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19-09-10金起家

天津教育·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目高中历史素质

金起家

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及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直接作用于学科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要求国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求新时代下学科教育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新课改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深入,同时也在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之下高中历史学科也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强化,让学生不仅能够从中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提高其他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品质,能够借此促进自身的发展并且适应社会环境,这种核心素养能够被维持、塑造、培养,使学生更加具备家国情怀和个人修养,更加适应社会关系,重视合作创新以及自主发展的能力。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着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等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成熟的世界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家国情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所选择的情感、价值取向并且是其选择的最终目标;而历史解释就是指学生通过相关资料,运用历史思维分析有关的事件,这可以充分训练展示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唯物史观则是学生通过了解历史的发展培养相关的历史观念以及学习思维、方法,使其能够通过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更加深入学习、拥有正确的认识。

二、高中生应有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知识、思维

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通过教材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引导建立基础性的知识体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收看历史电视、阅读历史书目拓展自己的视野。当然这些并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层面上,更加需要的是理解历史,把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上升为具有思考意义的理性认识,并建立自己的情感倾向。基于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更加需要重视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并且采取一定的手段方法达到最终的效果。

(二)跨学科知识的储备和运用

历史是一门具备各色各样东西的学科,其特性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好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要接触不同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好历史这门科目。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时候,要通过学习《论语》了解孔子的有关思想。想要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所了解,就需要自身储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高中历史科目的学习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而更加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素质的目的。

(三)情感取向以及历史价值观

为什么要对历史进行研究学习是每一个人特别是与历史有关的人所思考的一个问题。从人的角度来看,我们探索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学习完善自己的过程,我们会在对历史的思考和审视当中撷取其中的精华,形成自己的情感取向和家国情怀,培养自己的民族观念以及自豪感,对自己的民族以及国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前深化落实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历史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核心素养。

三、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

通常情况下,学生主要通过历史教材学习历史,这是学生接触到历史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并且历史教材所具有的丰富资料、知识的特点也能够有效满足学生渴求历史知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则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结合教学课程内容以及相应的历史教材,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扎实历史基础,并且能够做到熟练掌握并加以运用。例如,教师在讲解抗日战争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给学生观看一些当时真实的照片、小视频等等,让学生在感官上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抗日战争,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二)改变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教师要帮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当然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特点,制定更加适合不同学生的针对性学习方法,并且对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困难以及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就如同历史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规律,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国热情,提高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效率。

(三)健全教学模式,保证核心素质培育的贯彻

伴随中国教育革新的深化,高中历史学科的水准在持续提高,教师必须坚持改变固有的教育方法,对新课标的基础需求和思想开展贯彻落实。在教育的时候,历史是一项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感情的核心科目,教师要增强对学子们历史素质的提高,全方位地认识历史文化,并适时地开展说明和完善,让学子们可以认知和描述有关的历史状况和历史作用。

(四)关注核心素质,科学规划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育项目的起始点,是否能够规划科学适宜的教育目标,极大可能会作用于课上教育的终极品质。过往的高中历史教育正是由于忽视了教育目标规划的关键作用,致使核心素质培育功效令人失望。对高中历史教育目标进行规划时,教师不但要注意理论与能力、程序与方式、感情取向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把控,还要深深领悟到核心素质与教育目标之间的联系,从历史核心素质方面深入,科学规划教育目标。历史科目核心素质的培育并非一时半会之事,此乃一个长期深入、按部就班的程序,并非一堂课就可以验收成果的。所以,评判目标规划是否有利于核心素质的养成,必须从目标规划是否确切、适宜、详细,是否适合学子的内部进展需要这五个角度开展。假设教育目标规划适合学子们了解历史的现实状况,拥有极强的操作性,契合学子们目前的思考水平以及学习水准,则其是有利于核心素质的培育的。

(五)发掘学生潜力,营造积极难题情景

高中生已累积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开展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项目时,教师不应该迫使学生学习某历史思维或者某历史理论。这不但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会使他们养成依赖习惯,长久下去,必然会对核心素质的进步产生阻碍。教师必须全面信赖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营造积极难题情景,指引学生在研究难题和处理难题的阶段过程中强化求同存异的思想以及革新思想,达到从“学会”至“会学”的学习方法的改变。

(六)提倡協作探索,发挥积极学习技能

新课程标准最重要的思维就是提倡“自发、协作、探索”的学习方法,此乃高中历史教育中无法忽略的一部分。培育学生的历史科目素质时,教师必须时刻抓紧“协作探索”这一核心问题,指引学生利用分工协作、阅读考虑以及研究互换信息等各式方获取知识能力,推进核心素质的进步。

(七)改良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教育项目的核心就是教育方式,高效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能动性,推进教育功效和学习效果、速率的提升。以往的高中历史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需要不加以重视,教育方式较为落后,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索,无益于他们使用唯物史观的思维准确对待历史难题。所以教师在落实教育项目时,必须对历史科目的特征进行思考,因材施教地选择各种教育方式,指引学生准确认知历史,并可以依据已学的理论整体、客观地对待历史,把握基础的历史理论和社会历史进展的规则。与此同时教师必须一改往常绝对依靠教材的方式,应基于历史教材,对课程材料开展高效开拓,例如联系教材,使用史书记录、历史古迹、互联网、历史文物等整理科目材料,选择出与学生情况一致而且可以贯彻核心素质目标的材料,让学生从更高的视角、更多的方面对理论进行认知。

四、结语

经过以上的辨析,我们可以发觉在高中历史教育当中,对高中生历史科目核心素质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历史素质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历史技能的提高,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历史思想品德和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学科的核心素质教育,更加可以突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对高中生历史科目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加关注,推进高效教学的执行,提高历史科目的教育作用。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科目高中历史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考“新科目”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