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合唱作品鉴赏及演唱能力的探究

2019-09-10支兰

教育界·A 2019年7期
关键词:合唱鉴赏音乐教学

支兰

【摘要】鉴赏合唱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学生在充分聆听鉴赏的基础上进行合唱歌曲的学习,能更好地掌握多声部歌曲的演唱技巧。笔者通过对小学班级合唱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提出了提升班级合唱能力的有效途径,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合唱;鉴赏;音乐教学

合唱是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丰富的合唱曲目更是艺术世界里的宝贵财富。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学生对合唱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不但能提升学生的个人歌唱水平,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合唱作品的兴趣

兴趣往往是人类学习某种能力、认知某事物的起点,学生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浓烈的兴趣以后,才会激发出内在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合唱鉴赏能力和演唱能力前,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合唱作品的兴趣。

第一,引导学生理解感受合唱作品的歌词内涵。对声乐作品的鉴赏,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深入理解。歌词作为表达情感的文学体裁,本身也具有诸多魅力,许多经典的合唱作品都是艺术歌曲,如《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歌词由德国诗人海涅所写,曲为门德尔松所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充满感情地反复朗读歌词,体会那优美宁静而又幸福安详的意境,接着引导学生鉴赏著名童声合唱团的演唱,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合唱作品的聆听兴趣。再以《黄河颂》为例,这首歌的歌词为:“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全篇通俗易懂,且押韵极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极易引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能为培养学生鉴赏合唱歌曲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引导学生观看经典合唱作品的视频。合唱作为一种演唱形式,不能仅停留在聆听上,其还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著名合唱团都有许多精彩的现场演出视频,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把相关表演在课堂上播放出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如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还有最近比较流行的成人合唱团——彩虹合唱团等。这些合唱团在演唱时设计了许多表演的动作,或者有着夸张的表情,能让学生不仅仅是“听”,更能直观地看到,从而全面感受到合唱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二、提高学生对合唱作品的鉴赏能力

在学生对合唱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就可以关注学生合唱鉴赏能力的提升了。

1.鉴赏合唱作品的歌词

歌词是一首合唱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积极向上的、朗朗上口的、或美好、或激动人心的歌词才会被广大群众奉为经典之作,因此歌词的创作是歌曲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歌词鉴赏自然也就成了音乐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器乐曲所不能比的。例如,教师在开展《黄河大合唱》的鉴赏教学时,不要急于播放歌曲,而是要把歌词提出来让学生理解感受,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谈谈对歌曲创作背景及歌词内容的理解。如有学生提出:“《黄河颂》这首歌的歌词篇幅很长,但是韵律极为工整,具有很强的节奏性,更像是一首诗。”此时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说法,并做出延伸指导:“一首优秀的歌曲基本上都是以一篇优秀的歌词为支撑的,《黄河颂》这首歌之所以如此经典,与它歌词的优秀是密不可分的。”

2.鉴赏合唱作品的旋律

如果说歌词是一首歌曲的主体,那么旋律就是一首歌的灵魂。合唱歌曲之所以能够被广大群体所传唱,与其优美的旋律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进行合唱曲目鉴赏教学时,教师需要把旋律的鉴赏作为教学重点,不但要引导学生鉴赏歌曲的主题旋律,还要教会学生聆听多声部旋律的和谐均衡。教师可以通过MIDI软件单独播放各个音轨,让学生听清合唱歌曲每一个声部的旋律,然后可以同时播放每两个声部配合的旋律,如女高与女低、男高与男低、女高与男高等,让学生感受两个声部配合的旋律。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对各声部的旋律有更加清晰和明確的认识。例如,在鉴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把钢琴协奏曲的版本播放给学生听,钢琴与交响乐团的演奏具有非常磅礴的气势,学生在激情澎湃之余,也就更容易体会这首合唱歌曲激动人心的旋律了。这种气势磅礴,场景宏大的感觉,可以极大振奋学生的音乐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他们鉴赏合唱作品的水平和素养。

3.体会歌唱者的感情

合唱唱的是艺术,更是人心内在的情感和思想。一首优秀的合唱作品需要把音乐本身想要传达的思想完全表现出来。例如,鉴赏《同一首歌》这首合唱歌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聆听,不同的人在演唱时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如童声合唱团、夕阳红老年合唱团还有海峡两岸合唱团,由于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他们对这首歌曲的感悟就不相同,演唱时流露出的情绪也就完全不一样。教师应当肯定学生不同的看法,并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鉴赏合唱歌曲时的感受。

三、以充分感受为基础,提高班级合唱能力

学生在聆听了多首经典合唱作品后,就能对合唱艺术产生一定的鉴赏能力,演唱时所遇到的难度就会相对小很多。所以教师要抓住机会趁热打铁,培养学生的班级合唱能力,并在教学中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唱是一个集体行为,并不是一两个人的单打独斗,因此它需要全体合唱者的默契配合。如果学生的个人演唱能力非常出色,但相互之间的配合较差,那么合唱的效果也不会很好。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团队意识,最终实现较好的合唱效果。

第二,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学生拥有了团队意识以后,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了。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合唱练习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在第一乐段的齐唱部分正确把握音准、节奏,带着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去演唱,然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二乐段的合唱部分,找到分声部开始的小节,反复练习,直到两个声部的学生能准确找到自己的音。教师只要坚持在课堂上扎实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就一定能提升全班的合唱水平。

合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而合唱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离不开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个人歌唱能力的提升。所以在音乐课上扎实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培养学生鉴赏合唱作品的能力,提升班级个人及整体合唱的水平,是每位音乐教师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李金萍.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仰恩大学合唱团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04):283.

猜你喜欢

合唱鉴赏音乐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