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一面澄澈的镜子

2019-09-10赵华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7期
关键词:心育明镜共同体

赵华

立德树人,心育尤其珍贵。

每次到了中考和高考前夕,许多学校都会举行百日冲刺、誓师大会等诸如此类的仪式感活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些豪放的誓词和“打鸡血般”的标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配,甚至成为一种“冲刺文化”。这样的心理暗示,如同一面昏暗的镜子,照得出心的澄澈和清明吗?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心就是一面镜子,反复磨砺方能显其澄澈。

当下,心育需要在相互映照上有所作为。

首先,为人师者需要拥有积极心理和阳光心态。积极心理和阳光心态是一种生活智慧,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获得这种思维方式需要全科育人。因此,每位教师需要承载起育人和育心的根本任务。教师想让学生拥有怎样的心态,自己就必须向着这种状态努力跋涉,正如《教学勇气》的作者帕克·帕尔默所说: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編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中。这种共同体也是心理共同体,是心理相互映照、相互欣赏、相互濡染的共同体。

其次,为人父母者需要成为心理的明镜。好父母是好教师、好学伴、好朋友,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陪伴者和守望者。当全世界都不看好孩子的时候,是父母的陪伴转动了孩子命运的齿轮,为孩子打开一个充满信心的别样的世界;当全世界都看好孩子的时候,父母的心理映照更能让孩子砥砺前行。孩子心理阳光,需要家长充满阳光,需要家长不断修为、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切,打造一个充满爱和同理心的社会。

最后,作为每一个个体,要有“自知之明和自知明志”。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以化人”,就是用文化感召自我;“文以化心”,就是用文化润泽内心。

心育是一种文化自觉、一种内心觉醒,是磨亮内心明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升华了自我,照亮了内心,也闪亮了他人。

积极心理,便是明镜;阳光心态,照亮自我。

(作者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指导中心负责人)

猜你喜欢

心育明镜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山区学校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
明镜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观书有感
谁给妻子来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