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2019-09-10吴莹何维维
吴莹 何维维
天津市第四十八中学创建于1955年,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学校。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管理的突出位置,把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將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将学科组建设作为教师共同学习、研修、发展的平台,从而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历任领导班子的共识。
如今,在这里,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除了教书育人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共同学习、钻研业务、探索创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昂首阔步;在这里,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学识渊博、教学严谨,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份教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播撒智慧的种子。他们是普通、平凡的,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辉煌显赫的成就,他们用手中的粉笔写下智慧与真理,擦去愚昧与功利;他们摒弃浮躁,在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同时,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正如该校校长姚茂春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所发展,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教师,而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与学生共度一段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教师也在发展、成长。多年来,学校始终遵循让学生在自信、自律中成长的办学理念,静下心来办学,踏下心来做事,着重抓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我们的工作宗旨。”
塑师德 强师能 打造骨干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是教师为师从教的灵魂所在。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他的学识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在学校管理中,第四十八中学始终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开展“争做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社会满意”人民教师活动;利用校刊《同心报》、教师节表彰会等方式积极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及身边教职工典型,大力倡导新时期高尚师德;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请党员亮出身份,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岗位奉献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学校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是学校领导班子在管理学校中达成的共识。
在强师能方面,学校采取校本教研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科组建设。学校建立了学科组组长培训制度,每次一个学习主题,让教师们在学习中更新教育思想,提升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发展。此外,学校加强学科组和备课组活动记录材料的督查工作,增强学科组校本研训的主题性和特色。
为了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成为骨干教师,学校开展新老教师的“师徒帮教”活动。年轻教师拜有经验的老教师为师,老教师通过“传帮带”,为年轻教师把好教育教学的常规关、课堂关。
学校倾力支持青年教师培训。在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积极组织了近30位青年教师的“白班培训”,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人才保障。
学校积极为广大教师搭建各种活动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为教师业务提升创造条件。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成长、成熟起来,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起到模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稳定、快速、持续发展。
在学校“塑师德、强师能”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目前,学校既有造诣精深的高级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区级学科带头人,更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站在教学前沿。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务实、凝聚力强。学校曾被评为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先进单位、天津市义务教育完成率先进单位、天津市首批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局级先进党组织、河北区综合办学水平先进单位等。
抓好学科组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天津市第四十八中学的领导班子深知,学科组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近年来,学校着力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融合,营造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良好教研氛围,学校从本学期开始,每个学科设两位学科组组长,以此强化学科教研意识。此外,学校领导分学科深入各学科组参加教研活动,从而增强学科活动的实效性。
学校注重对学科组组长、备课组组长的培训。明确学科组、备课组活动要求,使活动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主题的前提下开展。在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中,他们结合学生特点,凸显学科特色。
例如:语文学科以作文教研为重点,以语文学科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抓特色、促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研活动中,语文学科组做到以新课改为导向,以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以教师为主体,科学有效地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真抓实干、注重实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开创学校语文课改的新局面。如今,语文学科已经形成“六环节三板块”教学模式。“六环节”,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品析语言;合作探究,感悟哲理;梳理拓展,指导训练;小结归纳,一课一得。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导、感、品、悟、练、结”。“三板块”,即:导、学、练。“六环节三板块”教学模式着眼于教师“教”及学生“学”的规律,注重实效,注重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语文学科组把教研活动重点放在狠抓课堂教学上,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研讨活动,上公开课、研讨课,青年骨干教师带头,率先垂范,每次活动后用心进行听课、评课、反思活动,每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在“师带徒,徒促师”的良好氛围中,语文学科组的青年教师们迅速成长、成熟,逐渐形成了“你帮我赶,你赶我超”的良性竞争与合作的教育教学氛围。
语文学科组的教师们深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于是他们大胆创新,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他们以教研组为核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将思维导图融入名著阅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还利用学校的公告栏,组织学生进行名著知识的专题竞赛。每周进行竞赛、每月进行评比,评选语文之星,多角度、多渠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物学科组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能做到分内事情尽心做,大家的事情抢着做,从不埋怨、推卸责任。学科组的5位教师包揽了学校七、八两个年级的生物教学任务,其中还有两位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虽然大家的教育教学任务并不轻松,但他们从不叫苦喊累,对待教研工作一丝不苟,互相取长补短,组内氛围融洽和谐。
生物学科组教研气氛浓厚,新入职教师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教学方法,老教师主动向新教师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梁琦老师制作微课的技术好,于是她就给大家讲解微课制作技巧,大家认真记录,虚心请教;许恒利老师的白板运用很娴熟,大家就向他请教白板知识和运用方法……
生物学科组教师与时俱进,积极参加区教研员组织的有关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及时总结教学心得,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组内教研时,教师们经常学习高中生物知识,力求学生进入高中后能顺利衔接。每次组内有教师做课,大家都会坐到一起反复讨论、修改、试听、再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与总结中,生物学科组逐渐形成了“问题引领,活动生成”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思考质疑的思维方式和动手求证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多年来,生物学科组的教师们扎实地抓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生物学科组被评为区级教工先锋号。谢丽老师多次被评为师德先进个人;梁琦老师多次在市、区做课并获奖;许恒利老师也多次在区級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促专业化发展 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组织了“如何说课”的讲座,并要求教师撰写说课材料。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组织了说课、做课、评课系列活动;安排组织七年级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给教师们搭建平台、展示风采。
多年来,学校始终立足于本校实际,着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获得提升,同时,也在自我成长、成功中享受到做教师的职业幸福。生物教师梁琦就是在此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代表。
梁琦所教的生物学科并非中考科目,许多学生不重视这门课,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学生物,就成了摆在她面前的一个难题。反复思考、研究后,梁琦认识到,教师只有清楚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生物学科的本质是什么,才能明确要将学生带向哪里。于是,在七年级开学第一课时,她会问学生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学习生物学?”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能帮助自己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复杂、神奇、协调、统一等特性。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开展相关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发现生物学能学有所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植物学中《花的结构》一课时,她设置导入环节,提出“在花店买到的百合花没有雄蕊的,是遇到了黑心的花店商人吗?”并询问学生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为了解开疑惑,梁琦在课堂上安排了花的解剖小实验,学生们带着心中的疑问去寻找答案。学生们通过动手解剖,一步步了解花的结构。在《青春期》一课中,她特别组织学生举办主题为《青春礼赞》的诗歌朗诵会,学生们课前积极撰写或搜集赞美青春的诗歌,在课堂中用优美的语言抒发对青春、对生命的尊重和赞美。朗诵会后,她与学生们一起交流感想,鼓励学生们努力追寻自己的理想,积极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积极地体验和感悟,也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爱上神奇美妙的生物学。梁琦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她做的课多次在市、区级评比中获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多次在各级评比中取得佳绩。梁琦坦言:自己在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获得了专业上的成长、成功,而且收获了作为教师满满的职业幸福。
(责任编辑 吴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