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特殊内容及路径选择

2019-09-10廖金香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摘 要: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民族地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民族地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需要,更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作用的特殊性及及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使命,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内容上必须存在差异性,应加强民族地区生态现状教育、民族地区生态特殊性教育和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教育。民族地区高校需要通过将党委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真正落实到位,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多管齐下,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民族地区高校;时代诉求;特殊内容;路径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伴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民族地区高校师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显得尤为迫切。民族地区高校需要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加师生的生态知识的储备,提升师生的生态意识,改善生态行为,努力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职责,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民族地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民族地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需要,更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水能、矿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化工资源充足,但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和历史遗留因素,民族地区作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14个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中一半以上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关系到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严重阻碍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威胁着全国的生态安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小康社会”;“全面”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并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之一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尤其必须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增加大学生生态知识,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改变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从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

2015年10月,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马克思说过:“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会彼此相互制约”。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它们既互相联系又相互依赖。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民族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是生态环境重点整治区域。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加大,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其主要原因在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不到位。民族地区要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尤其是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全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及其内部的相互关系,使大学生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坚持贯彻 “五大发展理念”,从而不断推进民族地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三)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需要

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绿色校园”。绿色校园是指在保证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学校日常管理中纳入有益于美化环境、校园和谐的各项管理措施,促进师生、家长和专家参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升师生的环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校园。“绿色校园”是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的具体体现,是21世纪学校环境教育的新方法。绿色校园不仅仅是“绿化校园”,更主张环境教育从课堂渗透扩展到全校整体性的教育和管理。绿色校园建设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更是学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民族地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通过系统科学规范的生态文明教育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民族地区高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绿色校园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育学生自觉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建设绿色校园的能力。

(四)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奋斗的理想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新时代,生态文明素质已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教育基础的巨大差异,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相对滞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知识、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使大学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勇挑重担。

民族地区对生态环境的憂虑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民族地区高校担负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艰巨任务,面对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二、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特殊内容

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确保教育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是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屏障,其生态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备普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普遍性,也具有鲜明的特殊性。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教育从教育内容方面来看,除了全国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生态文明观和生态环境法制等基本内容外,还应该加强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教育、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和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教育等。

(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教育

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地质特殊,集中分布着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戈壁、沙漠、草原、裸岩、冰川及雪山。民族地区自然灾害以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洪涝、干旱、崩塌、风雹、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不同程度发生。民族地区大多处于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潮认识相对薄弱,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和其所生存的生态系统也相对脆弱。民族地区占我国七大生态脆弱区的五个,占全国生态脆弱区的82%。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危害严重、森林资源损毁严重、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土地荒漠化状况继续加重等方面。基于此,民族地区高校要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从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掌握民族地区尤其是学校所在的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激发对民族地区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增强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

(二)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

民族地区担负着为全国乃至亚洲提供生态屏障的重要责任,其生态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先天发育不足,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江河断流、草原退化、水土资源不匹配等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灾害不断发生。在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民族地区生态保护迫在眉睫,不仅关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集体焦虑已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针对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迫在眉睫。对于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只有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内容传授给大学生,才能使大学生们从根本上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点燃他们生态保护的激情,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教育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进行长期的生产实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民族文化,尤其是特殊的生态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展示了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智慧,为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行动指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它不仅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而且是世界珍贵的文化资源。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大多以神话传说、宗教禁忌和图腾崇拜等形式表现出来。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充分展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挖掘内含在少数民族自然观、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礼俗文化以及乡规民约习惯法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多,他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思想有着特殊的情感,不仅更容易接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而且更容易成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传播者。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加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敬畏自然的价值观、适度索取的生活观、合理开发的生产观等,汲取生态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知识储备。

总之,民族地区的高校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高校还应充分考虑其差异性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另外,条件允许的安排课时较多的高校,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

三、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选择

通过调研了解到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着领导重视不够、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者需要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才能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科学的方法是事半功倍的前提。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通过将党委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作用真正落实到位,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将党委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作用真正落实到位

2014年12月,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②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因此,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要切实改变一些高校会场上把生态文明教育摆在很高的位置,会后把生态文明教育当成迫不得已应付的差事的极端错误的做法。

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首先需要将党委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真正落实到位。生态文明建设是合国情、顺民心的大事,面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民族地区高校党委应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首先,民族地区高校党委应统一和提高认识,共同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其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派专人负责并健全考评制度。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不断加强,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将是大势所趋。最后,党委应该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给予全方位的大力支持。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民族地区高校在财力相对薄弱,师资相对紧缺,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的现实面前,高校党委应尽最大可能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一定的财力投入、人员投入和场地设施投入,为生态文明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总之,高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力支持是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好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

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是确保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系统建设,首先需要遵循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的理论逻辑,做到课程设置严谨周密。遵循课程内容的理论逻辑,即按照理论的内在机理、内在构成或内在关联,设置课程内容、授课顺序以及选择教学方法,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大学生建构完整的理论架构,并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其次,需要遵循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认知逻辑,做到课程设置针对有效。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认知逻辑,除了需要系统的理论课建设,更需要特色鲜明的实践课建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离不开实践课。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带领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相关的调研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践,培养大学生“了解中国,服务中国”的家国情怀和主人翁意识。

基于众多学科都有学者在研究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并开展教学工作的现状,我们需要努力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多学科交流平台,集中资源使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精细化和系统化,打造科学的教材体系。基于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性,民族地区高校可以考虑主动探索自编教材,使教材体系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除此之外,生态问题具有空前的复杂性和广域性,因而生态文明教育不僅需要众多学科沟通参与,而且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各门课程的教材中。

(三)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担负着生态文明教育的设计、实施、检查和总结等具体任务,需要完成教育职能、管理职能和研究职能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民族地区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2012年,国务院制定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还严重不足,且现有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急需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标准来抓紧建设。

保证数量、调整结构和提高素质是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重要内容。在数量方面,针对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现状,必须采取大力引进和加强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一方面,引进学科带头人和专任教师。另一方面,将现有的教师送出去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结构方面,针对学科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状,必须通过转岗、培训、继续深造等来解决。在素质方面,需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来解决。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生态文明教育观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使其适应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要求。

除此之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分布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所有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通过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学科渗透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生态文明问题。

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大学生知、情、意、行的系统工程。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任重道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民族地区高校需要根据所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学校自身的条件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长远的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计划,并按照规划逐步落实和完善,为推进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的未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面前,民族地区高校应该不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常规化和系统化。

注 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② 董洪亮:《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载自《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0日,第1期。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任务、机理和动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7(2):10-16.

[2] 吴宁,刘玉新.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创新及其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8,(2):10-19.

[3] 王雨辰,陈富国.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重要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70(4):48-55.

[4] 卢维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大学教育,2016,(4):14-15.

[5] 吳小霞.“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5,(5):81-85.

[6] 路琳.试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41(5):68-72.

[7] 虞强.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32(5):102-105.

[8] 张博强.略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102-105.

[9] 吴青林,董杜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2):63-65.

[10] 虞强.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32(5):102-105.

[11] 潘红祥.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路径[N].光明日报,2013-09-04,(11).

[12] 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112-115.

[13] 郭莉,崔强.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学的责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S1):192-195.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15B196)

作者简介:廖金香(1982- ),女,湖南长沙人,博士,吉首大学马克思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文明教育进高职的重要性和实现举措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四个“结合”
大学生生态公民身份的建构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
对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