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如来杯咖啡

2019-09-10蒋惠琴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9年8期
关键词:咖啡粉围裙汤匙

蒋惠琴

咖啡店

几年前,一家著名的咖啡连锁店落户在了附近。店家的宣传文案这样介绍:适宜情侣约会、朋友聚餐、休闲小憩、随便吃吃。主打卖点:有露天位,可以刷卡,有Wi-Fi,提供在线菜单,有下午茶,提供早餐,有送餐。你想要的,它似乎都有,而我,就看中了“随便吃吃”。

带着“随便吃吃”的心理,我曾经把这家店的花式咖啡都尝试了一遍。那些年,坐在咖啡店里的人各式各样。头挨着头窃窃私语的一看就是约会的小情侣。几个老外应该是来用下午茶的,叽里呱啦说着外语,丝毫没有违和感。临窗的一位,桌上搁了一杯咖啡,摆了一台笔记本,他不时喝一口咖啡,放下马克杯,在键盘上敲击几下,然后,再一口咖啡……在咖啡变冷之前,似乎一切都无比熨帖,这份熨帖从指间直抵人的胃部、心坎,屋子里氤氲的咖啡气息,让人对身边的时间流转浑然不自知。

我喝着一个人的咖啡,清咖,没有任何的添加,座位正好朝向整面的落地窗,视线穿越几株绿树的半遮半掩,落在马路上的行人与车辆之上。无关情调,甚至在这家店,大大的马克杯,你实在难以仅凭大拇指和食指就将杯耳轻轻悄悄捏起,然后送向嘴边,更别说木质的搅拌棒难以与精致的汤匙相提并论了。据说,要判断一杯咖啡的优劣,只需将汤匙放入咖啡中,咖啡品质好的话,汤匙会反射出光芒;然后舀一汤匙滴下来,会发现咖啡液在滴落的那一瞬间,似珍珠般滑过表面,这样润泽有透明度的咖啡才称得上好咖啡。这哪里是木质的搅拌棒能够做到的呢?

不过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我们传统的节日,小城里难得找到这样还营业的去处,实在很合我的心意,至少暂时躲开了节日的热烈和欢腾,躲开礼尚往来中国式的拜年,不用假意或者真情去面对熟悉的或是素未谋面的亲朋。这一点都不需要被他人理解。

过去

“在某条街上,有一家咖啡店,店里有个神秘的座位。据说,如果坐在这个座位上,你就有可能回到自己希望回去的那一天。而回去的时间,仅限于从咖啡倒入杯子开始,到那杯咖啡完全变冷为止。”来到这里就能回到过去,这是真的吗?这是日本文学作品《咖啡未冷前》给人的感动——

二美子是性格强势的“工作狂”,选择真爱还是面对现实,她犹豫不决;

高竹的丈夫逐渐失忆,她太需要在过往中找到面对现实的勇气;

平井多年独自生活离家,正面对在个人理想和家庭责任之间做出抉择;

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计,怀上了宝宝,她不知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去探索有关爱与生命的意义。

而我,希望自己回到哪一天呢?

杯中的咖啡尚未冷去。如果可以,我希望回到四十年多前的某个夏天,知了在高声叫唤,九岁的大哥正带着我和弟弟做着纸风车,母亲在做着家务,其乐融融,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几个小时后大哥的意外溺水让这个场景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回到那一天,因为我已经知道意外会发生,所以我可以加以制止,让悲剧不再发生……

可惜,任我再怎么努力,我不可能再回到那一天。人的每一天似乎都在不断地得到,也在不断地失去,失去的,如何补得?

