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字路口的中国家电业,急需构建创新的硬核价值链

2019-09-10吴勇毅

家用电器 2019年9期
关键词:家电行业硬核痛点

吴勇毅

2019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将于9月6日在德国柏林隆重开幕。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博览会,IFA2019将聚集数百家领先企业、近10,000家媒体和数十万智能产品爱好者。在IFA2019开展前一天,将公布2019年IFA产品技术创新奖(消费者电子创新指标)的结果。历届获奖企业和产品均为行业领先者和技术创新基准。今年的重点是利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AI、IoT和5G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令人关注的是,今年IFA产品技术创新奖将花落谁家?又有多少中国家电品牌再次荣膺?中国家电企业如何继往开来建立创新硬核价值链,再上一层?

十字路口的中国家电业,急需建立创新的硬核价值链

当前在5G商业应用引发的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新革命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企业正处于十字路口。一方面5G的应用使云计算、大数据、AI、IOT等技术的应用速度加快,亦让消费环境更为多样化、个性化、碎片化,另一方面从2018年开始到2019年上半年,整个国内家电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正亟需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和发展局面,众多家电厂商纷纷布局新战略,寻找最接近消费者的新风口。

《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家电市场在2018年中达到8104亿元的规模,同比小幅增长1.9%,增速大为放缓,而今年上半年,随着地产进一步向下,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今年上半年家电增速仍然进一步放缓,尤其是过去几年被视为家电行业“新蓝海”的小家电市场今年上半年整体增速亦放缓,市场低迷,线下市场产品结构调整不如预期,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据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小家电(煲、磁、压、豆、料、榨、水)2019年H1规模为288.8亿元,同比增长2.7%,创近几年增长新低。

可以说,激烈的竞争、行业发展“天花板”是当前各大家电厂商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面对此境此况,在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的同时,家电厂商应持续不断进行科研投入,聚集最新资源,解决用户痛点,通过各种创新手段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屹于不败之地。

家电企业成长史,就是一部典型的创新史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无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模式创新等,创新是一个企业品牌的永恒主题、长青的核心动力。这可从多家家電企业成长史可以管窥一斑。

从一个30多人的小厂 ,发展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海信背后的“王炸”就是“技术立企”、“创新兴企”。多年来,海信一次次用颠覆式创新打响品牌擦亮品牌:2005年, 业界首个数字电视“信芯”研发成功,结束我国“有屏无芯”的历史,逼迫同类国外芯片价格降低50%;2014年激光电视全球首发,核心专利300多项;2015年,Hi-View Pro画质引擎芯片问世,成为内国第一个拥有自主高端画质芯片的家电企业;等等,不一而足。

原创性科研创新亦让海尔成为世界家电行业的领头羊,构建以创新和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海尔互联工厂团队。海尔近几年建立并陆续完善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形成自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依托在全球的10大研发中心,以及根据用户痛点随时并联的N个研发触点,海尔形成了“10+N”开放创新体系,真正实现“用户需求、创新资源在哪里研发就在哪里”,在全球首创众多家电产品及模式产品。

而从最初一对兄弟创立的小作坊,到现在的世界500强企业,百年老牌惠而浦屹立百年的秘诀非常简单,那也就是“创新,再创新,不断创新”。为了让伟大的创意能从公司任何地方诞生,促进创意、流程和技术获得流畅、有组织的沟通,惠而浦公司特别设计了“KM——一个知识管理员工内网——让员工能从世界各地进行虚拟链接,让创新能够产生于每个人,每个地方”。对于各种创意,无论大小,无论来源,惠而浦公司均给予及时充分信任和支持,为公司各层面创造了良好的创新条件。

创新“不能换汤不换药”, 弘扬创新关键在两点

站在今日中国家电业新一轮变革起点上,科技创新已取代“大规模制造、低成本营销”,成为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但是,对于众多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推出一两款创新产品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持续竞争中,每年都有科技新品的上市和引爆,并始终保持原创精神。

近几年,摩托罗拉、柯达、索爱、诺基亚、索尼、松下等或售卖或转型,印证了这样一个残酷事实:在竞争激烈的家电市场,变化飞速的电子信息产业,光有防守远远不够,也不能只换汤不换药,必须始终保持危机和创新意识,来不得半点傲慢和懈怠,只有发挥原创精神,不懈持续创新,执创新之牛耳,才能保证基业长青,否则只有“OUT”。

如何弘扬家电创新精神与力量?以下两点很重要:

首先是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务实创新、踏实专注、恪守信誉等行为准则的综合集成,它是支撑“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到“优质制造”、“中国智造”的精神动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变观念,改变以往重规模、重速度的发展模式,克服“赚快钱”的浮躁心态,严守职业底线,严格执行工序标准,引导企业踏踏实实地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强化重点产品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以切实提高中国家电产品的设计、质量水平和精致程度,满足国际主流市场的需求。

在家电行业,体现工匠精神的例子有不少:工匠扎堆儿的加西贝拉、十几年如一日进行IH技术研发的美的IH电饭煲研发团队、对每一件产品精雕细琢的方太集团、要造物先要造人的燃气具专家林内、绝不偷工减料的A.O.史密斯、把工匠精神作为最重要的企业文化进行传承的万宝集团,等等。正是这些踏实的企业成就了今天中国家电制造的工匠精神。

其次是构建一套涵盖鼓励支持创新标准、创新文化和创新价值链条的完善体系。首先,明确创新的标准,一定是原创发明、颠覆性创造的科技成果,而不是小改小革的微创新、更不是模仿抄袭式的山寨创新、伪创新;其次,营造普爱的创新价值观,一定是基于仁爱之心、普惠之心带给普通百姓幸福生活的价值观,全面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真正需求的价值创新,让消费者买得起用得起;再次,则是营造创新的消费价值链,从关注产品的科技创新转化成果,到关注用户工作生活方式的感悟,再到关注家庭的幸福体验,实现从用户到家庭、社会的一体化共振。

如今5G智能时代,竞争日益激烈,对于高度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中国家电企业而言,只有不断完善研发体系,保持持续质的创新研发投入,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的痛点,探索运营模式创新,建立创新的硬核价值链,掌握核心技术,并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打造新的增长点,才能俘获消费者的芳心,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家电行业硬核痛点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尾巴帖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这都是什么硬核老师啊
“硬核”时代下的人性
“硬核”火遍网络,意味着什么?
藏在“抱怨”背后的商机
我国家电行业的国际化战略发展:文献综述
基于哈佛分析模型的某电器财务分析与前景预测
贴膏药不能只贴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