要专心致志”的中心把意思表达出来,但选材陈旧;在组织结构上,该文没有把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重点突出并进行详写。笔者趁机引导学生“你如何判断出它没做到重点详写呢?”学生能立刻根据《量规》反应过来:因为语言叙述平淡,描写不够具体,在篇幅上也不够突出。由此,习作中语言表达的要求也不言而喻了。

环节三:量规指导,明确要求

在对文例进行评议后,笔者利用《量规》进一步指导学生将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口头改写,学生在《量规》的引导下在这部分中加入了人物心理、动作、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等具体细节,并知道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润色文章,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实现把“第一次”经历写具体以及写出自己的感受的目标。

2.习作过程的指导

环节四:激活经验,学生写作

学生根据《量规》在明确了习作的指标和要求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进行本次写作训练,学生的习作目标从“有话写”逐渐过渡到了“写好话”。

3.习作后的批改与讲评

由此可见,在习作前和习作过程中,《量规》对作文教学主要起到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作用,而在习作后它更是能发挥评价促进教和学的作用,因此,在习作后,除了师评,笔者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量规进行自评、互评习作,并以此作进一步的创作和修改。

环节五:教师讲解,示范评分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首先向学生说明《量规》在习作评价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而结合学生的一篇“难忘的‘第一次’”优秀习作再逐一讲解评价《量规》各项指标,让学生对此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理解,然后根据量规示范评分。当然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还有很多理解、操作上的困难,所以之后学生进行习作互评前,教师都要对量规的标准及使用方法进行讲解,逐步深化学生对标准的理解,逐渐清晰认识各指标的要求和内涵。

环节六:同学互评,教师指导

在学生依照量规互评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指导批阅,做到师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如一开始笔者发现有的学生无法根据量规的指标赋分,按照印象随意给分,这时笔者就引导他们认真阅读老师出示的优秀习作,对测评习作和优秀习作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评等级ABCD,再根据相应等级的分数值进行恰当打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摸索到给分的门路和标准,也逐步了解分数背后的意义。还有学生最初写评语时,只会用一些空话、套话来笼统简单地评价整篇习作,如,“语言平淡”“好”“语句生动”等。于是,笔者提出了具体步骤和要求:首先是做到一“找”、二“画”、三“圈”、四“注”,如笔者在一篇写第一次上台表演的范文上找到一句精彩语句——“那一刹那,我听到的音乐就像奔驰的野马,嗡嗡作响;镁光灯则是一把锋利而尖锐的箭,射进了我的内心深处。”笔者示范先用红笔画出,圈出“奔驰的野马”“尖锐的箭”這些词语,再适当批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再是引导学生参考评价要求栏写出具体内容:文章什么地方生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我”十分紧张的心情”;文章的不足、缺点是什么,建议怎样修改,使评语更有针对性。

环节七:教师反馈,具体讲评

学生互评后笔者把习作收齐,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批阅并作出反馈。学生第一次利用《量规》进行互评的结果是让人惊喜的,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根据这四大评价维度去分点评分写评语,从方方面面认识到一篇习作的评价标准;当然由于习作水平的良莠不齐也有部分同学评价不到位,这还需要日后多加训练。对于能够认真学习量规,正确使用量规并作出客观评价的同学我给予了表扬、鼓励,并且依据评分量规对评改后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

环节八:学生修改,二次创作

最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认真审阅自己习作互评得出的评价信息,并根据其对习作进行修改或二次创作,完成作文终稿。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自己习作的优点和短板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了解,也对自己修改习作的方向更为清晰,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习作评价量规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关注的不仅是一个笼统的分数,更是用数据说话,剖析分数的含义,聚焦各项能力水平,探讨每个能力的呈现,实现多维度评和改。当然,习作评价量规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作文的不同要求、学生整体水平以及不同的学段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的习作评价量规,会更好地发挥作文评价的导向与调控功能,使量规真正适用于学生、适应于教学。其次,运用习作评价量规评价作文,其主体不应是教师,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更重要是让学生互评、自评,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诊断、提高的自主学习过程。对教师而言,运用习作评价量规进行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更为费时,但它促使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水平和个性差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不再是“劳而无功”。这就像在习作教学中给了教师和学生一把尺子,引导着我们时时衡量、及时修正。

参考文献:

[1]王然,崔嵘.运用评价量规,指导学生习作修改的有效尝试[C].语文教学通讯,2016.5.

[2]胡根林.量规评价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3(34).

[3]谈永康.让量规引领学生跨进习作的“大门”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研究[C].语文教学通讯,2011.12.

猜你喜欢

小学习作
多管齐下,让学生有话可写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
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及优劣剖析
小学习作教学须从“实”字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