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儿童同情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建议
2019-09-10李占彪
【摘 要】对江苏省13602名9~18岁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发展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快速下滑;男生得分明显低于女生;对生活不满意的儿童、与祖辈一起生活的儿童、乡村儿童的得分明显偏低。
【关键词】江苏省;儿童;同情心理品质;发展现状;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2-0018-04
【作者简介】李占彪,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97)硕士研究生在读。
一、问题提出
同情是一种受个体的立场观点和思想觉悟制约的,由认知、感情、动机、行动交织在一起的高尚的道德情感。同情是对他人的处境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心理过程。同情的对象不仅是弱者,也包括强者、正义者;同情不仅是一种感情上的共鸣,也包括“助人为乐”“声张正义”的动机和行动。可以说,同情品质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温度”,所以,同情一直是思想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的儒家学说十分强调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建立在自然的情感之上,从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到孟子强调扩充人的“恻隐之心”,同情与关爱的能力始终被视为人最高尚的品质之一。
除理论研究外,关于同情心理品质的实证研究也不少见,但是多以访谈、实验与观察为主,问卷调查选取的样本范围一般较小。心理学领域主要聚焦“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则多关注“如何培养”或“现状如何”等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江苏省13602名儿童的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其中关于儿童情感的“同情/冷漠”维度包括5个测量指标。前两个指标为联想移情能力(如:听悲伤的故事时,我经常会忍不住流下眼泪)和现实移情能力(如:看到有人遭遇不幸时,我会很伤心);后三个指标为敏感度测量,依次是高度敏感性(如:当预感到电影或电视中有残忍的事要发生时,我会想办法避开不看)、中度敏感性(如:即使在一个非常热闹的场合,我也不容易兴奋起来)和低度敏感性(如:没有什么事能让我开心或者难过)。5个测量指标中前4个为正向计分题,最后1个为反向计分题。
二、江苏省儿童同情心理品质的基本情况
江苏省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发展较好,但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满意度、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城乡的儿童有着不同的表现。具体来说,江苏省儿童同情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江苏省儿童同情心理品质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快速下滑。
江苏省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较好,平均得分为4.47分,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加,同情心理品质得分表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在9岁至10岁时,同情心理品质得分表现出暂时的上升,但随后开始大幅度下跌,到16岁之后开始保持相对平稳,同情心理品质开始相对稳定成型(见表1)。王景英在其研究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对喜、怒、哀、惧四种情感的移情水平都表现出下降趋势。以上结论与孙彩平教授主编的《江苏省儿童道德发展报告》中对儿童关爱情感的研究基本吻合,面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上不了学”的假设,在“想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的选项上,人数占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综合几项研究结果,对教育者而言,把握儿童同情心理品质发展变化的关键期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教育十分必要。
2.男生同情心理品质得分明显低于女生。
江苏省儿童同情心理品质在性别维度上表现出男生得分(4.29)明显低于女生(4.62)的特点,男女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与经典同情研究结论相一致。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游戏规则时发现,男生偏爱公正取向的道德判断逻辑,而女生偏爱关爱取向,“女孩对待规则采取更加实际的态度,她们表现出更多的宽容”。吉利根的一项研究表明,男生在亲密关系中更易想象出暴力情节,其中包括屠杀、自杀、刺伤、绑架或者强暴。皮亚杰与吉利根等人的研究是以访谈与观察为主要方法,且研究对象是西方人,但其结果与本研究基本吻合,即女生的同情能力要明显优于男生,男生的同情心理品质与关爱能力应该得到更多的培养与引导。
3.对生活不满意的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令人担忧。
江苏省儿童同情心理品质随着个体对生活满意程度的降低而降低,不同生活满意度的儿童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见下页表2)。对于生活满意度与儿童同情心理品质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较少,《江苏省儿童道德发展报告》曾研究过关爱情感与儿童生活满意度的相关问题,研究显示,选择“想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贫困儿童上学”的人数占比随生活满意度的降低而降低,其中,对生活很满意的儿童中有52.13%选择了该选项,而对生活不满意的儿童中只有25.84%选择该选项。由此可见,生活满意度对于儿童同情心理品质的发展至关重要。
4.与祖辈一起生活、在单亲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较差。
江苏省不同家庭生活方式的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得分最低,除此之外,在單亲家庭中成长的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表现也相对较差。虽然对家庭结构与儿童同情心理品质关系的研究较少,但是对单亲家庭或乡村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研究却不在少数,这两种情况类似于与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及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健全家庭中成长的儿童更易表现出孤僻抑郁、多疑嫉妒、消极自卑、敌视、暴力、易怒等问题。
5.乡村儿童同情心理品质低于城镇儿童。
江苏省城市、县镇、乡村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城市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好于县镇儿童,而县镇儿童又好于乡村儿童(见表4)。关于城乡儿童同情或移情能力发展差异的研究在国内比较少见,《江苏省儿童道德发展报告》中的研究显示,大中城市的儿童中“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贫困儿童”的人数占比为45.69%,而乡村儿童的占比仅为26.17%。综合两项研究来看,乡村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表现相对较差。
三、教育建议
儿童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教育者单方面的付出,更重要的是形成教育合力。儿童不仅仅是学生,他们在生活中还扮演着父母的子女、他人的朋友等一系列的角色,教育者要想在情感领域有所作为,既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更需要“以心育心、春风化雨”的教育艺术。
1.丰富心理学知识,掌握儿童心理品质的发展特征。
教师只有掌握了儿童同情心理品质的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发展困境,分析清楚变化的原因,才能将儿童的心理品质发展纳入教育责任之中,进而在教育中有所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音乐等诗化的课程来陶冶学生的关爱情感,提高其审美能力;还要利用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理品质。另外,对于男生同情心理品质的发展应给予更多关注,引导男孩从关心身边的同伴、同学做起,建立学习帮扶小组,养成与人分享的良好习惯。
2.提升学校生活质量,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
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受班级生活质量的影响,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能使学生更愿意融入集体、敞开心扉、互相帮扶。班级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自身有较高的素养和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明辨是非,学生就懂得了是非曲直;教师关怀“差生”,学生就懂得了关心弱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及班级的管理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学生的朋友、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主动与学生交心,理解学生的困难。除此之外,还要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实行班级民主管理,共同制定班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生活中。
3.弥补家庭关爱的缺失,唤醒儿童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和乡村留守儿童、城市“挂钥匙儿童”的日益增多,儿童感情真空的趋势也在不断扩大。教师无力改变学生的家庭环境,但可以在学校教育中适当弥补他们的关爱缺失,让他们感受真挚的师生之情、同学之爱,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学校还应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室,打消学生对心理辅导的顾忌,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关怀。
4.充分利用乡村特有的教育资源。
乡村儿童的同情心理品质与城镇儿童存在一定的差距,乡村儿童的教育问题依旧突出。乡村有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教育条件,如相对淳朴的人际关系、更加开放的社区环境、贴近生活的教育场景、亲近自然的成长方式,如果教育者能够利用乡村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贴近生活、体验劳动、欣赏自然、接近邻里乡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自然、保护动物、珍惜劳动果实等情感,对于乡村儿童同情心理品质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75.
[2]王景英,蓋笑松.小学生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20-23.
[3]孙彩平.江苏省儿童道德发展报告[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傅统先,等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5]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M].肖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