无独有偶,电影《等一个人咖啡》似乎也在借着咖啡叙述着“回去”的故事:老板娘是个美丽优雅的熟龄女子。不食人间烟火的她,总是沉浸在前一段逝去的爱情之中,独自经营着与已逝男友合开的“等一个人咖啡店”,每天无所事事坐在固定的座位上怀念着那个为她挡风遮雨、抵刀挡剑的真命天子。如果客人点了“老板娘特调咖啡”,那么你就可以坐在她对面,听她讲述故事。电影的感人之处在于,看起来老板娘在等待那个人,实际上她等的是自己心中的记忆。

每个人心里都有想要回去却永远也回不去的那一天。也难怪,每每去一家咖啡店,总是习惯了找曾经坐过的位置,并且总会在咖啡冷之前喝掉满满的一杯。

节日的气氛依然浓郁,烟花爆竹声还会时不时传来,这样的每一天,谁都想留住吧?

调咖啡的人

我不知来咖啡店的人如果能回到某一天,他们都想去见谁,想经历怎样的故事。但是我知道咖啡的美味,总是与温暖的心意并存。你看,今天的拿铁拉花是个“爱心”呢,上次的拉花则是一朵小花。看着这些拉花,内心总有小小的满足感。

那个胖胖的、系着黑围裙的姑娘端着一盘小样来到我身边:

“这是我们家的新品,要不要尝一尝呢?”

“好啊,尝一下。”

我笑着接过她托盘里的一小块糕点。据说咖啡师段位最高的才穿黑围裙,弱一点的则穿绿围裙。这个黑围裙每次冲泡的咖啡确实拿捏得恰到好处,浓淡适宜,口感纯真,加上脸上总是带着笑意,很容易让人生出好感来。

我对这位黑围裙姑娘印象深刻,并不只是因为她咖啡冲调得好或对客人态度好,最主要的是,第三次去时,她就能记住我的口味偏好:

“美式,是不是需要加热牛奶?”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开始冲调起来。除了能冲调一杯口感不错的咖啡,记住客人的不同需求,也是咖啡师专业性的重要的表现吧。

器物

咖啡喝久了,对喝咖啡的用具便有了固执的要求。

看上了一款复古的手摇咖啡豆研磨机,这样偶尔也会买咖啡豆回家自己制作咖啡。手磨咖啡豆看起来是个力气活,其实不然,一旦握住了摇柄就不想放下手来。手磨咖啡也许耗的是时间,不过一杯咖啡所花时间并不很长。如果兴致来了,花上半天的时间把一粒粒咖啡豆磨成粉,我也是愿意的。手磨咖啡机的复古模样就让我爱不释手,加入咖啡豆,一下,一下,又一下,时间变得很慢,人却一下子变得笃定。摇上几十下,一勺咖啡豆就研磨成了粉,关键的是,这样磨成的咖啡粉完全释放了咖啡的香味,满屋的香气,吸一吸,着实令人欢喜。

如果直接買咖啡粉不是要省事很多?说来有些可笑,我明明是先喜欢上手磨咖啡机,然后才愿意买了咖啡豆回来研磨,最后将研磨成的咖啡粉煮成咖啡。

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我就特别能理解那个“买椟还珠”的古人,人家明明看上的是“椟”,为什么要说人家买了不值钱的丢了值钱的呢?重要和不重要,于他而言,都抵不过他的喜欢,反正他又不妨碍他人。

而我多少也是冒出了类似的傻气吧。自从买了磨豆机,家里咖啡豆用完了,磨豆机凭着它复古的小模样自然就成了家里的小摆设。每每看它一眼,那典雅的姿态让人心底愈加柔软,一切似乎也在瞬间停滞了下来,心里自然又会生出买些咖啡豆回来的念头……

还会莫名地喜欢各种咖啡杯,你会与那些骨瓷杯、马克杯产生类似于友谊的感情,变得格外爱惜它们。对着这些杯具,不如喝杯咖啡?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咖啡粉围裙汤匙
食堂大师傅的围裙
吃元宵
卷首
咖啡大爆炸
老奶奶的汤匙
古怪的围裙
解密速溶咖啡
全球都疯的冷泡咖啡
谷歌反抖动汤匙等二则
百变“购物袋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